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驳对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歪曲
1
作者 徐秉忱 《高校教育管理》 1992年第2期5-10,共6页
一、他们为什么要否定“反映论”? 八十年代后半期,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西方现代主义形形色色的学派和思想被引进中国。有些人在中国需要现代化口号的掩护下,鼓吹思想多元并列,排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阵地的指导地位;... 一、他们为什么要否定“反映论”? 八十年代后半期,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下,西方现代主义形形色色的学派和思想被引进中国。有些人在中国需要现代化口号的掩护下,鼓吹思想多元并列,排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阵地的指导地位;以马列主义需要发展取消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以中国文艺要“走向世界”蛊惑人心,诬称马列主义使我们文艺僵化……,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刘再复 唯心主义学派 感性活动 恩格斯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马列主义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铮 《心理学探新》 198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这本来是已不成为问题了。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又以种种原因重新被人们提出,我以为有进一步讨论明确之必要。究其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作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这本来是已不成为问题了。但是,目前这个问题又以种种原因重新被人们提出,我以为有进一步讨论明确之必要。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近年来有关心理学的相关或邻近科学的迅速发展,如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脑生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都极大地刺激着心理学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 客观现实 认识过程 外部世界 控制论 心理现象 信息论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
3
作者 方海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8-102,63,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是否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这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我认为要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这场讨论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观点的评价,谈谈笔... 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是否科学地揭示出认识的本质?这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我认为要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这场讨论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观点的评价,谈谈笔者对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选择论 客体 认识的本质 人脑 认识论研究 本来面目 正确理解 认识过程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探究反映的能动性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键
4
作者 毕国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一对于认识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家都从自己基本的哲学立场出发,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反,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认为,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广义的反映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能力,是由物质的相互作... 一对于认识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各派哲学家都从自己基本的哲学立场出发,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反,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认为,认识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广义的反映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能力,是由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由于相互作用的对象和方式所具有的水平不同,反映的形式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与非生物界的反应、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相比,人的认识是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能动性 发生认识论 庸俗唯物主义 相互作用 客体 能动反映 外部世界 唯物主义反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有益探索——刘泽如“两个决定、两个辩证发展”理论简介
5
作者 李养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42-47,共6页
一、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关于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其1977年制订的《心理学学科规划(草案)》中,曾经作出过比较切合实际和值得重视的评述。《规划(草案)》中说:“一百多年来,... 一、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和今后的方向关于百年以来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其1977年制订的《心理学学科规划(草案)》中,曾经作出过比较切合实际和值得重视的评述。《规划(草案)》中说:“一百多年来,欧美等国的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在理论上,由于受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严重束缚,陷于四分五裂,缺乏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出现了所谓‘心理学的理论危机’。”——究竟缺乏的是怎样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这里没有指出来。我们认为:缺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心理学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 理论观点 心理意识 客观存在 理论危机 客观事物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心理研究 神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映论到中介论——威廉斯及其文化理论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40,共6页
从反映论到中介论———威廉斯及其文化理论张晓萍一在西方国家中,除共产党和一些左翼政治团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外,学术界也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能以科学而客观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 从反映论到中介论———威廉斯及其文化理论张晓萍一在西方国家中,除共产党和一些左翼政治团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外,学术界也有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能以科学而客观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作实事求是的深入研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中介论 上层建筑 艺术反映论 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文学理论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3-86,共4页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张伟(复旦大学)卢卡契在晚年巨著《审美特性》中把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运用于人的审美领域,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拟人化思想,用以说明艺术把握现实的审美特性。卢卡契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的最适当...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张伟(复旦大学)卢卡契在晚年巨著《审美特性》中把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运用于人的审美领域,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拟人化思想,用以说明艺术把握现实的审美特性。卢卡契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的最适当的表现形式,艺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化 审美反映 审美特性 卢卡契 客观现实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审美反映论 审美领域 主体性 人的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映
8
作者 周长鼎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15,共13页
本世纪20年代,由卢卡契、柯尔施发难,在欧洲学术界掀起了批判哲学反映论的浪潮。近几年,这个浪潮涌进了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动荡。同60年前国际上的情况类似,国内的批判者对反映论的否定也是直率而彻底... 本世纪20年代,由卢卡契、柯尔施发难,在欧洲学术界掀起了批判哲学反映论的浪潮。近几年,这个浪潮涌进了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动荡。同60年前国际上的情况类似,国内的批判者对反映论的否定也是直率而彻底的。他们说:“‘反映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遏制主体意识”。“反映论……把文学模型和生活原型看作是两个对等模型,或是两相重合(模仿、再现),文艺即生活;或是两相分离(工具、实用),文艺即认识”;“文学和生活之间主要不是反映被反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社会存在本体论 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界 唯物主义反映论 主体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论 实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是反映和创造性的统一
9
作者 王岗峰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7,共7页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哲学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对反映范畴的规定,以及弄清它与认识范畴的联系与区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也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唯物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观点 创造性活动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列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心主义 联系与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文艺学理论生长点的思考(上篇)
10
作者 何国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 理论生长点 当代文艺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形式逻辑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艺术欣赏 非理性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主体性原则”之我见
11
作者 马中柱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13,共4页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人对自然、社会的主体地位。世间许多原来的“自在之物”,现在成了“为我之物”。研究主体、主体性,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发扬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要不要...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人对自然、社会的主体地位。世间许多原来的“自在之物”,现在成了“为我之物”。研究主体、主体性,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利于发挥人的主体性,发扬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要不要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还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 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 感性 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研究主体 新技术革命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类认识重心的几次重大转变
12
作者 王中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4-19,共6页
如果我们用历史眼光来考祭人类的认识发展史,考察各个时代人类认识运动中认识重心的不同特点,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本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客体为重心的“白板说”与旧... 如果我们用历史眼光来考祭人类的认识发展史,考察各个时代人类认识运动中认识重心的不同特点,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本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客体为重心的“白板说”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现实的认识过程的确立,必须具备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社会实践活动等基本要素。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必须是具有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主体 主体认识结构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过程 认识客体 能动反映论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反映论 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论文学的主体性》的错误倾向
13
作者 刘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2-59,共8页
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是近年来我国文艺学领域中一篇颇有影响的论文。理论界、学术界已经从多方面对其作过评述、分析。这里,我想就它的思想政治倾向作一剖析。在我看来,《主体性》并不是纯学术论文,而... 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是近年来我国文艺学领域中一篇颇有影响的论文。理论界、学术界已经从多方面对其作过评述、分析。这里,我想就它的思想政治倾向作一剖析。在我看来,《主体性》并不是纯学术论文,而是表达了一种明确的思想政治倾向的论文。自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政治倾向。这种错误的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对立倾向;二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的离心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论文学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人的本质 主体失落 错误倾向 人与动物 人类之爱 人性 大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学习《讲话》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论述
14
作者 栾昌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
任何伟大的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有永恒的真理,也有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不能例外,毛泽东文艺思想也不能例外。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引文除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所表现的哲学的和艺术的学说,自... 任何伟大的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有永恒的真理,也有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不能例外,毛泽东文艺思想也不能例外。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简称《讲话》,引文除注明出处者均引自此文)所表现的哲学的和艺术的学说,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生活关系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文化意识 外部世界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哲学 引文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闻的本质
15
作者 吴高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正】 人们每天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从中获得了那些欲知而又未知的新闻信息,了解到客观世界的变化情况。然而,却往往知之其表,不知其里,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对新闻的本质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能动性 主体意识 表现形式 物质性 客观世界 现实世界 物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芝麻油及其他——学习鲁迅关于生活和文学的论述,兼批“主题先行”论
16
作者 高信 《思想战线》 1978年第3期71-74,共4页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伟大领油和导师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创作问题上,坚持还是反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伟大领油和导师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在文艺创作问题上,坚持还是反对这个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是区别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同修正主义文艺、阴谋文艺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先行 学习鲁迅 文学艺术 鲁迅书简 芝麻油 马克思主义 四人帮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革命作家 修正主义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