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基本特征及要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斌雄 赵亚男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1,共10页
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都作出深刻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特... 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对这一问题都作出深刻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特征。其理论要义主要包括:腐败现象根源于私有制,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政治本质上是廉洁政治,腐败现象与社会主义政治格格不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腐败现象,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始终坚持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建设廉洁政治、反对腐败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理论 反对腐败 政治发展理论 基本特征 要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供给需求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2
作者 赵峰 晏宇翔 李爱军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是解释和衡量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增长潜力的重要理论范畴。这一概念由索洛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视为外生的、纯技术的过程。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重新审视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本质含义,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具体实践,指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与生产关系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紧密相关。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更具系统性特征。作为有效评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全要素生产率也势必要通过构建中国新型供需关系、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内需不足、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从供需两侧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需求约束 新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技术进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学术自觉
4
作者 张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96,共6页
从反映论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是一定时代社会诉求价值的集中反映。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而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以高度的学术自觉,立足于时代发展之需,一直持续热情地发表、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 从反映论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是一定时代社会诉求价值的集中反映。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而言,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以高度的学术自觉,立足于时代发展之需,一直持续热情地发表、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时代发展中和实践探索中提出的理论问题与实践课题,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建构起到了催生性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起到了培植性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共同体形成起到了互构性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的内涵式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作为展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必要的条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引领者和见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 催生性 培植性 互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5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学院...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学院始终明确自身定位,以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理论基础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布局里,学院占据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枢纽的关键位置,承担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 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信仰 前沿阵地 党的创新理论 道德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耀灿 肖应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2,共4页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必须坚持学科的全面创新,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范体系和支撑...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必须坚持学科的全面创新,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范体系和支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求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方法、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 改革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规范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新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9,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政治哲学 政治思想 人类解放 政治斗争 当代哲学 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建斌 邓谨 杨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0,共2页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有效实现了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性的转化,并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模块化的育人模式,集教书、育人、学习和实践为一体,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也促进了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和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新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视野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志霞 黄蓉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21-2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播和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播和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门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从所属二级学科构成看处于实践的理论方位,从所属二级学科职能看处于教育的理论方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视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其价值客观呈现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标实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 理论方位 价值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成富 潘丽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56,共2页
文章立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等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论证了加强马克思... 文章立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等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论证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畅 杜秀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0-171,共2页
从基层工作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队伍的力量不可小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本质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突出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作用,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 从基层工作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支队伍的力量不可小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本质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突出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作用,对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战略任务的达成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彦凤 王桂枝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59-60,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战场。当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的增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不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不强等,使得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势在必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加大马克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战场。当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的增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不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不强等,使得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势在必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加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师素质,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针对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角下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影 任传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44,共3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开发创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平台,高校应从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开发创造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平台,高校应从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行为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健康成长提供师资保障三方面提高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青年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支撑关系的共轭性分析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建平 孙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支撑关系进行共轭性分析,其价值在于能够说明这种支撑关系存在的根据,为这种支撑关系提供形式化描述的路向,指明这种支撑关系是一种共轭结构,它有虚与实、软与硬、潜与显、负与正等四...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支撑关系进行共轭性分析,其价值在于能够说明这种支撑关系存在的根据,为这种支撑关系提供形式化描述的路向,指明这种支撑关系是一种共轭结构,它有虚与实、软与硬、潜与显、负与正等四种形式,揭示出这种支撑关系的运作机理及其稳定性的保障是"共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支撑关系 共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恒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4,共5页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需要理论,提出人的双重本质决定了人的双重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变化发展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需要理论,提出人的双重本质决定了人的双重需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变化发展性、发展不平衡性和条件制约性原理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人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照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伟 张森林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4,共5页
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薄弱、视角不一、观点各异。目前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研究要注重专题积累、内容体系的构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体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洪涛 张耀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评价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发掘概括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评价观,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评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信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国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45,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信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价值性;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化人的情感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信包括对思想政治教...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信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思想、理论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价值性;源自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化人的情感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信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理论的自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信不仅要求主体学习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也要求主体坚定和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理论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价值目标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伟 张森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指导我国新的政治建设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乔耀章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43,共4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一个鲜活的学术话语,由此引申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指导我国新的政治建设实践”话题。对此,本文对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一个鲜活的学术话语,由此引申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指导我国新的政治建设实践”话题。对此,本文对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指导我国新的政治建设实践,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应当成为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的立论基础,以及政治学之知与政治学之行、官僚政治与民众政治的关系问题,认为只有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整体、根本和长远利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理论 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