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四维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秀 施敏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不断破解劳动价值危机、发挥“五育并举”效应、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新时代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也是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基础,不断破解劳动价值危机、发挥“五育并举”效应、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家校社”协调不够系统、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够强烈、形式不够新颖的现实困境。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推进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发挥青年学生主体作用,倡导知行合一劳动教育;借助网络教育平台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教育 劳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劳动教育再审视:现实需要、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述 被引量:38
2
作者 吴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3,共6页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现实需要 逻辑机理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论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淑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9-51,共3页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必然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理论认知和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委领...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必然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理论认知和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委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设为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校园文化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春华 冯慎 《继续教育研究》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体系中,劳动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提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好”的理念。特别是在《关于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体系中,劳动教育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提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好”的理念。特别是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出台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是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基于此,针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展开探究,并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校劳动教育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观与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5
作者 蔡辛娟 《今古文创》 2023年第9期134-136,共3页
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对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人的本质活动就是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锻造堪... 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对劳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人的本质活动就是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锻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着新的时代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劳动观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时代新人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三重审视 被引量:9
6
作者 贾蓉 姜蓓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35,共7页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异化劳动理论 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前景、风险与策略
7
作者 林欣雨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教育数字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个人对美好生活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变革劳动教育传统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新兴技术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存在“技... 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教育数字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满足个人对美好生活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变革劳动教育传统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新兴技术与高校劳动教育的融合存在“技术至上”歪曲劳动价值观“、离身模式”弱化劳动实践感、“虚拟在场”消减劳动情感交互、“规范失控”破坏劳动教育生态等可能风险。为适应时代之变、解决实际难题,必须采取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复归劳育育人本质;平衡虚实劳动课程设置,重视劳动教育实践性;加强劳动教育主体对话,加深劳动情感连结度;优化劳动教育生态环境,加强算法伦理监管等策略,以实现数字化赋能教育现代化,确保高校劳动教育数字化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劳动教育 数字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劳动教育理论基础、独特内涵与实现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峰 《中国冶金教育》 2021年第2期3-6,共4页
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蕴含的劳动育人观点,深挖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造就学生严谨笃行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职业习惯,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的从教能力及甘于奉献的师爱精神。通过理论... 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蕴含的劳动育人观点,深挖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造就学生严谨笃行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职业习惯,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的从教能力及甘于奉献的师爱精神。通过理论课程教育、专业实践教育、主题劳动教育,不断培育新时代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高素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陶行知教育思想 教学做合一 劳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