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珊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98-99,共2页
中国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理论上拓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与反贫困的关系;在实践上则提出了精准... 中国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在理论上拓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三者与反贫困的关系;在实践上则提出了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统筹规划,发挥合力,持续施策,开拓了反贫困工作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精准扶贫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探析——基于马克思反精神贫困思想
2
作者 金权 王晴 钟文奇 《乡村论丛》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是促进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马克思揭示了精神贫困的缘由并指明精神推动物质发展的能动反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是马克思反精神贫困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 推进乡村教育发展是促进乡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马克思揭示了精神贫困的缘由并指明精神推动物质发展的能动反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是马克思反精神贫困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创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精神贫困方法论,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精神贫困动力论,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精神贫困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反精神贫困思想在新时期实践与理论创新的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 精神贫困思想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指导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少荣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发展 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相对贫困治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谦 魏则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19,共8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劳资关系、剩余价值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形成根源、破解途径和目标指向。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通过梳理我国扶贫历程的阶段特征和政策演变,可以看出新时...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劳资关系、剩余价值等方面入手,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形成根源、破解途径和目标指向。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通过梳理我国扶贫历程的阶段特征和政策演变,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更加注重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对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及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为我国后脱贫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可行思路发挥制度优势,建立长效机制;多维发掘生产力,推动“造血”式扶贫;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精神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后脱贫时代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晓光 方凤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5,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制度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及摆脱贫困的途径进行了理论阐释。马克思关于消除贫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对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消除绝对贫困...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从制度出发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及摆脱贫困的途径进行了理论阐释。马克思关于消除贫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对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的反贫困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追求,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贫困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反腐败思想嬗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12期36-37,共2页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容忽视,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予以切除,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反腐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结合国际历史与中国实践,系统且深刻地认识中国化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反腐...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容忽视,必须结合本国国情,予以切除,否则将阻碍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反腐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结合国际历史与中国实践,系统且深刻地认识中国化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反腐败思想的内容,形成我党独具特色的反腐思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腐败思想 中国化视阈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思想精粹 被引量:3
7
作者 华正学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共3页
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是最早从制度层面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贫困的。在深刻揭示无产阶级贫困根源的基础上,马克思还科学地构想了消灭阶级和贫困的未来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是最早从制度层面来分析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贫困的。在深刻揭示无产阶级贫困根源的基础上,马克思还科学地构想了消灭阶级和贫困的未来的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发展生产,社会财富充分涌流,才可以最终消除贫困。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贫困 思想内容 理论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中国实践
8
作者 侯亚楠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反贫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着力点之一,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解放是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及其现实运动的初心所在。在马克思时代的两极分化和社会贫困危机,貌似随着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20世纪后期成为历史,而实际上... “反贫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着力点之一,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解放是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及其现实运动的初心所在。在马克思时代的两极分化和社会贫困危机,貌似随着科技进步在发达国家20世纪后期成为历史,而实际上却是“富国和穷国”世界两极分化趋势的加剧,“贫困”成为难以破解的全球性问题。中国的减贫奇迹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创造减贫奇迹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贫困理论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反贫困视域下的共同富裕及其当代启示
9
作者 鲁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夙愿,消灭社会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梳理马克思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对于中国相对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高度澄清了资本主义私...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夙愿,消灭社会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梳理马克思关于二者关系的讨论,对于中国相对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高度澄清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雇佣劳动是现代贫困的真正根源,指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大悖论性贫困,因此消灭两大贫困必须超越资本及其逻辑。马克思的反贫困哲学同时内蕴着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即以坚持社会主义为基本前提,以构建公平正义为重要保障。中国化反贫困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有机组合,将马克思思想推进到新的理论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贫困思想 共同富裕 经济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恩富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术思想”笔谈
10
作者 李家祥 徐仲伟 +6 位作者 张顺洪 李建平 辛向阳 赵春风 黄瑾 王敢 胡晓梅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47,共21页
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视角看,程恩富教授研究的明显特色是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突出体现在始终重视,做到持之以恒;紧扣实践,著述内容广博;组织引领,力出系统成果;旗帜鲜明,批评错误观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 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的视角看,程恩富教授研究的明显特色是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突出体现在始终重视,做到持之以恒;紧扣实践,著述内容广博;组织引领,力出系统成果;旗帜鲜明,批评错误观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和加强思想史学科建设,需注重总结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如何坚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验、品格与特色。为坚守和捍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程恩富教授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角度,对这一制度具有的价值理念、执政意义、公有制经济主体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关系、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如何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新自由主义是误导我国改革开放方向最危险的思潮,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要坚持不懈地反对这种错误思潮。程恩富教授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地为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奋笔疾书。程恩富教授敢于旗帜鲜明地批评我国经济学领域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敢于与那些宣扬新自由主义者进行较量。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程恩富教授从人民群众立场出发,运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开创性地提出“中心—准中心—半外围—外围”理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等。在密切关注当代全球化新特征、新变化、新发展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性质、特征和影响,深刻阐明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对策。程恩富教授明晰了研究《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态势等问题,深入阐释了《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拜物教批判理论与共产主义学说、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共产主义经济形态思想等重要思想,多角度阐发了《资本论》的时代意蕴。对于我们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恩富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 新自由主义思潮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相对性与人的主体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贫困治理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9,共8页
与消除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更为复杂且多变。立足于我国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大现实需要,提炼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人类社会贫困问题本质、生成机制及消除可能性的经典论述,可为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 与消除绝对贫困不同,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更为复杂且多变。立足于我国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重大现实需要,提炼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人类社会贫困问题本质、生成机制及消除可能性的经典论述,可为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我国精准扶贫案例经验相验证,重点讨论相对贫困治理的人民群众主体性赋予与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坚持相对贫困治理的人民群众主体性地位,需正确认识相对贫困对个体自由发展的生存桎梏。借助制度性手段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心态和贫困群众个人心理予以正向引导。将制度帮扶和情感帮扶相结合,消除贫困群众心理顾虑,激发人民群众谋求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人民群众 主体性 相对贫困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何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湘波 《湖湘论坛》 2002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转变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改良主义 激进民主 五四运动 学术界 早期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向共同富裕:中国反贫困思想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嬗变
13
作者 谢华育 王鹏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7,182,共8页
认识共同富裕思想的传统文化起源及其发展,对于在理论上把握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结果。先秦时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发展出的富民思想可谓共同富裕思想的先声... 认识共同富裕思想的传统文化起源及其发展,对于在理论上把握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结果。先秦时期从儒家民本思想中发展出的富民思想可谓共同富裕思想的先声。在秦汉统一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出现使得以国家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具备了可能。在大同思想、均贫富思想出现的同时,一些解决贫困问题的现实策略也被提出。然而传统农业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解决贫困问题只能成为一种理想。近代以后,共同富裕的传统文化根脉与马克思主义魂脉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反贫困思想为大多数人接受,并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可见,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见,其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只有在同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相结合以后,这个根脉才能结出共同富裕的理论硕果,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贫困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监察工作
14
作者 蔡永新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41-42,共2页
联系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把监察工作做得更好。一、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的世界... 联系实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把监察工作做得更好。一、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的世界观,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当前,监察工作的任务很多很重,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有意识地解决监察工作中的种种矛盾,是监察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监察工作 正确运用 联系实际 腐败斗争 工作方法 基本思想 主要矛盾 群众监督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的奠基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笔谈
15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同志 改革开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当代中国 思想路线 “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反贫困思想内涵、成因及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文飞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36,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对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性、解决方法和途径作出了科学的理论阐释,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提出了一系列反贫困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对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重要性、解决方法和途径作出了科学的理论阐释,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同时,也对当前中国反贫困事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从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和重要价值三个方面,对习近平反贫困思想进行初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贫困 思想 内涵 成因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共同富裕到精准扶贫——新中国反贫困思想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昉 徐永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89-96,共8页
新中国反贫困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反贫困思想坚持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贫困思想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线,并构建东西协作反贫困理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反贫困思想通... 新中国反贫困思想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反贫困思想坚持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贫困思想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线,并构建东西协作反贫困理论;经济新常态下的反贫困思想通过对贫困问题的中西交流和总结反思,探索研究精准扶贫理论。不同阶段的反贫困思想深深地烙有时代的印记,然而其演进过程遵循着同一条学术理路,即从"扶贫制度建设"转向"脱贫能力培育"。梳理新中国反贫困思想演进的学术理路,有助于我们检讨学术动向,为未来理论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经济思想 共同富裕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户家庭贫富的影响及对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农民民生问题的一种研究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其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1-56,共6页
认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本的内容,是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探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诠释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 认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力资本的内容,是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前提。基于理论分析的视角,探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诠释五种类型的农民典型落后思想素质导致农户家庭贫困的具体路径。这一具体路径遵循了发展经济学家关于人的思想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农村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兰西反官僚主义思想探微
19
作者 徐强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4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葛兰西 官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工人阶级政党 社会主义 知识分子 民主集中 资本主义 社会党 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关于反封建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20
作者 张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35-37,共3页
中国共产党人自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之后,便自觉用以指导研究中国的国情和革命的实践,领导中国人民在一个社会经济非常落后。
关键词 邓小平 封建主义思想 封建主义残余 新民主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历史唯物主义 封建主义余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