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晓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6,共9页
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就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遇。本文以劳资分配为研究议题,结合当前中国劳资分配差距过大、劳资分配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问题很适时...
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就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遇。本文以劳资分配为研究议题,结合当前中国劳资分配差距过大、劳资分配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问题很适时,而且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中国劳资分配失衡的进一步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还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当前劳资分配失衡问题的改革启示,以平抑劳资分配差距和协调劳资分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
劳资
分配
失衡
收入
分配
不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新昌
皮映良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
分配
理论
收入
分配
不均衡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段以及"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分配阶段。每一阶段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都有重要突破和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经验启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切实联系中国的实际;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个人收入
分配
理论
历史进程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晓宁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途径与政策研究"(10XJY012)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培育项目(2012KJXX-41)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5JK1773)
文摘
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就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遇。本文以劳资分配为研究议题,结合当前中国劳资分配差距过大、劳资分配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问题很适时,而且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中国劳资分配失衡的进一步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还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当前劳资分配失衡问题的改革启示,以平抑劳资分配差距和协调劳资分配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
劳资
分配
失衡
收入
分配
不公
分类号
F275.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新昌
皮映良
机构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地区农村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3XKS025)。
文摘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
分配
理论
收入
分配
不均衡
共同富裕
Keywords
Marxist income distribution theory
Uneven income distribution
Common prosperity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辉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基金
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校内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的研究成果
文摘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段以及"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分配阶段。每一阶段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都有重要突破和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经验启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切实联系中国的实际;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个人收入
分配
理论
历史进程
经验启示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
李晓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张新昌
皮映良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杨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