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争鸣与反思 |
吴元梁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2
|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及其深刻启示 |
汪信砚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3
|
李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考 |
秦龙
赵永帅
|
《党政研究》
|
2017 |
1
|
|
|
4
|
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
王浩斌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5
|
清理与前瞻: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
王海滨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6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问题的生成逻辑与前提反思 |
蒋楼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
7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基础与原则 |
庄友刚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8
|
近十年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述评 |
张达
|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
2010 |
0 |
|
|
9
|
“马克思式的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探析——兼评柄古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 |
王虎学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中国化刍议 |
董云峰
王月辉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1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建设的前提意识之思——“哲学范式自我证成”的视角 |
曹典顺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2
|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李冉
郭小凡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
苏培君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4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 |
王南湜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15
|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生态范式 |
吴宁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16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展70年的问题意识及其范式转换 |
陈晓斌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
17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文献学范式与考据学范式 |
张丽霞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8
|
通过“中国化”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 |
曹典顺
范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9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科技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
林晶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20
|
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范式——国内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研究述评 |
杨澜涛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