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被引量:5
1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26,127,共11页
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又是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这一断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既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 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又是中国近现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于这一断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既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加以论述,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框架中加以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框架中,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凸显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及其形态的内容,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框架中,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凸显的是中国哲学和中国问题的内容。本文选择后一学术理路,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框架下的书写方式、1949年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结构及其历史分期,阐明书写1949年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中国近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分离与会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范式的一种考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佃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8-44,共7页
受学科范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长期以来处在分离的状态下。由于先已生成的理论范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破解与转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只是被生硬地绑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之中,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断... 受学科范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长期以来处在分离的状态下。由于先已生成的理论范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破解与转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只是被生硬地绑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之中,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断面上的,也就不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本然面貌。从尊重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两者从分离走向会通。两者的会通关乎到学科边界的重新划分、学术范式的重新厘定以及具体学理观点的重新指认等多方面的内容,它通向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整体性研究以及由之而来的对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平台的构筑,其意义是非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国外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分离 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历史之路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9,共9页
在我国,独立的、学科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该学科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孕育期,其开端应当追溯到50年代早期苏联专家帮助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 在我国,独立的、学科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该学科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孕育期,其开端应当追溯到50年代早期苏联专家帮助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去。80年代是该学科大发展、大丰收的一个黄金时代,但同时也滋生出了自我否定的因素,从而导致90年代以后该学科发展始终"处于困境"之中。在"困境"中,该学科也孕育出了新的希望和转机,最终在新世纪到来之后走出困境,创造出了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学科史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与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梅 陈纯柱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笔者认为 ,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 ,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 ,才能科学地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 ?笔者认为 ,是客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 ,实现了对精神世界的真正来源即客体的界定 ,进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革命 ,创立了科学的客体本体论。只有作出这样的确认 ,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 ,并使这一理论在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本体论 客体本体论 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创新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7,33,共5页
主题、方法与话语体系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创新的三个重要维度。主题创新的关键是问题意识觉醒,主要是紧扣时代脉动,从时代问题中进行创新;回归经典,从经典阐释中进行创新;回应时代挑战,在应对挑战中进行创新。方法创新的关键是... 主题、方法与话语体系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创新的三个重要维度。主题创新的关键是问题意识觉醒,主要是紧扣时代脉动,从时代问题中进行创新;回归经典,从经典阐释中进行创新;回应时代挑战,在应对挑战中进行创新。方法创新的关键是方法论自觉,主要是基于对象性质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从路径依赖到方法论自觉,从诠释走向建构。话语体系创新的关键是话语自觉意识增强,主要是话语表达从教条主义、权威论和独断论走向开放、包容和多元,话语形态在政治形态、学术形态和大众形态相统一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话语建构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主题 方法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5,共1页
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的新课题,因而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中进行研究。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断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我们不能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式,... 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提出的新课题,因而只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中进行研究。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断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我们不能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范式,而必须转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转换必然带来新材料的发现、研究视角的更新和新的研究领域的开辟。这一系列的新研究无疑会打开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对中国当下的实践和未来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些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期刊发的一组论文,着重探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范式、新材料、新视角和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社会主义时期 课题研究 思维空间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法论之辨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典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6,共6页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无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在实际研究和理论阐述上,马哲史家们遵循的认知逻辑,既有遵循以世界观为终极解释原则、以"形态论"为标识的本体论方法,也有遵循以本体原则与认识原则...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无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在实际研究和理论阐述上,马哲史家们遵循的认知逻辑,既有遵循以世界观为终极解释原则、以"形态论"为标识的本体论方法,也有遵循以本体原则与认识原则相统一为思维前提、以"范式论"为标识的范式论方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主流的马哲史研究方法论是"形态论",即以"解释教科书原理"为其根本特征;当下时代,中国主流的马哲史研究方法论越来越趋向"范式论",即以"多元研究范式解释马哲史"为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研究方法论 形态论 范式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都源自于对两个基本问题的经验性理解: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个经验性的命题;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叙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因此...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都源自于对两个基本问题的经验性理解: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解为一个经验性的命题;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叙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因此,要澄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种种误读,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我们必须对这两个基本问题作出理论性的阐释。在前一个问题上,要辨析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理论内涵及其意义,并结合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揭示其中所包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国的民族性格;在后一个问题上,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造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史研究,尤其要注意研究职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代建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19,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题是批判教科书体系,主要针对的是教科书的观点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点是强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主题是批判教科书体系,主要针对的是教科书的观点与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点是强化自身的理论基础,通过文本研究提升研究方法与视野;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视野与路径日趋完善,但面对的任务也更加具体而艰难。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在总结既往中推陈出新、在交流对话中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传统教科书 经典 统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哲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伟伟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共7页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通过完善哲学体系、意欲创构"体系哲学"的第一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体系哲学"与哲学精神的二律背反,但他们并不反对哲学应该有自己的叙述体系,而且在自己的哲学思维中基本形成了严密的...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通过完善哲学体系、意欲创构"体系哲学"的第一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体系哲学"与哲学精神的二律背反,但他们并不反对哲学应该有自己的叙述体系,而且在自己的哲学思维中基本形成了严密的科学体系。继第二国际之后,第三国际在列宁的带领下走上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的创新道路,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并进一步将哲学体系的一般原则具体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俄国形式,同时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范式的一般原则。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自我完善的体系。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经典作家对哲学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对于我们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体系哲学 哲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开拓进取的新篇章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奎良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实践唯物主义 马哲史 实践辩证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以人为本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研究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纪要
12
作者 徐俊忠 文卫勇 +1 位作者 林育川 黄寿松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52,共5页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然而,历经20多年之后,这一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仅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景气,甚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和忧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学术研讨会 方法论 实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楠森 《现代哲学》 1988年第1期34-38,共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它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各个原理的提出、丰富、修正的过程,但作为一门科学,它本能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而要去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换言之,它应该是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它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各个原理的提出、丰富、修正的过程,但作为一门科学,它本能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而要去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换言之,它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而,这不是马哲史的主要特点,因为任何一门历史、一门思想史、一门哲学史,作为科学,都应该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都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那么,马哲史区别于其他哲学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马哲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主要特点 哲学思想 科学研究 精神文明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前史”的流变
14
作者 黎学军 蒙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8,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前史"指的是1979年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源自马克思对自己哲学体系创建的回忆中,途经恩格斯的提炼和放大、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根据时代的精神的解读。在此进程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前史"指的是1979年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源自马克思对自己哲学体系创建的回忆中,途经恩格斯的提炼和放大、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根据时代的精神的解读。在此进程中,"剧中人"按照自己所处时代精神实践并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后世学者的描述又带着描述者所处时代的精神痕迹,每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奔泻流淌至我国后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刍议——兼述《神圣家族》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观点
15
作者 刘亚政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27,共6页
哲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们运用了哲学史特定的研究方法开始了对哲学自身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伴随着哲学的独立化而始于近代。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始奠定哲学史的基础”,并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 哲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们运用了哲学史特定的研究方法开始了对哲学自身发展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伴随着哲学的独立化而始于近代。黑格尔在哲学史研究上的卓越贡献被马克思称之为“开始奠定哲学史的基础”,并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科学的哲学史学科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是集人类哲学史认识精萃之大成的结晶,它为真正科学地研究哲学史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基本观点,经典作家们有过很多论述,但最集中的概括说明莫过于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哲学史方法论 研究方法论 黑格尔 哲学史 《神圣家族》 恩格斯 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史方法革命中的理论创新——张一兵先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研究
16
作者 何怀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张一兵先生依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文本学解读"和"后文本学解读"思路。通过这些思路,张一兵先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摆脱旧哲学教条主义思维、开辟以方法论变... 从《回到马克思》到《回到列宁》,张一兵先生依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的"文本学解读"和"后文本学解读"思路。通过这些思路,张一兵先生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摆脱旧哲学教条主义思维、开辟以方法论变革为核心的哲学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本文从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对这一思路的特点和主要理论成就进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诞生到当代》一书评介
17
作者 叶孟理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1-24,共4页
1987年10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在大连举行“马哲史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到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马哲史教学与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和创新,从教材到教学、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范围怎样... 1987年10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在大连举行“马哲史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到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马哲史教学与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和创新,从教材到教学、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范围怎样既如实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紧密联系当代的新情况,使马哲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哲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探索 书评 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列宁晚年 新成果 马克思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体系性”否定
18
作者 顾伟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2,共5页
基于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以黑格尔"体系哲学"为核心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形成了自己唯物辩证的开放性哲学体系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哲学体系是在生活中把握哲学思想体系与叙述体... 基于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以黑格尔"体系哲学"为核心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形成了自己唯物辩证的开放性哲学体系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哲学体系是在生活中把握哲学思想体系与叙述体系的现实统一性,从而实现二者辩证的历史的逻辑统一,叙述体系应当并且只能是现实生活中对思想体系的无限贴近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体系哲学 哲学体系 唯物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综述
19
作者 孙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2010年7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 2010年7月19日至22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0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新起点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全国党校系统、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院所以及人民出版社、《哲学研究》编辑部、《求是》杂志社、《人民日报》等单位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理论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2010年 年会综述 改革开放 学会 中国 贵州师范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八卷评介
20
作者 李佃来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理论模式 当代马克思主义 研究范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概念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