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
徐国利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解构与还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重建之路 |
陈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民国史家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评论和认识 |
张越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4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高校任教与学术研究 |
叶建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论史家修养 |
徐国利
李庆祥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6
|
马克思主义史研究的社会哲学视角 |
邹诗鹏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7
|
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先秦民主论——以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为中心 |
徐国利
陈晨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为视角 |
于文善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9
|
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学术特点和风格 |
于文善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1919—1980) |
任虎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1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之思——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视角 |
杨金海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分期理论与实践研究 |
张世飞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3
|
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析广松涉“恩格斯主导论”的思想史论据 |
姚顺良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分期的思考 |
师吉金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传统分期模式的形成及其评价 |
张亮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6
|
回到马克思三题——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方法论 |
代建鹏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毛泽东的辩证逻辑思想——在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史上 |
李小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8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
刘颖杰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被祛除误读而走向澄明的恩格斯——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 |
吴苑华
吴妍林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的三大难题 |
邵德进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