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娟 靳书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5,共6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自建构伊始从概念术语到框架方法便不断受到外来话语的侵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首先需要追踪溯源,厘清语义,剥离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背后的思想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下建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自建构伊始从概念术语到框架方法便不断受到外来话语的侵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首先需要追踪溯源,厘清语义,剥离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背后的思想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下建构新的概念、范畴与术语,创建新的理论框架与逻辑体系。批判与清理"苏联话语"与"西方话语"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前提;中国语境中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是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的根基;提炼中国现代化的经验与规律是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苏联话语 西方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化”——基于唯物史观的学术史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8,共9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晚年恩格斯所做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做出"系统化"的阐释和"体系化"的表达,使其得以首次以&...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晚年恩格斯所做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做出"系统化"的阐释和"体系化"的表达,使其得以首次以"科学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推动了马克思哲学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更为其在苏联、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唯物史观的学术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的"系统化"阐释和"体系化"表达主要体现三个层面:揭示马克思哲学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及其内在逻辑;概括和归纳历史唯物主义核心要义并完善和补充其思想内容;构建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总体思想体系。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的"体系化"表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为我们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年恩格斯 马克思哲学 唯物史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历史 面向未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笔谈
3
作者 吴汉全 卢国琪 任德新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和党建理论的研究。党史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对于研究者而言,还有若干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切实解决的。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和党建理论的研究。党史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对于研究者而言,还有若干问题是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切实解决的。在思想作风建设方面,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九十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注重社会的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领袖人物 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 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 和谐社会 利益共享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