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研究——基于《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内容的考察
1
作者 刘苧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9,共13页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 《新中国妇女》(1949—1966)文本中关于妇女幸福生活教育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推动妇女教育与发展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下,这些口号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妇女的深切关怀,还通过多元化教育手段促进了妇女的自我提升和社会融入。它们鼓励妇女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实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同时,这些教育口号也塑造了新时代妇女的精神面貌,增强了她们对新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理解妇女运动历史与探索幸福生活路径提供了宝贵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妇女幸福生活 《新中国妇女》 幸福生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兼论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形成的作用和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冬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个人劳动奉献与个体享受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为主要内容,所有这些都为当代青年幸福观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文章根据当代青年幸福观的基本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qu...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个人劳动奉献与个体享受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为主要内容,所有这些都为当代青年幸福观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文章根据当代青年幸福观的基本特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四个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形成的作用和启示展开了积极的论证。文中的某些观点对于开展现代青年的幸福观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青年 幸福观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诠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延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了时代诠释,强调其崇高性、创造性和人民性,这对于抵制物质主义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了时代诠释,强调其崇高性、创造性和人民性,这对于抵制物质主义幸福观、享受主义幸福观和极端个人主义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 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少兰 王娜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等硬指标,更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我们追求幸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容,进而探索践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有效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等硬指标,更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人们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我们追求幸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本内容,进而探索践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有效途径,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幸福生活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观的视觉化呈现——基于二十年“藏历新年电视晚会”的内容考察
5
作者 王彪 高贵武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41,共5页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西藏的传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藏历新年电视晚会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20年来(1999-2019),藏晚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越发现显出其在观念与意识的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藏晚传递了有着地域化、民族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幸...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西藏的传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藏历新年电视晚会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20年来(1999-2019),藏晚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越发现显出其在观念与意识的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藏晚传递了有着地域化、民族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其借助仪式化场景构建、视觉修辞使用与跨文化对话互动等层面,优化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西藏的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藏晚 地域化 民族化 视觉化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