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问题——评《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1
作者 谭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就需要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在这一模式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传播渠道得以扩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宣传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媒体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传播范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渊源和科学内涵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均时 张博颖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51,共5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既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历史渊源,也有着特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内涵。全面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规定性,可以从其内容指向、发展历程和客体指向等三方面进行把握。
关键词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觉与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学东 吴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已成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和提升大众化理论研究层次的迫切要求。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体现。探索规律,就是对关系的研究,是一种高... 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已成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和提升大众化理论研究层次的迫切要求。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自觉性在文化发展上的体现。探索规律,就是对关系的研究,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内在要求;依赖于高度的文化自觉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其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其对象的关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动员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学俭 高璐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现代社会动员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推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传媒动员、参与动员和教育动员,其对... 现代社会动员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推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信念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传媒动员、参与动员和教育动员,其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该总结现代社会动员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正视面临的问题,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群众心理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动员的作用,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加强群众的参与度,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同时采取激励手段,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代社会动员 传媒动员 参与动员 教育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桂泉 张铁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0,共4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这既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大众化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隐含着实现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本内涵 本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士海 施秀莉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即能够清醒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能够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主旨;能够真正地掌...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即能够清醒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能够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主旨;能够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旨和灵魂;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视域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琳 周世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不断变化的态势,其特点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手段实用化和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特点。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主流价...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不断变化的态势,其特点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手段实用化和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特点。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主流价值观构建的有机结合,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专业化、教育对象具体化、教育内容时代化和教育方法大众化等途径,才能实现引导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导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现实困境与机制建设探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葛学彬 李松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7,共8页
从传播要素、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内部控制等三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从世界视角、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三个维度阐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 从传播要素、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内部控制等三个层面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从世界视角、中国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三个维度阐释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大意义,从三个视角剖析了如何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分析了网络视阈下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探索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素的发展,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网络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卢黎歌 周辉 程馨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1,共5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后现代境遇下,依托理想信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严...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过程。后现代境遇下,依托理想信念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质疑,需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三观"教育,突出情感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培养高尚情操,理性审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健全道德回报机制,净化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信念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对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渝莉 赖炳根 蒲清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6,共6页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基于对重庆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1 000份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通过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认同情况和实际运用情况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被弱化的原因。建议从强化传播主体、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法、关注传播受众、优化传播环境等角度提升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广富 陈欣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帮助大学生牢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这些功能综合发挥作用,...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帮助大学生牢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约束等功能,这些功能综合发挥作用,决定了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可行的;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介载体主要包括高校校报校刊、出版社、广播、电视、网络、形势政策报告会、理论研讨会、学术讲座、主题教育活动、优秀校友资源;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员共建意识,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措施,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讲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桥梁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结合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柏伟 倪先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和独特优势。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三个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把显性教育与...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责任和独特优势。在新的起点上,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做好"三个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与推进大众化的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个结合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达淮 李红亮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共3页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星鸿 刘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30,共4页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微博带来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技术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多层面的变革,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践,分析了微博时代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若干理论问题,并就高校利用微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策略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时代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青芳 郭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7-72,93,共7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目前,从信息传播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非常缺乏。本文从信息传播视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传播机制的模型,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中各渠道所占时间、传播力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谦 邵新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共4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活动,也是其受众对象,即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学习活动。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照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一个完满的观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活动,也是其受众对象,即社会成员认同、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学习活动。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照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为一个完满的观察学习过程。这种以受众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热点的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莉 刘海军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立足于CSSCI数据库,以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当... 立足于CSSCI数据库,以2007—2011年间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25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和计量单元,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依托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运用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梳理和追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问题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研究热点 知识计量学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时代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论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宽民 易鹏 乔夏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价值诉求。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化,网络世界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兴场域和重要阵地。在网络境遇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客体、载体与环体面临着转换变化,要围绕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实现的实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灌输的力度;强化网络参与者自主意识和主体精神,以健康繁荣的网络文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价值主体间的互动性,不断激发他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创造力;增强网络媒介与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互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融合与创新,从而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教育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雪凤 王滨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隐性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入手,以人为本,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对于... 隐性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信息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等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入手,以人为本,采取教育与自觉相结合。从隐性教育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对于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隐性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平章起 宁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分别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物质基础、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分别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物质基础、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扩大了群众基础,并且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普及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期,不断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目标、方式及归宿,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基础 基本经验 时代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