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哲学视角的国家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现实适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兰 魏崇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共4页
探究国家这一现代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哲学底蕴有助于正确理解其中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统合了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社会主义国家现实政治生活中,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深层含义... 探究国家这一现代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哲学底蕴有助于正确理解其中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统合了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社会主义国家现实政治生活中,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深层含义,积极促进专政与民主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执政党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性 合法性 国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经验总结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丽 黄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26-31,共6页
文章以维护国家统一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为基础,把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按照"解放前"、"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做出梳理,尤其是把改革开放30年来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认真深入的... 文章以维护国家统一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为基础,把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按照"解放前"、"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做出梳理,尤其是把改革开放30年来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认真深入的探讨,从而总结出抵制和防范"三股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渗透和破坏的六方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 历史回顾 主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依据: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玉玲 李许臻 田颖爱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税收依据论是全部税收理论的基石。税收依据论的前提是国家观,不同的国家观形成不同的税收依据论。"利益说"和"义务说"秉持资本主义契约论国家观和有机体论国家观,具有制度和国度特殊性,不能照搬照抄于社会主义中... 税收依据论是全部税收理论的基石。税收依据论的前提是国家观,不同的国家观形成不同的税收依据论。"利益说"和"义务说"秉持资本主义契约论国家观和有机体论国家观,具有制度和国度特殊性,不能照搬照抄于社会主义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依据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指导,并明确全体公民为税收主体;公民税收权利是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核心和首要环节,派生并规定国家税收权力;公民税收义务是其税收权利的要求和实现。通过国家税收权力的行使,公民税收权利和税收义务得以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依据就是公民"权利的义务"。"权利的义务"税收依据的实践价值取向,包括充实和完善公民税收权利、规范国家税收权力、统一公民税收权利与税收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依据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公民税收权利和义务 国家税收权力 权利的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中国国情的分析 被引量:43
4
作者 董大胜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1,共9页
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功能等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创新。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逻辑顺畅、内容较为完整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不能很好适应党的十九大以来审计工作和审计改... 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研究国家审计的产生、本质、功能等审计基本理论问题,是近年来审计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创新。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逻辑顺畅、内容较为完整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不能很好适应党的十九大以来审计工作和审计改革的实践需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对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提出研究思路和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中国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管理体制 审计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增进西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内在逻辑
5
作者 马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44,共7页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西藏各族群众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关键举措,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及其在...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西藏各族群众增进对伟大祖国认同的关键举措,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为理论立足点,以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关系着眼点,以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反动本质和分裂祖国图谋为问题聚焦点,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为内核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为实践着力点,才能够推动其稳步有序实现,打牢西藏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认同的思想基础,聚力奋进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伟大祖国 西藏 反分裂斗争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工具国家观的辩护与澄明 被引量:4
6
作者 姜正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工具国家观遭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责难。国内学界先后提出过四种关于国家本质的新论,都声称自己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来思想,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一定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工具观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停留于国...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工具国家观遭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责难。国内学界先后提出过四种关于国家本质的新论,都声称自己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本来思想,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一定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工具观作了简单化的理解:停留于国家本质的抽象认识,忽视国家多重属性的研究,割裂国家本质与多重属性的辩证统一,试图用国家的抽象本质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国家问题作一劳永逸的解释。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工具国家观的诠释在当代陷入困境的原因。我们应该从"总体性"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国家观: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社会管理的机关,同时还是平衡阶级利益的仲裁者,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多重属性是一块不可分割的完整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国家 阶级性 社会性 相对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的根本一致性与具体差异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骆良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
国家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都对国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但是,国外学界部分学者长久以来未能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价值,并对恩格斯和马克思二者思想上的关系存在严重误读。基于此,文章以马、恩经典... 国家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都对国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但是,国外学界部分学者长久以来未能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价值,并对恩格斯和马克思二者思想上的关系存在严重误读。基于此,文章以马、恩经典著作文本为主要线索,探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家观的根本一致性和具体差异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观是建立在对国家神话祛魅的基础之上,对黑格尔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国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继承。恩格斯和马克思国家观在国家起源、性质、职能、形态等方面存在思想上的接榫,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分工差异、实践发展等原因,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国家观上也存在细微分殊。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科学评价恩格斯和马克思国家观乃至学术思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马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修果 赵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建国以来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失不仅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缓,甚至导致了国家的动荡。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观出发,分析了建国以来政府职能定位的得失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阐述了适时调整政府职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建国以来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失不仅造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缓,甚至导致了国家的动荡。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观出发,分析了建国以来政府职能定位的得失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阐述了适时调整政府职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的层次和职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唐兴霖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49,共5页
在关于国家理论的研究中,基本上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认为国家不仅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是社会管理的机关。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更侧重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谈论国家和国家的职能问题①。为了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本文也... 在关于国家理论的研究中,基本上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认为国家不仅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是社会管理的机关。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更侧重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入手谈论国家和国家的职能问题①。为了对此问题作深入探讨,本文也就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国家职能理论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职能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政治职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国家职能理论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社会主义政治 阶级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坚持“五个不能偏离”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向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0,共7页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不能以新自由主义国家观为基础;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能偏离人民...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顺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不能以新自由主义国家观为基础;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能偏离人民民主专政,不能走向所谓多元分治的多党制;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走向议会制、私有化的治理体系;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能走向西方"宪政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分配论”与市场逻辑的相容性问题
11
作者 李贝 林致远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不是国家决定社会,而是社会决定国家。首先,国家生活现象的基础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总和。因此,国家在一切方面就必然要受到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次,社...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不是国家决定社会,而是社会决定国家。首先,国家生活现象的基础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与经济关系的总和。因此,国家在一切方面就必然要受到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次,社会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有什么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分配论 政治权力 市场逻辑 相容性 计划经济体制 公共利益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国家权力 社会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第二次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
12
作者 虞崇胜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9-79,共1页
1993年5月19日至22日,全国第二次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召开的,青年毛泽东的研究就成为,讨论中的热门话题。代表们... 1993年5月19日至22日,全国第二次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现代史人物研究中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会议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召开的,青年毛泽东的研究就成为,讨论中的热门话题。代表们就青年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特点,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过程,毛泽东与陈独秀、戴季陶的思想发展的不同轨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研究 中国现代史学 青年毛泽东 学术讨论会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政治思想 陈独秀 思想发展 有中国特色 戴季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