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演进逻辑与空间批判理论的出场——从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看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
在当代中国面临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向度:一方面,马克思从历史观的高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性根基、特征和形态... 在当代中国面临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向度:一方面,马克思从历史观的高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性根基、特征和形态特别是自由主体化思想和理性批判精神做出积极肯定;另一方面,又在变革世界的实践的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提出批判现代性的解构向度,从而为后现代思想家所推崇。出场学表明,随着思想出场的现实语境和出场路径的不断变化,思想的出场形态必然发生相应改变。新旧全球化时代的大转变促使我们研究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出场形态,这就是空间生产与空间批判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 空间的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场学:场域指向、重大使命与创新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理论创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更是致力于自主重构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交往实践观之所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范式,其主要根据是,现实场域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和...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理论创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式,更是致力于自主重构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自觉。交往实践观之所以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范式,其主要根据是,现实场域指向: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和新全球化转换大局的现实场域内在本质趋势的强烈呼唤和鲜明指向;重大使命的出场路径: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观中的逻辑旨归;文明对话与融会创新:融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出场方式和出场形态的深度关联之中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当代出场的辩证循环,以自身的独特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逻辑,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出场学 21世纪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