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性哲学——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
桑明旭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形式及其意蕴 |
李承贵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梳理原则 |
任平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走深、走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文喜访谈 |
张文喜
秦岭
|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
顾成敏
杨哲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基础问题探究 |
桁林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中人与价值关系的基本特性 |
王玥
胡海波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本体论证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再思考 |
杨耕
|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 |
袁玉立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4
|
|
1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物质”关系再思考 |
杨慧聪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民主哲学的辩证逻辑与实践路径 |
刘林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
赵梓涵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生逻辑 |
朱泽渊
庞虎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5 |
|
|
14
|
公共性真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基点 |
袁祖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义教新课标修订的现实意义 |
屈华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化学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探究——评《化学教学论》 |
马佚凡
|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文化“公共性”的诠释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 |
袁祖社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真积力久则入——评贾英健著《公共性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 |
杨亚利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公共性:在时代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解读的新视角——评《公共性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 |
史新阳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劳动与历史: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域的阐释维度 |
张桂华
金林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