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国杰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开创性贡献 |
杨宗元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科学家精神 |
何玉芳
龚凌雁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以高清海的类哲学求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荣伟杰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访英国肯特大学戴维·麦克莱伦教授 |
李义天
张霄
戴维·麦克莱伦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5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下的分裂与联合 |
李义天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6
|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
刘东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7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及其意义 |
陈爱萍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8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精神形态建构的内在逻辑 |
高广旭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3 |
2
|
|
9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范式及当代启示 |
武卉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0
|
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学术贡献——坚持集体主义的几个问题 |
李萍
童建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贡献 |
金可溪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2
|
“伦理形态”视角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建构 |
高广旭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前沿问题述评 |
王敬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评《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 |
马中柱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9 |
0 |
|
15
|
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造性探索 |
王泽应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基于CNKI数据库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献图谱分析(2000—2021) |
代清霞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2 |
0 |
|
17
|
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 |
王腾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0 |
|
18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理路 |
高国希
叶方兴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9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
唐凯麟
周强强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20
|
美好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生活化 |
肖祥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