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6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晓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41,共4页
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大学生的信仰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性、规范青年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角度阐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然后从教材、... 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大学生的信仰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性、规范青年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的角度阐述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然后从教材、教学方式、宣传渠道等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丰富教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宣传途径等方面改进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学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洪力 李秀芝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4-95,共2页
高校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36,共3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既需要始终突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还需要注重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并在依托特色文化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既需要始终突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还需要注重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并在依托特色文化过程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不断创新和尝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新载体和有益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从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组织促进三个方面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从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组织促进三个方面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培育主体力量、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支撑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敦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高校党校是对广大优秀青年大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努力办好高校党校,大力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党校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困境及解决途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广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7-188,共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缺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导致许多大学生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不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缺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导致许多大学生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不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帮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广和运用到人民大众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传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传播中促进作用研究
8
作者 张引 刘志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I0002-I0003,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容易受到西方霸权主义、形式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需要党和政府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引导。其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容易受到西方霸权主义、形式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需要党和政府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引导。其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思想,在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意义深远,是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新媒体技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正确的人生观 经济快速发展 拜金主义 霸权主义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研究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
9
作者 龙小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42,共4页
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群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现路径思考——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10
作者 郑文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杨义著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一书,以理论联系现实的方式客观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 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大众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杨义著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一书,以理论联系现实的方式客观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遇到的新挑战与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新媒体时代 大众化教育 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客观分析 路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11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照下历史教育的目的指向与实践进路
12
作者 邓宇 展恩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9-6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能够为人文底蕴丰厚的历史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照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教育的终极归宿,学生的价值实现是历史教育的应然追求,学生的需要满足是历史教育的路径选择。这为历史教育的课堂实践提供了路向指引,即把握人的主体性原则,凸显核心素养导向;把握人的社会性原则,强化学科价值引领;把握人的现实性原则,契合真实学习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历史教育 学生发展 主体性 社会性 现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13
作者 许乃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169-171,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根基与实践指引。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根基与实践指引。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解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可有效推动教育公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能指导课程本土化设计,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乡土文化结合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理论+实践”双轨课程体系构建、数字化赋能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评价标准创新等策略,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农业技术融合课程、云平台资源共享、红色文化德育等实践方案的有效性。该文的研究成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农村 中小学教育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1
14
作者 奥博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既是理论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历史必然、实践必然。实现理论大众化是理论自身“谋求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被束之高阁的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既是理论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历史必然、实践必然。实现理论大众化是理论自身“谋求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被束之高阁的逻辑必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实现理论大众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革命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史中不断凝结而来的宝贵经验,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伟大奋斗目标;实现理论大众化有助于防范主观主义风险,营造社会文化“沟通感”,提升理论自信、涵育文化自信,凝聚共识,构筑主流舆论新态势,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方大陆呈现出更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创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远 董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在于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行动指南和理想信念。就教育方式而言,将隐性教育运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又有着区别于显性教育的独特优势。在科学认知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在于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行动指南和理想信念。就教育方式而言,将隐性教育运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又有着区别于显性教育的独特优势。在科学认知和把握隐性教育的基础上,构建隐性教育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教育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雪凤 王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隐性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入手,以人为本,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对于... 隐性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入手,以人为本,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隐性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分析——以哲学解释学为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仁生 田宗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 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国的民生状况。要从根本上完善此两者,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善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晓娜 姚奎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58-60,共3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推进与普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当代中国...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推进与普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琼 纪淑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1-8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发展和外部语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的破解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应遵循马克...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发展和外部语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的破解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通过优化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及拓宽话语领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语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春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