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敏 肖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缘起,同时也为农业组织合作发展提供客观性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合作组织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的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芳霖 高乐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与改造西方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经过列宁的丰富,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新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辩证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据生产力尚未重塑的实...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与改造西方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经过列宁的丰富,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新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辩证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据生产力尚未重塑的实际,延续并改造了传统互助经济模式。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和发展策略,将合作社纳入革命序列,实现了经济与政治双重属性的有机统一,呈现出异于西方经营生产的中国化发展模式,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共生经济”的成功道路。这些成功经验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以农村合作社为抓手实现“共生治理”具有可资殷鉴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湘鄂赣根据地合作 实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探析——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于秀春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1,共1页
我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农业型国家,农村地域面积广,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属于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且有效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农业... 我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农业型国家,农村地域面积广,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属于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且有效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并且进行了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设想最早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随后,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由列宁进行了理论化和规范化,再由斯大林进行了完善,之后一直被苏联以及我国学习至今,作为发展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域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支柱型产业 农业合作理论 人口数量 实践运用 规范化 新经济政策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农业发展的当代启示——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王元钊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64-I0064,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板块,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实践起着重大指导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板块,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实践起着重大指导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研究入手,见微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国农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蕴——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存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刘显利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一书,2016年12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以史料为基准,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合作运动的生成动因、政策依据、具体操作、典型特征、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较好地例证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准确性,生动准确地体现了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中国政法大学 实证分析法 我国农业发展 理论与实践 生成动因 文献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引领农业经济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宫鹏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46-I0046,共1页
立足当代,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意义十分重要,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时代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因为该主义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杆,同时也是灵魂,只有在坚... 立足当代,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意义十分重要,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时代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因为该主义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杆,同时也是灵魂,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时代特征、各国国情紧密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做到与时俱进,继而为实践指导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一书由刘显利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经济发展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学术命题 实践指导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运用于农业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7
作者 赵黎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76-I0076,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俄国革命中由得到继承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在我国得到传播、创新与发展。经过着一系列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内涵得到了丰富与充实,使其...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俄国革命中由得到继承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在我国得到传播、创新与发展。经过着一系列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内涵得到了丰富与充实,使其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农业合作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未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相应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现代农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创新与发展 俄国革命 继承与发展 现实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社会合作理论实践在中国社会的具体化——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8
作者 易天成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6-286,共1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史,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了现代合作经济,以1844年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了莫尔、康柏内拉等学者的西方合作思想后,提出并...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史,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了现代合作经济,以1844年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了莫尔、康柏内拉等学者的西方合作思想后,提出并发展了具有鲜明政治斗争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 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 具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运用——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玉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自工业革命以来,我国农业受“现代化”的影响,生产方式、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由传统走向现代,国民经济也随之发生改变。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若想要让其发展得更加长远,就得对农业实施有效的转型,进而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 自工业革命以来,我国农业受“现代化”的影响,生产方式、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显著改变,由传统走向现代,国民经济也随之发生改变。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若想要让其发展得更加长远,就得对农业实施有效的转型,进而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及规模,但与此同时,我国始终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矛盾,在农业发展中如何选择现代化生产方式,才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方针,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另外,还能体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进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 现代农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指导方针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的重大发展
10
作者 苏东斌 《经济科学》 1983年第3期9-13,24,共6页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对广大农民采取什么态度,如何组织农民发展经济,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应该研究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拟结合当前我国以"包干到户"为主要标志的合作经... 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对广大农民采取什么态度,如何组织农民发展经济,这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应该研究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拟结合当前我国以"包干到户"为主要标志的合作经济新道路,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也无任何必要做非常详尽的具体描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社会主义条件下 农业生产责任制 重大发展 包干到户 合作经济 按劳分配 前提条件 集体所有制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权利的联合: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理论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凡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0,共9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理论既是从广阔的历史维度与方法论视角对社会革命后农业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指引,同时也融入了其对农民自身主体地位与终极命运的深度关切。农业合作体制“异化”问题根本上讲是未能从劳动者主体性立场出发明确农民...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理论既是从广阔的历史维度与方法论视角对社会革命后农业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指引,同时也融入了其对农民自身主体地位与终极命运的深度关切。农业合作体制“异化”问题根本上讲是未能从劳动者主体性立场出发明确农民在“集体”中的地位及其权利实现方式。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实践,农业劳动者“权利的联合”应当成为新时代构建农业合作组织的基础,这既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所需,同时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农业合作 权利的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与人力资本持有者合作与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理解与新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驰 金喜在 盖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配理论 人力资本 持有者 劳动力价值 合作 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与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立业 汪慎模 《江淮论坛》 1983年第2期10-18,共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光辉思想。一百多年来的斗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是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的光辉思想。一百多年来的斗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是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在革命的实践中,继续发现和发展真理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重温马克思所创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合作经济理论 联产承包责任制 科学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 指导意义 真理 农业合作经济 恩格斯 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永崧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4-41,共8页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我国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基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现,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我国广大农...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占我国农户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基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出现,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我国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 农业合作 家庭联产承包制 生产资料 新发展 家庭经营 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责任制 农村合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经济形态理论的新发展——读考茨基《土地问题》和列宁《土地问题笔记,1901-1915年》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农业经济发展 土地问题 形态理论 考茨基 19世纪中期 笔记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16
作者 刘梦茹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I0052-I0052,共1页
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是地主的私人物品,地主是农民的“上帝”,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农民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农民当家做主,农民的生活有了全新的“面貌”。宏观上看,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城乡差别显著,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 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是地主的私人物品,地主是农民的“上帝”,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农民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农民当家做主,农民的生活有了全新的“面貌”。宏观上看,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城乡差别显著,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发展过程向来艰辛;微观上看,我国农业生产还是走传统、小规模分散生产道路,这种状况对于农业实行现代机械化作业和高新技术是个极大的挑战,阻挡了现代农业发展前进的脚步。现在我国农业合作社正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要实现现代化农业的转型,需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鉴于此,由丁俊华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分社,2016年10月出版),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读者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道路,带读者领略了农业别样的风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 农业发展过程 私人物品 分散生产 城乡差别 封建社会时期 合作理论 弱势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17
作者 杨芳 《山东经济》 1992年第5期8-11,共4页
关键词 农业合作 中国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一点认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鹏飞 杨绍斌 《山东经济》 1998年第2期10-12,共3页
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一点认识陈鹏飞杨绍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合作社几乎是避而不谈,甚或“谈合色变”,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那么到底马列主义的合作理论如何,对现实还有无意义呢?本文从理论和政策方面谈点粗浅... 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一点认识陈鹏飞杨绍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合作社几乎是避而不谈,甚或“谈合色变”,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那么到底马列主义的合作理论如何,对现实还有无意义呢?本文从理论和政策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合作理论 科学性 理论研究 合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太空安全研究新范式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能武 刘杨钺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90-103,共14页
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来看,太空安全缘于各国发展太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往互动的社会实践。太空安全互动并不是单方面对国际政治施加影响的体系外变量,太空安全实践的社会过程内嵌在国际体系宏观社会进程里,共同构成了... 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来看,太空安全缘于各国发展太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往互动的社会实践。太空安全互动并不是单方面对国际政治施加影响的体系外变量,太空安全实践的社会过程内嵌在国际体系宏观社会进程里,共同构成了国际政治演化的内生动力。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集中代表者之一的太空技术以及支撑这种技术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太空安全演变中的根本性变量。"技术-权力-观念"的辩证互动蕴涵着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的内在机理,预示着太空安全持续进化到包容、普惠、和谐状态的前景。在一定利益关系基础上展开的太空主体安全互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冲突与合作的关系状态。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多样的,主要取决于由太空技术决定的体系暴力控制、政治认同增强和规范机制的内化和遵循等关键性社会条件。为此,基于"和平发展"理念的既具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太空安全研究,应跳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权力政治"思维的窠臼,努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内在逻辑与价值取向的研究体系,从而为推动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航天事业发展与太空国际合作进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太空安全 太空技术 太空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树基 《社会科学(甘肃)》 1986年第5期64-69,共6页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创造性和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这是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实践中的新发戚。
关键词 合作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 实践 农村经济体制 农村生产力发展 生产积极性 社会主义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