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审视 |
南海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2
|
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评何萍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
朱传棨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1 |
0 |
|
3
|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问题研究 |
朱传棨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2 |
0 |
|
4
|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构想 |
梁树发
|
《理论视野》
CSSCI
|
2008 |
11
|
|
5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可能与现实 |
臧宏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6
|
视野·论域·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三个方法论问题 |
汪信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5 |
2
|
|
7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 |
何萍
|
《理论视野》
CSSCI
|
2014 |
1
|
|
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之路 |
李维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5 |
1
|
|
9
|
从20世纪中国哲学的视域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李维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5 |
1
|
|
10
|
论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
何萍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5 |
1
|
|
11
|
简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史 |
朱传棨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2 |
1
|
|
12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可贵探索——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 |
王雨辰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3
|
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
汪信砚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5 |
0 |
|
14
|
关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几个问题——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
孟宪鸿
朱传(啟木)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5 |
1
|
|
15
|
学贯中西典范词章 思想武库高山景行——陶德麟先生八十华诞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六十年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
刘锦山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1 |
0 |
|
16
|
增创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新优势──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99年春季研讨会综述 |
黄椰婴
|
《现代哲学》
|
1999 |
0 |
|
17
|
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标志的一场讨论 |
朱慧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5 |
0 |
|
18
|
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过程的评析 |
梁苗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4 |
0 |
|
19
|
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构及其启示 |
江丹林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6 |
1
|
|
20
|
论马克思的《提纲》与恩格斯的《终结》——驳《提纲》与《终结》“对立论” |
朱传棨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