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视域下学术期刊编辑角色隐忧探赜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振响 白金凤 李航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7,共11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视角,以52位优秀学术期刊编辑的叙事材料为主、辅以部分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分析后发现,执业之前他者视角中简单劳动的角色认同忧虑、执业之后亲历劳动高度隐匿性的角色建构忧虑、执业之“间”因劳动价值判定...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视角,以52位优秀学术期刊编辑的叙事材料为主、辅以部分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分析后发现,执业之前他者视角中简单劳动的角色认同忧虑、执业之后亲历劳动高度隐匿性的角色建构忧虑、执业之“间”因劳动价值判定标准偏离被迫进行跨职业活动的角色冲突忧虑,是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发展中的“障碍”,劳动性质认知和劳动价值判定片面是这些忧虑的源头。据此从厘清学术期刊编辑的劳动性质、引导编辑确定职业发展的细分方向、提升编辑的组织支持感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编辑 职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角色忧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劳动教育再审视:现实需要、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述 被引量:38
2
作者 吴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23,共6页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 当前,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缺失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佛系”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蔓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也需要学生具备新的劳动素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途径全面建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明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多课堂互动”的劳动教育机制;拓展各类培养平台,丰富劳动教育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现实需要 逻辑机理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 被引量:114
3
作者 程从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6,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人类学和存在论意义出发,在不断深化展开的历史唯物论立场上,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了坚实的逻辑基点。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类本质,历史性地推进人不断地走向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人类学和存在论意义出发,在不断深化展开的历史唯物论立场上,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了坚实的逻辑基点。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类本质,历史性地推进人不断地走向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劳动的过程性统一活动,在现实性上固然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价值;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审视,劳动教育更为根本的价值在于全面提升每个个体的自由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劳动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基础,当代人类劳动变革也有力印证了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劳动教育基于劳动的自由性实质,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是合乎历史运动的逻辑必然。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刍论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淑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9-51,共3页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必然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理论认知和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委领...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必然要求。针对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理论认知和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党委领导、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设为必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校园文化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劳动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9
5
作者 宗爱东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8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以往旧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在劳动观方面呈现出三大理论特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以往旧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在批判现存劳动观的不合理之处中实现自身的理论超越,在劳动观方面呈现出三大理论特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在阐发其劳动观过程中,指出了实现劳动正义和劳动幸福的劳动伦理价值。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新时代正确认识劳动的主体性、培育人的劳动精神、树立劳动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辩证维度 伦理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种曲解
6
作者 陈青松 李育芳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1-25,共5页
人们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过程中存在着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种情况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是单指体力劳动 ,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包括科技劳动 ,认为马克思把管理劳动排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外 ... 人们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过程中存在着曲解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种情况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是单指体力劳动 ,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包括科技劳动 ,认为马克思把管理劳动排除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之外 ,认为马克思否认非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能创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价值创造 管理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劳动”为“四个尊重”之首--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7
作者 常卫国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8-78,共1页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搞清楚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四个尊重” “尊重劳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思潮 社会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根本缺陷——兼论“劳动”与“人权”的本质关联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荣 何云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近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总以“人权”为借口指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状况,进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但资本主义赖以指责他国的“人权”话语存在根本缺陷:一方面,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理论基点是理性形而上学,难以... 近年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总以“人权”为借口指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权状况,进而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但资本主义赖以指责他国的“人权”话语存在根本缺陷:一方面,资本主义“人权”话语的理论基点是理性形而上学,难以切中人权的本质,只能停留于对“人权”的片面和抽象理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并不代表人类解放,异化劳动基础上的资本家和无产者、资本和雇佣劳动的根本对立使其“人权”话语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性。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为理解“人权”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基点。在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性范畴,是人基于劳动的自由自觉性进行自我规定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权”必然要求在现实层面扬弃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实现自由劳动进而确证的人的自由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 劳赋人权 资本主义人权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要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哲学由来--五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9
作者 郝孚逸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8,共2页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体系中,有两对哲学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各门具体科学中都有各自特有的范畴。哲学中的范畴是反映各门科学共同规律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真正...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体系中,有两对哲学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范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各门具体科学中都有各自特有的范畴。哲学中的范畴是反映各门科学共同规律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真正具有认识价值和行为价值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概括起来的科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哲学范畴 抽象劳动 必要劳动 实践 具体科学 认识价值 学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1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的深入发展,2018年4月13—15日,以“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吸引了...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的深入发展,2018年4月13—15日,以“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为主题的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劳动 上海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精神 劳动人权 论坛 幸福 保障 科学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理论本真、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小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5,共6页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深化认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的理论内涵;要准确理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要切实推动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形成劳动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 教育观 学生发展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野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三重审视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贾蓉 姜蓓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9-35,共7页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选择。基于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现阶段劳动教育中存在劳动教育认知狭隘化、劳动教育实施表面化、劳动教育理解片面化等异化现象。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基点,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从技能训练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上实现从谋生工具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转变、在价值情感上实现从平凡劳动到创造美好人生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树立德技并修、面向全面发展的高职劳动教育理念,进行育训结合、面向价值实现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构建知行合一、面向精神涵育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等实践举措,持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异化劳动理论 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教育”抑或立足“劳动”?——对两种通行劳动教育观的审思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应强 唐宇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50,共13页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界主要立足教育来研究劳动和劳动教育,形成了两种通行的劳动教育观。这两种通行的劳动教育观都存在方法论缺陷:一是劳动与教育本末倒置;二是忽视了劳动和劳动教育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规定性;三是对“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学界主要立足教育来研究劳动和劳动教育,形成了两种通行的劳动教育观。这两种通行的劳动教育观都存在方法论缺陷:一是劳动与教育本末倒置;二是忽视了劳动和劳动教育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规定性;三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存在片面理解;四是忽视了劳动和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文化和教育传统的有机联系。“劳动”是一个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精神的范畴,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既要立足教育来研究劳动和劳动教育,更要立足劳动来研究教育和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党的教育方针 人工智能时代 马克思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何云峰教授的《劳动幸福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绍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3,共7页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继承和发挥,其理论旨趣和出发点是以劳动幸福为基础构建新型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这种建构是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发起的范式革命,即从劳动的视角对社会文化价值系统进行本体论、价值哲学、历...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继承和发挥,其理论旨趣和出发点是以劳动幸福为基础构建新型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这种建构是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发起的范式革命,即从劳动的视角对社会文化价值系统进行本体论、价值哲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的全面反思和重构。但这一理论重构包含两大理论诘难,一是以劳赋人权取代天赋人权存在着将劳动上帝化的倾向,其理论走向可能演变为新的劳动拜物教;二是在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劳动幸福常常被误解为乌托邦的伪命题,成了游荡在21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幽灵。《劳动幸福论》是一部集原创性与系统性、思想性与通俗性、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哲学著作,这标志着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虽然,这一理论在方法论和实践指向上没有超出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范围,但试图建构的这样一个"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文化氛围,进而努力保障劳动幸福"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正是当代理论工作者的新时代使命,更是中国社会今天所万万不能跨越的"卡夫丁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 劳动幸福 社会主义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以《劳动界》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宏雨 吴昀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12,共9页
《劳动界》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面向劳动大众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劳动者觉悟的刊物。从《劳动界》可以看出,建党时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已经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劳动是"世界上第一桩神圣事业","没有... 《劳动界》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办的面向劳动大众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劳动者觉悟的刊物。从《劳动界》可以看出,建党时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已经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劳动是"世界上第一桩神圣事业","没有劳动,便没有现在的社会";"尊重劳动","无工无食";社会主义是"劳动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实行社会主义,是我们劳工的责任";劳动者要觉悟,要联合起来,向资本家争取"人的生活",进而实现劳动阶级的彻底解放。《劳动界》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五四前后兴起的"劳工神圣"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工神圣 劳动界》 马克思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释义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义兵 汪安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旨归,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遵循,是当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念作为具有网络状、迁移性、持久性等特征的中心...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旨归,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为价值遵循,是当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概念作为具有网络状、迁移性、持久性等特征的中心概念,能在联结、整合零散庞杂学习材料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观念的发展。研究从“大概念”视域出发重构劳动教育课程系统,以哲学的下位演绎与实践的上位归纳为逻辑理路,深层解读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时代意蕴,充分挖掘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构建以劳动素养、劳动价值与劳动伦理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大概念分析系统,并提出重解课程目标激发“劳动素养”概念的深层认知,拓展课程空间构建“劳动价值”概念的感知情境,深化课程实践体认“劳动伦理”的关怀效用,转变教学行为开展对话大概念单元教学的系列举措,以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与实践拓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概念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马克思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完整性、系统性与伦理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班建武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劳动教育目标的片面落实、劳动教育内容的零散化呈现以及劳动教育载体选择的伦理缺位等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探寻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改进方向。一是通过整体性把握劳动教育目标,确保劳动教育目标落... 通过对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劳动教育目标的片面落实、劳动教育内容的零散化呈现以及劳动教育载体选择的伦理缺位等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探寻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改进方向。一是通过整体性把握劳动教育目标,确保劳动教育目标落实的完整性;二是确保劳动教育内容组织的系统性,包括在时间维度上突出全链条呈现,在空间维度上强化其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三是确保劳动教育载体选择的伦理性,包括避免过于城市化、防止文化偏见和突破性别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以劳育人 马克思主义劳动 劳动教育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劳动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逻辑起点、重构路径及实施方案 被引量:19
18
作者 冯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2,共8页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外部挑战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江帆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7,共4页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外部挑战问题李江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的出现和第三产业的崛起,生产过程投入的劳动要素相对减少,资本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相对增多,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新挑战。一、外部挑战的焦点... 关于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外部挑战问题李江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自动化的出现和第三产业的崛起,生产过程投入的劳动要素相对减少,资本要素和自然资源要素相对增多,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新挑战。一、外部挑战的焦点及其述评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理论 创造价值 外部挑战 机器人 使用价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生产资料所有权 太阳能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被引量:3
20
作者 商彦征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0,70,共2页
本文对“要素价值论”这种当前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反驳,以此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还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 本文对“要素价值论”这种当前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反驳,以此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还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要素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分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