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光荣传统——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岂之 《人文杂志》 1983年第1期3-11,76,共10页
马克思逝世整一百年了。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从它创立时起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研究... 马克思逝世整一百年了。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历史研究,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从它创立时起到今天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帮助人民认识本国的国情,作出了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光荣传统 历史研究 一百周年 农民战争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农民起义 史学工作者 个人思想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2
作者 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S1期53-56,共4页
研究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关系,不但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今天历史学的发展仍具有启发意义。一毛泽东的史学思想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史学理论,即毛泽东对史学的作用、研... 研究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关系,不但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我们今天历史学的发展仍具有启发意义。一毛泽东的史学思想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史学理论,即毛泽东对史学的作用、研究历史的方法等的认识与指导.第二,历史理论,即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发展动力及发展过程的精辟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毛泽东 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历史 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革命 史学理论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倾向;他们强调经济和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又反对非决定论或多元决定论;他们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又不唯阶级斗争决定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这些成果将对我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阶级斗争 工人阶级 英国 历史分析 霍布斯鲍姆 资本主义起源 经济决定论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基于学术共同体的考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慈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6,共7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论战中形成了学术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学术信念和价值目标是唯物史观,他们一方面从理论上阐发唯物史...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论战中形成了学术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学术信念和价值目标是唯物史观,他们一方面从理论上阐发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则在研究实践中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具体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从共同体的外部环境来看,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其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流派进行论战,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科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社会史论战中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史论战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研究的关系
5
作者 金宽 《河北学刊》 1983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科学的历史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已为我国历史学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先驱是李大钊。他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间,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科学的历史研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已为我国历史学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先驱是李大钊。他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年间,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史学要论》等论著,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提出运用唯物史观改造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计划和设想,但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北洋军阀以“阴谋分子”的罪名逮捕杀害了。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人相继而起,以唯物史观作为武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史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郭沫若 历山 马克思主义史学 “百家争鸣” 历史唯物论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研究回溯
6
作者 史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在这新旧世纪更替之际,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研究进行整体的回溯与反思是很重要的,因为要将一个怎样的历史学带入21世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之丰厚遗产的整理、研究和承继的工作做得如何。这是由于21世... 在这新旧世纪更替之际,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研究进行整体的回溯与反思是很重要的,因为要将一个怎样的历史学带入21世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之丰厚遗产的整理、研究和承继的工作做得如何。这是由于21世纪中国历史学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学 二十世纪 唯物史观 历史学 历史研究 西方史学理论 “新史学 解放思想 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当代法国史学与历史学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芝联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50-58,共9页
关于当代法国史学研究动态,最近一年多来陆续发表过不少介绍,这里不准备重复。我只想根据同法国历史学家的接触,补充一些个人的印象与感想。 无论从意织形态或研究方法来看,法国史学界呈现一片五光十色,派别林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 关于当代法国史学研究动态,最近一年多来陆续发表过不少介绍,这里不准备重复。我只想根据同法国历史学家的接触,补充一些个人的印象与感想。 无论从意织形态或研究方法来看,法国史学界呈现一片五光十色,派别林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象。而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年鉴学派(后来发展为新史学派)。他们之间有矛盾,有合作,有竞争,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 有一点需要说明:法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并不是统一的,其中有的是法共,有的不是法共。有的即使是法共,在观点上也不一定完全接受法共中央的路线。他们在学术上也不是统一的,有的侧重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学说,有的侧重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部分学说,有的甚至自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的对年鉴——新史学派采取否定态度,有的则接受年鉴——新史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甚至同他们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历史学 法国革命 当代法国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年鉴学派 法国史 巴黎 资产阶级 弗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史学——《史学新论》之一
8
作者 田昌五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4-73,共10页
历史与史学,这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不同的命题。历史指人类社会活动的既成事实,而史学则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所以,史学中含有历史,但不等于历史。可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常常把二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以为史学即历史,或史... 历史与史学,这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不同的命题。历史指人类社会活动的既成事实,而史学则是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所以,史学中含有历史,但不等于历史。可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常常把二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以为史学即历史,或史料即历史。例如,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本是一套史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我们习惯上总以为这就是中国历史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西方新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学 唯物史观 西方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欧洲近代上限说
9
作者 王占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36-41,共6页
长期以来,由于前苏联史学界的影响和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翻译状况的局限,人们对于马、恩关于欧洲近代上限的历史学说缺乏全面的了解。深入考察马、恩的欧洲近代上限说,就会发现,马、恩是把15世纪下半叶做为欧洲近代史的上限,并因1... 长期以来,由于前苏联史学界的影响和我国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翻译状况的局限,人们对于马、恩关于欧洲近代上限的历史学说缺乏全面的了解。深入考察马、恩的欧洲近代上限说,就会发现,马、恩是把15世纪下半叶做为欧洲近代史的上限,并因16世纪已是“资本主义时代”而将其划入近代史的范畴。马、恩并不主张以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为欧洲近代的上限,更没有主张以英国革命做为世界近代的上限。因此,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欧洲近代上限说,必将促进我们对马、恩原著的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期问题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世纪 分期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 历史分期法 过渡阶段 史学 历史时期 历史事实 封建社会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历史之高楼远望——略论李大钊的史学观
10
作者 韩一德 《河北学刊》 1981年第0期103-108,共6页
李大钊曾经把历史比作前人建筑起来的一座高楼,里边一层一层的陈列着人类累代相传下来的家珍国宝。这一座高楼,只有生长成熟、踏践实地的健足,才能拾级而升,把所陈的家宝一览无遗,然后登临顶端,眺望无限将来的远景,认清人类前进的大路... 李大钊曾经把历史比作前人建筑起来的一座高楼,里边一层一层的陈列着人类累代相传下来的家珍国宝。这一座高楼,只有生长成熟、踏践实地的健足,才能拾级而升,把所陈的家宝一览无遗,然后登临顶端,眺望无限将来的远景,认清人类前进的大路。李大钊白己就是这样一位以其踏实奋进的健足,攀登历史高楼的先驱。十月革命以后不久,他就把文学领域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致力于唯物史观的宣传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历史研究,为我国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史学 高楼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选集 史料 史学要论》 史学革命 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家与史观──史学新论之三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昌五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4,共10页
史家与史观──史学新论之三田昌五历史学是由历史学家创作出来的。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创作时必有其指导思想。这种创作指导思想,就叫做史观。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国家史观、天命史观、天道史观,等等,但总的... 史家与史观──史学新论之三田昌五历史学是由历史学家创作出来的。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创作时必有其指导思想。这种创作指导思想,就叫做史观。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国家史观、天命史观、天道史观,等等,但总的来说,只有两种史观:一曰唯心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主义 阶级观点 历史辩证法 毛泽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 历史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偏重方法到史论并重——40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科学的动向之一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学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38,共7页
20世纪的最初10年,尤其在20年代,是中国史学界崇尚材料,崇尚考据的时代。而崇尚理论,崇尚方法,则是30年代中国史坛的主流。到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经过与史料学派的长期较量后,总结了自身以往失误的教训,逐步认识到掌握... 20世纪的最初10年,尤其在20年代,是中国史学界崇尚材料,崇尚考据的时代。而崇尚理论,崇尚方法,则是30年代中国史坛的主流。到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经过与史料学派的长期较量后,总结了自身以往失误的教训,逐步认识到掌握史料的重要性。注重史料,注重考证,敬重史料学派,构成了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学派 中国史学 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科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史学 历史事实 史学 甲骨文 马克思主义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沫若的史学体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昌五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0-27,共8页
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郭老史学体系的主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他认定中国古代存在过发达的奴隶制,而因曲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得出的东方不发达奴隶制社会说难以成立。郭老的史学体系还涉及到中国封建社会,认... 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郭老史学体系的主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他认定中国古代存在过发达的奴隶制,而因曲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得出的东方不发达奴隶制社会说难以成立。郭老的史学体系还涉及到中国封建社会,认为它是各类封建社会中最发达的一种形态,呈现出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变动状态,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的特色,但绝非“长期停滞”。郭沫若史学体系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容忽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社会 种族奴隶制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奴隶制社会 井田制 开创者 中国历史 原始社会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转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书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93-101,共9页
论抗战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转变张书学任何时代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作为一定时期带有普遍治学倾向的史学思潮,它的兴衰递变,一般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来冲击等多种复杂因素刺激的结果.... 论抗战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转变张书学任何时代史学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作为一定时期带有普遍治学倾向的史学思潮,它的兴衰递变,一般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外来冲击等多种复杂因素刺激的结果.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抗战时期 史学思潮 实证主义史学 治史旨趣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王国维 研究历史 郭沫若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的社会功能
15
作者 杨维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条滔滔不绝、望不见尽头的长河的话,那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它截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人类社会在这三段发展中,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总有它自己的延续性、衔接性和渗透性。从纵向的宏观角度上说,研究人类...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条滔滔不绝、望不见尽头的长河的话,那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它截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段。人类社会在这三段发展中,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总有它自己的延续性、衔接性和渗透性。从纵向的宏观角度上说,研究人类社会有三段研究法,即研究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作为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一门学科,蕴含着重大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历史 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 中国通史 研究法 民族自豪感 历史发展 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历史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史学会举行1982年年会
16
作者 江史 《江汉论坛》 1982年第12期15-15,共1页
湖北省史学会1982年年会于10月下旬在武汉召开,着重就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历史遗产等议题作了探讨。与会同志回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道路和取得的成就,指出毛泽东同志对史学工作者提出的“古为今用... 湖北省史学会1982年年会于10月下旬在武汉召开,着重就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历史遗产等议题作了探讨。与会同志回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道路和取得的成就,指出毛泽东同志对史学工作者提出的“古为今用”,用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历史,有计划地对历史进行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等要求,仍是我们今后进行历史研究的方向。有的同志还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自己对具体历史的分析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认识层次以及现实与历史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大家还指出,近年来在历史研究中存在一些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专题研究 历史现象 爱国主义 武汉 民族英雄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历史科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
17
作者 邓志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6年第3期43-44,共2页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史论结合 历史事件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历史 中学历史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史视野下的社会史论战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保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6,共11页
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中,苏联党内两种政见影响到中国,形成自陶希圣、郭沫若始到以《读书杂志》为主战场的论战。经过社会史论战,唯物史观被广泛接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骨干队伍形成。但与此同时,... 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中,苏联党内两种政见影响到中国,形成自陶希圣、郭沫若始到以《读书杂志》为主战场的论战。经过社会史论战,唯物史观被广泛接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骨干队伍形成。但与此同时,盲目引进外来观念,几乎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深思。只有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从经济史的角度剖析社会,才是研究社会史和研究经济史正确的、科学的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视野 社会史论战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理论思考
19
作者 张艳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史学研究 历史科学 系统哲学 阶级斗争 理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估价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0
作者 房德邻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化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儒家文化 东方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代中国的发展 国家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