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葛学彬 李松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7,共8页
从传播要素、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内部控制等三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从世界视角、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三个维度阐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 从传播要素、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内部控制等三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从世界视角、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三个维度阐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从三个视角剖析了如何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分析了网络视阈下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探索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素的发展,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网络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创新”推进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可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8,共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遵循这一战略布署,网络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中的使命只能完善、不能改变,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让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遵循这一战略布署,网络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中的使命只能完善、不能改变,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如何让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声音在海量信息中凸现出来成为新常态,"机制创新"是推进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最佳选择。在习近平总书记"大宣传"战略思想指导下,"机制创新"的推进策略:一是创建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多频共振机制;二是创建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推荐推送机制;三是创建网络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绩效评估机制,以促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社会认同,抹平社会缝隙中的各种缺口,保持正常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拢民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础——基于公共空间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云平 张福平 杨骅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139,共4页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思想宣传的过程实际上是宣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鉴于公共空间视域中的大众传播,视公众为必不可少的传播要件,因而聚拢民众是基于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思想宣传的过程实际上是宣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鉴于公共空间视域中的大众传播,视公众为必不可少的传播要件,因而聚拢民众是基于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要聚拢民众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强化自身公信力;加强媒体监督,当好公众利益的守夜人;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媒体对公众的亲和力;提供增值服务,用服务吸引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公共空间 聚拢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青芳 郭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7-72,93,共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传播力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国祥 巨龙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26,共4页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传播对象的特点,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重视传播技巧、方式和方法的运用,把争论和斗争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注意"...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了解传播对象的特点,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重视传播技巧、方式和方法的运用,把争论和斗争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注意"种牛痘"、增强群众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定要从传播对象情况出发,按照各群体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传播;从时代需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点;通过答疑解惑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传播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9
6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30,共4页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助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被引量:3
7
作者 崔铭 张学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99,共2页
"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既要依托移动载体优势,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又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加强网络传播的立法,推动不同媒介间的整合,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系统... "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念,既要依托移动载体优势,传播好马克思主义,又要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加强网络传播的立法,推动不同媒介间的整合,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系统性效果,全面做好"互联网+"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的转向 被引量:3
8
作者 壮丹丽 董德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6,共4页
主客体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哲学基础。受此哲学影响的单向灌输方式,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英化、贵族化倾向,无法深入群众。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必须转向一种新的指导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即... 主客体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哲学基础。受此哲学影响的单向灌输方式,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精英化、贵族化倾向,无法深入群众。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必须转向一种新的指导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即采用基于平等互动理念的传播方式,从而更好地激发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人民大众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选择 被引量:24
9
作者 董馨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5-22,共8页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主体性,为传播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载体,但同时也对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建设、传播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主体性,为传播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新载体,但同时也对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建设、传播模式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需从传播者精英化入手,依据传播介质的多样化和传播信息亲民性的特点寻找合适的策略以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联网路径意识,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联网传播阵地,打造专业的互联网传播队伍,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动配合机制,从而构建全新的传播模式,强化马克思主义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兴云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15-18,共4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各个阶段的历程表明,要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必须坚持组织传播与民间传播并举的传播模式,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必...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各个阶段的历程表明,要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必须坚持组织传播与民间传播并举的传播模式,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形式,必须推动从高调动员到常识政治的话语转换,必须实现从单一灌输到多元渗透的方式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传播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春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及破解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昌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115,共2页
马克思主义借助大众化传播这一桥梁,才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科学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遇到的现实困境,采取针对性的破解之策,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学者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宋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6,共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学者路径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路径。中国很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学者路径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路径。中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已经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这里主要以中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陈望道、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的学者路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者路径的特点和作用,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事业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研究、宣传工作的理论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十分宝贵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 学者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跨文化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春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167,共6页
反思传统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跨文化传播问题。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是跨文化传播的原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性和现代传媒手段则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 反思传统理论研究与实践发现,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跨文化传播问题。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是跨文化传播的原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性和现代传媒手段则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与路径。从实现有效传播的各个组成即传播者、受众文化背景以及传播媒介看,我们需要培养大量少数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同时还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特质及深层文化心理进行研究以实现传播的针对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传播的日常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新探——基于《共产党宣言》早期传播特点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燕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6,共4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而且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由此,本文从《宣言》在早期各个国家大体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在新世纪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境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星鸿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44,共4页
在分析网络境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受众、传播介质和传播信息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传播者互动式为取向的模式、以传播介质多样化为取向的模式、以传播信息平民化为取向的模式,使网络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阵地。
关键词 网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春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62-64,共3页
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根本是要把受众置于这样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有意的忘却... 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最根本是要把受众置于这样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有意的忘却受众,而是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网络信息化 传播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二次元”尝试——以动漫《领风者》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巧玲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5,共3页
国产动漫《领风者》是新近推出的一部讲述“千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一生传奇故事的作品。该作品依据真实的史料,用动漫形式讲述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二次元”尝试,也是网络视域下推... 国产动漫《领风者》是新近推出的一部讲述“千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一生传奇故事的作品。该作品依据真实的史料,用动漫形式讲述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二次元”尝试,也是网络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亦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创造出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风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传播 “二次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加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三重维度,即思想理论维度,制度、政策和规范维度,器物维度,这三重维度构成了一个复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络,彼此影响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三重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主旋律电影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以电影《湄公河行动》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5,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观点广泛传播的过程。在诸多媒介当中,电影自身具有通俗、具象、源于生活的特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在完善艺术手法、扩大受众群体的同时,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联系更为紧密,...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观点广泛传播的过程。在诸多媒介当中,电影自身具有通俗、具象、源于生活的特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在完善艺术手法、扩大受众群体的同时,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联系更为紧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群众。本文以电影《湄公河行动》为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及传播手段,以期为我国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旋律电影 《湄公河行动》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