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的历史主动性思想 被引量:2
1
作者 耿仁杰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都提到了“历史主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历史主动性是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这一伟大创见,并在历史首创精神和革命策略灵活性两个方...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都提到了“历史主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历史主动性是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这一伟大创见,并在历史首创精神和革命策略灵活性两个方面赋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列宁继承马克思关于历史主动性的思想,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发展,提出革命辩证法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确处理革命性与现实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展现出巨大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深刻把握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统筹大局与自我革命、历史主动与历史规律等辩证统一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动性思想,并作出新的时代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桁林 任洁 +1 位作者 唐芳芳 夏一璞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17,共13页
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历史现象,它还是当代现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多数争论,从根本上讲不是由史料、版本决定的,而是由实践、对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决定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应体现理论本身和学科... 马克思主义不是纯粹的历史现象,它还是当代现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多数争论,从根本上讲不是由史料、版本决定的,而是由实践、对历史事实的价值判断决定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一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应体现理论本身和学科建设的当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不能仅局限于历史学的方法,要做到史论结合、以史为据、以论为纲、论从史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种三大板块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把握各个历史阶段突出的问题和任务并以此为主题展开,把社会主义实践的生长点以及由此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点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要立足于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充实更新其历史内容,从而完整地展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之思——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金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学科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英美式权威解读——评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
4
作者 张秀琴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1-61,共1页
当代英国著名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的著名代表作《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 after Marx)(第3版)一书的中文版,2008年5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对于中文世界的广大马克思... 当代英国著名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David McLellan)的著名代表作《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arxism after Marx)(第3版)一书的中文版,2008年5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对于中文世界的广大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宣传者和教育者来说,这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和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麦克莱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戴维 解读 权威 美式 AF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还原论”和“结合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进展
5
作者 桁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5-11,115,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底下的几个二级学科当中,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整体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必须做到逻辑还原、文本还原、历史还原三者有机统一、互相印证,才能避免独断论;必须做到逻辑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底下的几个二级学科当中,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整体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门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必须做到逻辑还原、文本还原、历史还原三者有机统一、互相印证,才能避免独断论;必须做到逻辑和历史、事理和史实紧密结合高度一致,它才能是科学的、有预见力的,从根本上消除苏联范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科 研究 还原论 结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
6
作者 韩喜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5,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人类真正解放和自由的理想社会为目标的科学,综合性和整体性更能够表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同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对三个组成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应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重点研究马克...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人类真正解放和自由的理想社会为目标的科学,综合性和整体性更能够表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同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对三个组成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应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既要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又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整体性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7
作者 黄楠森 《人民论坛》 1997年第4期15-14,共2页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一般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推上了一个新阶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块里程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显...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一般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推上了一个新阶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块里程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严密的科学性。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从现时代和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经受了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不仅如此,这些观点已经形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的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国情 创造性 基本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8
作者 谢林平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 毛泽东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构想 独特价值 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化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过程和革命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在逻辑——论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开创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顾海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3,共9页
恩格斯晚年通过对马克思思想过程和革命实践的研究,其中包括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以及与马克思思想发展有关的组织机构、理论活动等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在逻辑作出了开创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是书斋中从文本到文本的孤... 恩格斯晚年通过对马克思思想过程和革命实践的研究,其中包括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以及与马克思思想发展有关的组织机构、理论活动等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内在逻辑作出了开创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是书斋中从文本到文本的孤立的思想沉思的过程,因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本考据限界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在与现实世界实践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中,特别是在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结合中与时俱进的思想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真实,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根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恩格斯 马克思思想 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失去的三十年”及其思想史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乾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1,I0002,共9页
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法兰克福学派在1933年至1963年之间处于中断状态.但这三十年里的历史变迁和若干学者的坚守、探索也为1963年后战后成长起来的德国青年一代学者重建对马... 德国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法兰克福学派在1933年至1963年之间处于中断状态.但这三十年里的历史变迁和若干学者的坚守、探索也为1963年后战后成长起来的德国青年一代学者重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供了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失去的三十年”使德国马克思主义传统发生了重大断裂,这对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在重建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卢卡奇所奠定的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复兴.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把握德国马克思主义乃至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完整历史逻辑,为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方法论抉择和当代德国左翼理论的特征,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失去的三十年 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传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10,共8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朱传启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到今,已经是100周年了。在这100年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传播是很不平衡的,既有过它发展的高潮和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有...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朱传启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到今,已经是100周年了。在这100年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传播是很不平衡的,既有过它发展的高潮和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有它发展的低潮和受到严峻挑战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 崇高地位 资产阶级思想 《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贡献──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述
12
作者 刘志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4-16,共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贡献──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述刘志静(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特别是关于“改革是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贡献──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述刘志静(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特别是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精辟论断,把改革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条件下 解放生产力 新贡献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革命和改革 “二次革命”论 《邓小平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永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7-62,共6页
今年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发表的一百三十周年。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著作中传播最广的著作之一,这是早有定评的。恩格斯称它“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列宁说它是“由深刻的... 今年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发表的一百三十周年。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著作中传播最广的著作之一,这是早有定评的。恩格斯称它“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列宁说它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传》的著名作者弗兰茨·梅林则把它列为“唯物主义历史著述的一部杰作。”就是说,对于《雾月十八日》一书,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都是给予最高的评价的。本文只想就马克思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作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斗争 列宁 法国 无产阶级专政 历史事件 马克思著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无产阶级革命 单行本 路易·波拿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14
作者 许维安 《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迄今为止 ,马克思主义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三代马克思主义 ,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这样的划分 ,不仅有其根据 ,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三代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三十讲》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洁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61,共1页
作者在《再版前言》中指出:"现在已经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著作。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恐怕是读不了那数十万言甚至几百万言的大厚本的。"而这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小册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柯木火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0,共10页
异化这种历史现象,并不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异化这个范畴,也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的。人类思想史上的异化理论,并非始于马克思。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生产和经济领域研究异化现象,提出异化劳动的理论,并把它同工人阶级... 异化这种历史现象,并不是马克思首先发现的,异化这个范畴,也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的。人类思想史上的异化理论,并非始于马克思。马克思在异化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生产和经济领域研究异化现象,提出异化劳动的理论,并把它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从而使人类思想史上的异化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劳动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理论 黑格尔 费尔巴哈 劳动者 劳动创造 私有财产 私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17
作者 李国钓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6,共4页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思想是继续引导我们前进的光辉旗帜。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丰功纬绩,本刊从本期起,特辟“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专栏。该专栏侧重选择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文章...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思想是继续引导我们前进的光辉旗帜。为纪念毛泽东同志的丰功纬绩,本刊从本期起,特辟“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专栏。该专栏侧重选择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文章。毛泽东思想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也包括与毛泽东同志同时代的我国其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热忱欢迎作者勇跃来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毛泽东同志 诞辰一百周年 无产阶级革命家 理论文章 缔造者 纪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8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目前有教授10名,副教授8名,主要成员有朱士群、任瞪、...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是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拥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目前有教授10名,副教授8名,主要成员有朱士群、任瞪、吴家华、吴学琴、方爱东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省级重点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 安徽大学 学位授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创见
19
作者 邵文超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49-53,共5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上作报告讲到“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其中包括“关于用...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上作报告讲到“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其中包括“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统一的观点”.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学习体会.一“一国两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概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再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祖国统一大业 共产党 科学理论 战略方针 基本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质疑——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同时胜利”的理论吗?
20
作者 李良瑜 《社会主义研究》 1980年第4期28-38,共11页
大家对这样一个命題,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从未发生过疑问,并把这一理论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著名公式;直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个公式才由列宁提出的社会... 大家对这样一个命題,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从未发生过疑问,并把这一理论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著名公式;直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个公式才由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新公式所代替。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沒有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同时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同时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十九世纪 建成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革命 帝国主义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