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0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推进及其重大意义
1
作者 田克勤 王夏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共6页
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对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客观要求。抗日战争时期,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系统地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对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客观要求。抗日战争时期,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系统地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其分析阐述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新社会新国家的路线和纲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 深入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化语境下中国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的关联与差异探源
2
作者 王俊博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近代化是中国和日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所面临的共同语境。近代日本社会主义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中作为国家主义的“反题”而出场的,代表从社会的一侧来反思和批判国家的问题意识和近代立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根源于本国的近代化的需要以及对近代化的批判意识。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直接翻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并对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尽管近代日本知识界扮演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中转站”和“转译器”,但不能因此推论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完全是对近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复写或“搬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和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就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独立的问题意识和系统见解。近代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鲜明的学术性的特点,与之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在历史的实践中生成的思想体系。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思想研究向经世致用过渡,因而注重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尤其是强调发挥人民在历史中的首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研究 中国 日本 关联与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吕正惠先生思想述评
3
作者 张帆 《海峡人文学刊》 2025年第1期116-121,160,共7页
作为台湾地区左统派重要的思想家与理论家,吕正惠先生对于现代中国的探索之路,既扎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具有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同时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台湾地区... 作为台湾地区左统派重要的思想家与理论家,吕正惠先生对于现代中国的探索之路,既扎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具有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同时也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实基础之上。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台湾地区的文化状况、思想根源进行深入分析,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深刻把握台湾地区社会性质,以及台湾地区走向祖国之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了台湾地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 吕正惠 台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4
作者 赵梓涵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1,共13页
延安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实践,借鉴中西哲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具有原创性的系统建构。毛泽东赋予“实践”“劳动”等基本范畴以中国特色,以“现实”为统摄自下而上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概而论之,这一贡献主... 延安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实践,借鉴中西哲学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具有原创性的系统建构。毛泽东赋予“实践”“劳动”等基本范畴以中国特色,以“现实”为统摄自下而上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哲学体系。概而论之,这一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统一“物质”与“实践”的现实观深化了本体论;予“物质”以“运动”的辩证唯物论丰富了世界观;融通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唯物辩证法完善了方法论;以人民为起点和终点的人民主体观升华了价值观。毛泽东的这一建树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质和最初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毛泽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5
作者 赵长峰 左祥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既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智慧与实践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借鉴党的统一战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外交战略策略,并在新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框架。该框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出以时代方位、战略目标、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和道义感召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提供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解释工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战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6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依据
7
作者 郭世玉 张琳玥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7期172-174,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重大来源。从学理支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学理辨析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又显现出严...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理论逻辑,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则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重大来源。从学理支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化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学理辨析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既是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又显现出严重的弊端及不可取性;从学理指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展望高度契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理论逻辑,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本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毛泽东诗词探析
8
作者 孟令新 《中国冶金教育》 2025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毛泽东擅长运用诗词反映风云激荡的中国革命战争历程,并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融入诗词创作,可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艺术概括。为革命服务是贯穿毛泽东诗词的情感主线,从革命英雄情感、民族赤子情感到人文历史情感,都为推进马克思... 毛泽东擅长运用诗词反映风云激荡的中国革命战争历程,并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融入诗词创作,可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艺术概括。为革命服务是贯穿毛泽东诗词的情感主线,从革命英雄情感、民族赤子情感到人文历史情感,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劲的情感力量。毛泽东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常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汲取理论滋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诗化载体。毛泽东诗词从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文化视角3个维度彰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毛泽东诗词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贡献
9
作者 王向民 《榆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方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情基础,以强大的理论自信预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前景,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10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0-120,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红色文化价值研究
11
作者 刘舒羽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7期148-150,共3页
为了探究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 为了探究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历史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发现,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其在革命战争时期萌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创新、多元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新的发展。研究认为,应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内容时代化,加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 新时代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之路——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40届年会学术综述
12
作者 丁婉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命题,紧扣时代关切,聚焦理论热点,可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涌现高质量成果,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有机结合。2023年12月8日至11日...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是当前文艺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一命题,紧扣时代关切,聚焦理论热点,可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涌现高质量成果,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有机结合。2023年12月8日至11日,由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40届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30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以及来自国内72所高校、研究所、杂志社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讨论。会议围绕五个专题展开:“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实践;文明互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选择性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之路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在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
13
作者 秦源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文章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揭示其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 文章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揭示其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对红色文化,包含着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独特文化进行研究,明确中国应运用历史瑰宝红色文化打造中国故事,提升全球影响力。文章的主要发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能够增强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研究结果将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逻辑与提升路径,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赋予我们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红色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 全球影响力 社会主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简介
14
《理论视野》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获基金会法人登记批准,类型为公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中共中央党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简介
15
《理论视野》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是中共中央党校主管的国内唯一一家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基金会,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中共中央党校发起,于1992年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2005年,基金会经民政部批准,获基金会法人登记批准,类型为公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中共中央党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艺术人民性”特质
16
作者 楚高娃 《民族艺术研究》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 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而艺术”的文艺理念,深入基层、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历代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呈现出“真实性与思想性”“多样性与地域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等特征,“艺术人民性”是他们的核心特质,也是艺术理念和表演实践始终坚守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牧骑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化实践者 艺术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 深刻把握 时代化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初心使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路——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考察
18
作者 段治文 刘宏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就是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的内在指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就是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探索的内在指引,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有机结合的精神内涵。就理论逻辑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内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不仅表征出人民至上、民族本位及理论创新的价值意蕴与思想特质,并通过基于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革命话语”得以科学阐释。初心使命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根本遵循,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进路,并成为通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初心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出版的回顾与前瞻
19
作者 杨燕 刘立德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73-82,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工作为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筚路蓝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典著作的出版工作逐渐呈现体系...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工作为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筚路蓝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典著作的出版工作逐渐呈现体系化和科学化的特点,而且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著作的出版工作不断深化。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以及一批教育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的出版应通过深入推进经典著作的修订再版、加强教材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大众化等方式,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 出版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宁 《政工学刊》 2024年第4期5-10,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创造性运用,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创造性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