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再中国化”问题 |
刘怀玉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2
|
“价值重估”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再中国化”思考 |
刘怀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3
|
通过“中国化”创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 |
曹典顺
范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4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化与中国经验哲学化——兼析哲学创新 |
潘琍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新范式 |
王真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解读 |
田辉
|
《学习论坛》
|
2008 |
1
|
|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
崔新建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反思 |
魏明
刘明诗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
余卫国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要 |
郭建宁
|
《学习论坛》
|
2005 |
8
|
|
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创新路径 |
肖展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0 |
|
12
|
张岱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 |
杜运辉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李达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创新 |
刘明诗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程与思考 |
李俊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5
|
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
林宝
|
《河南农业》
|
2019 |
0 |
|
16
|
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
李鹏
陈答才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7
|
面对当代现实问题 推进哲学创新研究--辽宁省哲学学会2008年年会综述 |
牛小侠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张岱年对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贡献 |
方克立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从规范到创新:学术自觉的新动力 |
邹吉忠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0
|
杰出继承上的重大创新: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评荣开明先生的《邓小平理论新探》 |
程伟礼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