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技术决定论与艺术政治化之间——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被引量:4
1
作者 毛一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7,共8页
本雅明从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建构了其基于"技术决定论"和"艺术政治化"主张的艺术生产理论。该理论以技术决定论为逻辑前提,通过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关系论的功能论转换,围绕资本... 本雅明从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建构了其基于"技术决定论"和"艺术政治化"主张的艺术生产理论。该理论以技术决定论为逻辑前提,通过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关系论的功能论转换,围绕资本主义社会艺术技术的异化现象、艺术技术的政治化活动机制、艺术政治化的实现途径展开论证,在"技术决定论"与"艺术政治化"主张的关系层面获得了理论意义。但由于本雅明运用辩证法时缺乏中介,机械地理解了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又过分依赖理论推导而轻视现实研究,导致了其逻辑上的循环论证,从而陷入理论困境;其对艺术生产的工具技术作用的片面夸大,无法经受现实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艺术生产理论 技术决定论 艺术政治化 马克思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2
作者 周文华 寇东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扩张,人类正遭遇着各种风险的威胁,风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西方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社会各种风险现象的揭示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发展悖论,然而由于其折中主义立场和改良主义...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扩张,人类正遭遇着各种风险的威胁,风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西方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社会各种风险现象的揭示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发展悖论,然而由于其折中主义立场和改良主义理论特质,弱化了对现代性的批判力度。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批判风险社会理论,应从实践存在论来探讨风险的生成根源,要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理论取向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发展道路,要将现代性批判的理路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探讨风险社会的未来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批判与道德批判的双重协奏——试论马克思主义批判观的两大范式
3
作者 刘小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
批判根深于哲学的土壤,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和基本向度。迄今对于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解析多基于事实和价值双重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分为科学批判和道德批判两大范式。单纯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误将两种批判范式割裂甚至对... 批判根深于哲学的土壤,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和基本向度。迄今对于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解析多基于事实和价值双重维度,将马克思主义批判观分为科学批判和道德批判两大范式。单纯形式逻辑的分析方法误将两种批判范式割裂甚至对立,等于重蹈形而上学的覆辙。只有抓住马克思辩证逻辑和历史分析的根本方法,才能体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以及实践旨趣在马克思主义批判两大范式中的丰富统一性。这两种批判范式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守的真理与价值辩证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实践性要求。新时代秉承和把握科学和道德两种批判范式,为中国赢得更好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方能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批判 科学批判 道德批判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复兴社会主义的三重批判
4
作者 陈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35,191,共8页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该学派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为此,他们从理论方法、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批判。即对...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该学派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为此,他们从理论方法、历史事实和现实世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批判。即对推崇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法论而“搁置”辩证法予以坚决的批判;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质及其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批判;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进行批判。这三重批判表明了该学派的基本理论旨趣和共同现实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 复兴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世价值”观念的思想缺陷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本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共8页
当代价值哲学研究在回应"普世价值"问题时需要从价值观念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加以阐明。"普世价值"问题在本质上是通过观念形态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普世价值"主要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当代价值哲学研究在回应"普世价值"问题时需要从价值观念的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加以阐明。"普世价值"问题在本质上是通过观念形态表现出来的。观念形态的"普世价值"主要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在演变过程中不断翻新,被其论者赋予绝对性质,特别强调道义上的绝对至善性。"普世价值"观念的一般思想缺陷表现在:把特定历史场合与不断翻新的观念看作是永恒合理合法的,赋予相对性的观念以绝对性质,把主观愿望看作是普遍的实在的价值联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从三个方面批判"普世价值"观念,即"普世价值"观念具有主观虚幻性、逻辑抽象性和实践消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世价值观念 思想缺陷 马克思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兹加林及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杨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59,共4页
在当代俄罗斯存在三个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反思的马克思主义"。以А.В.Бузгалин(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被公认为是具有... 在当代俄罗斯存在三个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反思的马克思主义"。以А.В.Бузгалин(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被公认为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及时了解当代俄罗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该学派研究的最新动态,这是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环节,同时,这对于开展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之间的对话,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批判马克思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如何“强起来”——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学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7,共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面对现代性,中国要"强"起来的根本问题也正是如何面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中国"强起来"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中国"强起来"的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应当是整体的,中国不能只停留于"片面的现代性",只有全面地实现现代性,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中国必须正视这些负面效应,只有将之克服掉,才能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是可以也应当超越的,中国必须在实现现代性的同时还要超越现代性,通过超越现代性来使自己真正"强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现代性必然卷入到各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中国必须根据复杂现代性的现实,正确驾驭各种矛盾,使自己走向"强起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展开,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结合中国现代化实际的创造性运用,中国正在通过"驾驭资本"的实践破解如何使中国"强起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 全面的现代性 超越现代性 复杂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经济中“数字拜物教”与“数字剥削”的本质——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红 张国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2,共8页
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已被数字技术全面覆盖,数字经济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以数字平台为核心的运作模式,引起了人们生产和消费观念及行为的颠覆性变革,人类社会生活无法离开数字平台已经成为事实。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已被数字技术全面覆盖,数字经济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以数字平台为核心的运作模式,引起了人们生产和消费观念及行为的颠覆性变革,人类社会生活无法离开数字平台已经成为事实。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商品拜物教的当代形态——“数字拜物教”,诞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无酬劳动的新形式,并由此造成了具有普遍性和隐形性的数字剥削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中的数字拜物教和数字剥削问题进行论析,旨在揭示隐藏其中的资本逻辑,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价值,并进一步展望数字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光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拜物教 数字剥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9
作者 冉昌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7,共2页
在当前,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任务是要深入地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潮。批判自由化要作认真的理论清理,分清是非,这就要求处理好几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反对自由化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自由化是政治观点,虽然同... 在当前,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任务是要深入地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思潮。批判自由化要作认真的理论清理,分清是非,这就要求处理好几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反对自由化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自由化是政治观点,虽然同学术思想有一定联系,但不能把学术上的不同观点简单地等同于自由化。既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不能影响贯彻“双百”方针。按照“双百”方针,学术理论中的不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不同观点 几个关系 几种关系 学术思想 政治观点 学术理论 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新的批判性的吸取
10
作者 亣子杰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指引和推动下,由它开辟的新的时代迅速地向前发展并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思维的主体、思维的客体和思维的工具,从而也必然...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指引和推动下,由它开辟的新的时代迅速地向前发展并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思维的主体、思维的客体和思维的工具,从而也必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当代思维方式具有如下五大特征:一是系统思考;二是精确思考;三是形式化、结构化、信息化思考;四是创造型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社会实践 创造型 现时代 当代思维方式 结构化 信息化 时代精神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颖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7-38,共2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继往开来又与时俱进。《决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学习型政党 新形势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与时俱进 七届四中全会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思考
12
作者 唐少杰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2期46-50,共5页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思考唐少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继承与创造的统一。创造的前提在于继承,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在此。创造要回答哲学学说的奠基者或先辈们没有遇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把已有理论的诸方面置于新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发展的思考唐少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继承与创造的统一。创造的前提在于继承,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在此。创造要回答哲学学说的奠基者或先辈们没有遇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把已有理论的诸方面置于新的实践之中加以检验,要对人们熟知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造性发展 意识形态性 自我批判 哲学史 理论联系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地位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流派 被引量:2
13
作者 А.В.布兹加林 О.В.巴拉什科娃 +1 位作者 户晓坤(译) 安启念(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173,共9页
苏联解体后,经过长期的反思阶段,21世纪初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多元路径的复兴趋势。在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诸多当代学派,包括“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 苏联解体后,经过长期的反思阶段,21世纪初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多元路径的复兴趋势。在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诸多当代学派,包括“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独立研究的学者群体等及其理论特质,亦呈现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兴未艾的多样性格局。“后苏联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是目前俄罗斯规模最大、最具稳定性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已形成自身独特的研究路径和理论格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积极的影响力。该学派致力于辩证地发展马克思的方法和理论,对社会民主主义和改良主义持批判态度,将21世纪的社会主义把握为资本主义以及整个社会异化关系体系的辩证否定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的复兴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鲜活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与特定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 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学派 21世纪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全球化视域中的道路“抉择”——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户晓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42,共8页
经过长期学术化积淀,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资本逻辑全球化视域下俄罗斯的现代化困境及其道路"抉择"被提升为时代性主题。俄罗斯左翼学者通过呈现与揭示后工业社会的整体趋势与俄罗斯民... 经过长期学术化积淀,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资本逻辑全球化视域下俄罗斯的现代化困境及其道路"抉择"被提升为时代性主题。俄罗斯左翼学者通过呈现与揭示后工业社会的整体趋势与俄罗斯民族特异性之间的冲突与张力,使晚期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及其现实矛盾转化、马克思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在特定民族国家的具体化、左翼运动的未来前景与替代方案等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获得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与阐释空间。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俄罗斯发展道路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作为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趋势的理论探索再度课题化,其基本定向与现实展开需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生性对抗中被重新估量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 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 后工业社会 辩证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研究的两种方法
15
作者 赵仲英 《思想战线》 1986年第5期1-6,共6页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去追溯其源,考察是哪些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的关系,并且还需要从历史发展、不同时代提出的要求以及体系内部矛盾的展开等方面,... 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人类思想发展史的长河中去追溯其源,考察是哪些思想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的关系,并且还需要从历史发展、不同时代提出的要求以及体系内部矛盾的展开等方面,阐明它们之所以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的必然性。譬如从德国古典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或者从基佐和米涅的历史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 理论来源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 形成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何以成为新工厂法典——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16
作者 骆笑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0-23,167,168,共16页
在数字时代,算法正重构马克思所论“工厂法典”的本质——技术强制与制度规范的复合统治。传统工厂通过机器节奏固化劳动纪律,当代资本则驱动算法以数据为原料、算力为引擎,编织精密“数字网格”。一方面,算法继承并升级了工厂法典的核... 在数字时代,算法正重构马克思所论“工厂法典”的本质——技术强制与制度规范的复合统治。传统工厂通过机器节奏固化劳动纪律,当代资本则驱动算法以数据为原料、算力为引擎,编织精密“数字网格”。一方面,算法继承并升级了工厂法典的核心功能:以“时间网格化”取代工时切割,以数据驱动隐性规训替代显性制度,强化了劳动标准化与资本权力隐匿化。另一方面,算法以“数字宪章”形态固化了劳资关系,通过精准化剩余价值萃取和数据围栏构建,不仅突破工厂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全域控制,更向劳动者主体认知深度殖民。当劳动者脉搏沦为算法生成订单的燃料,“活劳动降格为数据节点”的历史规律获得新载体,剥削逻辑在技术中立表象下延续为更系统的统治形态。算法工厂法典化体现出“技术逻辑继承—资本增殖适配—异化机制突破”的三重动因。唯有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破除算法拜物教,才能为数字时代的劳动解放开辟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工厂法典 数字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的批判精神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士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5,共5页
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是需要哲学批判精神的时代。哲学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自己人民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批判精神根源于一切事物内在的矛盾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导致了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是需要哲学批判精神的时代。哲学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自己人民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批判精神根源于一切事物内在的矛盾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导致了哲学批判精神的革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把它同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长松 《哲学分析》 2015年第6期82-94,共13页
20世纪60—80年代是苏联哲学史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时期,而新哲学运动是一场打破教条主义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伊里因科夫为代表的年轻哲学家们创立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主义、科学认识论等多个哲学学派,在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自然... 20世纪60—80年代是苏联哲学史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时期,而新哲学运动是一场打破教条主义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伊里因科夫为代表的年轻哲学家们创立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主义、科学认识论等多个哲学学派,在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哲学、唯物辩证法、哲学人学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官方诠释的崭新观点。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苏联哲学,不应因苏联解体和教条主义的破产而否定苏联哲学中的积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哲学运动 伊里因科夫 批判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自然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