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洪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32,共7页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而且超越了作为形而上学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性质。这一革命造成两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哲学的终结以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融合。这决定了当代马克思主... 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他以前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而且超越了作为形而上学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性质。这一革命造成两个相关联的重要结果:哲学的终结以及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融合。这决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深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全面借鉴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具体科学的重大研究成果和方法,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 跨学科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雨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9,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就应该实现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即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不同理论传统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用问题式研究方式代替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注意区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其他左派思潮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 理论传统 哲学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研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纪要
3
作者 徐俊忠 文卫勇 +1 位作者 林育川 黄寿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52,共5页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忧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术研讨会 方法 实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研讨
4
作者 赵顺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375-379,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为了将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了两次深入的研讨,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一个前沿热点问题.为了将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进行了两次深入的研讨,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法 前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保持张力与平衡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喜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的学理目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描述、阐释和建构。运用"问—答"模式解此疑难往往遮蔽或平面化了其实质性哲学意义,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出的学理目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描述、阐释和建构。运用"问—答"模式解此疑难往往遮蔽或平面化了其实质性哲学意义,抽离了哲学的本体而解构了对意义的追问。借助元哲学理论方法,分析问题本身的元表达和元陈述的语言条件及其内在构成,通过这一过程使"意义"被积极地描述出来,即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发展史进行具体梳理、阐释及超越,把它作为合理的"研究方法",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现实合理的创新范式,自觉克服非中国的、非哲学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倾向,并在二者之间保持积极的张力和结构的平衡,激活与展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造性和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军良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4,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业已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且渐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散在性走向系统性,但其要一改当下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走向系统深入、圆融自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论不可或缺:一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虽然业已达成了诸多学术共识,且渐次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散在性走向系统性,但其要一改当下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走向系统深入、圆融自足,以下几个重要的方法论不可或缺:一是在学科边界意识与学科交融意识的结合中扬弃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割裂互斥;二是在学术意识与问题意识的融通中消解学术话语建构与社会生活介入之间所存在的对峙性张力;三是在返本意识与开新意识的互补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具有解释学期待的研究者所朝向的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方法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佃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不断推进,是以方法论的检讨为根本前提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方法论中有两个问题尤为值得指认与解述:一是"中国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路向厘定;一是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不断推进,是以方法论的检讨为根本前提的。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方法论中有两个问题尤为值得指认与解述:一是"中国问题"范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路向厘定;一是学科互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视域融合。就前一问题而言,我们应当着力破除引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纯粹学术性范式,进而在真实而完整的意义上确立起"中国问题"的范式;就后一问题而言,我们应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内在打通,进而将它们有机整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新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9,共6页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根源上说,主要是由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变革和重建引起的。关于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改革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收效甚微。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根源上说,主要是由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变革和重建引起的。关于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改革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收效甚微。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旧的框架和视野,逐渐走向自觉,尤其是教学与研究方法上的自觉。高度决定着视野。为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更高的制高点,并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体系 哲学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法论之辨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典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6,共6页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无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在实际研究和理论阐述上,马哲史家们遵循的认知逻辑,既有遵循以世界观为终极解释原则、以"形态论"为标识的本体论方法,也有遵循以本体原则与认识原则...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无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在实际研究和理论阐述上,马哲史家们遵循的认知逻辑,既有遵循以世界观为终极解释原则、以"形态论"为标识的本体论方法,也有遵循以本体原则与认识原则相统一为思维前提、以"范式论"为标识的范式论方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主流的马哲史研究方法论是"形态论",即以"解释教科书原理"为其根本特征;当下时代,中国主流的马哲史研究方法论越来越趋向"范式论",即以"多元研究范式解释马哲史"为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法 形态论 范式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方法的自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389-395,共7页
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我们必须在方法论上大力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自觉意识 :一是大力强化民族意识 ,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实践相结合 ,在新的深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 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 ,我们必须在方法论上大力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自觉意识 :一是大力强化民族意识 ,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前实践相结合 ,在新的深度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 ;二是大力强化世界意识 ,自觉地面向当代世界哲学 ,在形成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的、与世界上其他哲学共通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积极地展开与当代世界哲学的互动 ,努力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真正地走向世界 ;三是大力强化人类意识 ,自觉地关注和深刻地反思当代人与世界关系上的各种全球问题 ,努力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法 自学意识 世界意识 人类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翔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2日~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文摘社、社会科学...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2日~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文摘社、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总共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元方法论问题、方法创新问题、跨学科研究问题、学术期刊在方法论反思与创新中所起的引导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如下。参与发言的学者与期刊主编还有: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叶航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林来梵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姚先国教授、《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鉴传今编审、中央党校《理论视野》副主编张琳副教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教授、《学术月刊》社长兼主编田卫平编审、《南京大学学报》总编朱剑编审、《学术界》社长兼总编袁玉立编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方福前教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主编袁吉富副教授、《学术研究》主编叶金宝副研究员、《吉林大学学报》主编崔月琴编审、《学习与探索》副主编冯向辉编审、《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学术期刊 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 责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化的方法论探析——以科学哲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
12
作者 李海春 熊晓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一学科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本文从科学哲学对当代科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如何使这一学科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本文从科学哲学对当代科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基础原则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科学化方向上首先应该具备的基础观念,提出理论具体化、融入科学共同体、容纳"反常"理论等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化的方法论做出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哲学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刍议——兼述《神圣家族》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观点
13
作者 刘亚政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7,共6页
哲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们运用了哲学史特定的研究方法开始了对哲学自身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伴随着哲学的独立化而始于近代。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始奠定哲学史的基础”,并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 哲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们运用了哲学史特定的研究方法开始了对哲学自身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伴随着哲学的独立化而始于近代。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始奠定哲学史的基础”,并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的哲学史学科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是集人类哲学史认识精萃之大成的结晶,它为真正科学地研究哲学史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观点,经典作家们有过很多论述,但最集中的概括说明莫过于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方法 研究方法 黑格尔 哲学史观 《神圣家族》 恩格斯 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史方法革命中的理论创新——张一兵先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研究
14
作者 何怀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张一兵先生依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文本学解读"和"后文本学解读"思路。通过这些思路,张一兵先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摆脱旧哲学教条主义思维、开辟以方法论变... 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张一兵先生依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文本学解读"和"后文本学解读"思路。通过这些思路,张一兵先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摆脱旧哲学教条主义思维、开辟以方法论变革为核心的哲学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对这一思路的特点和主要理论成就进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马克思三题——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方法论
15
作者 代建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4,共5页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由于未能明确确立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对前苏联研究的这一方法论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断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通过文本...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由于未能明确确立研究对象,在方法论上陷入困境。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对前苏联研究的这一方法论不足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断努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通过文本解读成功实现了研究方法论的转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文本解读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有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 方法 《回到马克思 文本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安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其中也包含了深邃的法学方法论,是解决法治领域一切困难与障碍的理论工具。其从马克思主客同一的辩证思维中汲取了法治运行的精准思路;从人民主权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中凝练了法治实践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其中也包含了深邃的法学方法论,是解决法治领域一切困难与障碍的理论工具。其从马克思主客同一的辩证思维中汲取了法治运行的精准思路;从人民主权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中凝练了法治实践的价值取向;从列宁苏维埃的法制探索中坚定了党对法治的全面领导,为法治道路和法治模式提供了方略,既包含方法层面的辩证思维,也蕴含价值层面的法治原则,还彰显本质层面的法律哲学与政治定力,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学方法 法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化”及其方法论探析
17
作者 徐德斌 荆雨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8,共5页
在建国初期,特别是1949年至1966年的所谓"十七年"中,中国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化"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方法论问题都呈现出新的研究态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 在建国初期,特别是1949年至1966年的所谓"十七年"中,中国哲学史研究进入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化"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方法论问题都呈现出新的研究态势,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但"唯物等于进步、唯心等于反动"的思想倾向,也干扰了正常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发展。对此问题,当时的中国哲学研究者进行了集中的反思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 唯物—唯心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可能,何以实现:论概念史范式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冉 郭小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将概念史范式引入该学科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就应用可行性而言,该范式的适用条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典型特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处于由社会实践变革引起概念巨变的“鞍形期”之中。就必要性而言,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离不开对于概念形成充分的理论认知、通过历史研究彰显学科厚度、经由概念史范式揭示术语革命精神。应当主要在学科本体概念、基础理论概念、学科重要概念这三个论域内展开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更好地应用概念史范式,应当在加强与唯物史观的融合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制作用、在加快对相近学科的借鉴中形成合乎自身定位的方法与策略、在加深对同类概念的集成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镜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5,共5页
前不久,我校哲学系和我校“科学方法论研究”(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联合发起并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讨论会。与会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加强研究社... 前不久,我校哲学系和我校“科学方法论研究”(国家“七五”规划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联合发起并主持召开了一次全国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讨论会。与会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加强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发展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相互关系;社会科学一般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方法论应如何进行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期中发表的这组文章,就是从提交讨论会的论文中挑选出来的。如有可能,本刊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论文,以期有助于我国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科学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 社会现象 一般方法 社会科学领域 相互关系 基本特征 指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会计研究中的体现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冬 付文博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2-24,共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高度肯定了会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即"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的会计思想不仅是其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体现了其哲学方法论。本文就对立统一的矛盾方法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高度肯定了会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即"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马克思的会计思想不仅是其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体现了其哲学方法论。本文就对立统一的矛盾方法论、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方法论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体现作了分析和阐释,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会计理论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理论框架,使得"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真正落地,为国际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不断增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在国际会计体系中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会计研究 对立统一 运动 静止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