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联合产权理论的核心 被引量:4
1
作者 钟武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81,共6页
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实际出发,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整体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要素所有者产权与知识劳动者产权的实现途径、产权制度的相对独立性、产权制度变迁的过渡形式等,... 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实际出发,联合产权理论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化的整体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要素所有者产权与知识劳动者产权的实现途径、产权制度的相对独立性、产权制度变迁的过渡形式等,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产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中国化 世界生产力 要素所有者产权 知识劳动者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2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先春 李琦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拓新与理论积淀,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围绕这一重大命题,理论界从多个维度展开的学术探讨和研究阐释,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已有研究文献分析表明,关于这一重大命题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尚在起步与破题阶段,理论研究呈现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突出问题。尝试从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主题主线、精髓要义、结构逻辑和构建要求等六个维度,研究和阐释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理意蕴,并提出整体性的构建思路与体系框架,全面提高这一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学理性,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建设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季水河 季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具有新时代品格的文艺理论范畴体系。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 中国化时代化 人民史诗 中国精神 “剧中人”和“剧作者” 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革命话语”的起源: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6
作者 王娟娟 吴汉全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现代中国“革命话语”起源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解读革命现象,在中国环境下运用阶级斗争理论进行社会革命探索的思想结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唯物史观的... 现代中国“革命话语”起源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依据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解读革命现象,在中国环境下运用阶级斗争理论进行社会革命探索的思想结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基于唯物史观的接受,在中国最早形成了关于“革命”的观念体系,这自然是以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演进状态及思想发展状况为背景的,但同时也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革命论“中国化”的主观努力,亦即具体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论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推进马克思主义革命论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革命话语”在中国的形成有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实践活动的支撑,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基本标识的同时亦不断完善其话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话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正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3,255,共12页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辩证地结合起来的创新性理论图景。这种创新性突出地表现在提出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按社会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所建立的却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家、按社会性质来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更广阔的道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
9
作者 吕文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32,共1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河海大学黄明理教授的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对此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该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视角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论自信,系统全面阐释了理论自信的依据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信仰 史论结合 理性自觉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自信 自觉与自信 积极思考 中国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国之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学主要议题
10
作者 何明 谭任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带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走强国之路,需要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向世界人民开展建设人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带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中国走强国之路,需要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向世界人民开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学术实践;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与“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学,为强国之路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强国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百年发展的历史成就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贵伦 宋明晏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3,共10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三大重要理论成果。其中有四个具体成果是带有标志性的,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的《在...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三大重要理论成果。其中有四个具体成果是带有标志性的,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三大重要理论成果及四个标志性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历史性地回答了“时代之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艺理论创新发展,促进了中国文艺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标志性成果 历史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222,共14页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 瞿秋白同志是党内较早进行法学研究与投身法制实践的重要领导人,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了开创性功绩。他一方面从社会本位、社科方法与以政统法诸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另一方面注重辨析西方资产阶级法律学说,有破有立地建构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他对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移植英美法律制度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积极推进苏式法制的中国化,制订中央苏区法律法规,为革命事业的法制化与正规化贡献良多。他致力于中国共产党人权话语原创性型塑,对中国现代早期法学的知识与话语体系的自主性建构做了许多杰出工作,为今天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贡献了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法学理论 法制移植 民权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由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党建理论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想发展史 发展历程 创新史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诠释
15
作者 高凤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9,共1页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进行时。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进行时。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使命、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品格 新诠释 时代化 理论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全面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16
作者 宋俭 范郁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以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为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围绕认识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展开的,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创力何以能转化为国际影响力
17
作者 莫凡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
原创性的理论是否天然具有影响力?答案是否定的。理论原创力是理论影响力的基础,但是,原创性的理论不能直接获得理论影响力,理论影响力本质上来源于原创力基础上的理论传播。在历史流变中考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力转化为国... 原创性的理论是否天然具有影响力?答案是否定的。理论原创力是理论影响力的基础,但是,原创性的理论不能直接获得理论影响力,理论影响力本质上来源于原创力基础上的理论传播。在历史流变中考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力转化为国际影响力的实践过程,可以将其归结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经验的原创性总结中不断增进国际关注;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发展道路的原创性探索中不断深化国际理解;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规律的原创性探究中不断获得国际认可;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复兴征程的原创性开拓中不断扩大国际影响。这一转化过程具有内在机理,其理论原创力在深刻内涵的阐释中转化为影响力,在时代难题的破解中转化为影响力,在真挚情感的沟通中转化为影响力,在生动形象的塑造中转化为影响力。基于历史考察与机理分析,可以推进相应的路径探索。一是通过中国之问的原创解答,探索以阐释中国理论为基础的影响力;二是通过世界之问的原创解答,探索以应对全球挑战为实践的影响力;三是通过人民之问的原创解答,探索以激发情感共鸣为重心的影响力;四是通过时代之问的原创解答,探索以塑造良好形象为标识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原创力 国际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和原则遵循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慧 王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要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原则的进一步深入阐发。中国化和时代化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内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辩证统一中形成了不可分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要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原则的进一步深入阐发。中国化和时代化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内涵,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辩证统一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理论创新立体格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它是对百年党史“四个历史时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度提炼,是以“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的逻辑推演,也是继续回答好新时代“四问”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领会理论创新重要意义;把握“两个结合”根本途径,以现实历史和文化根脉共同形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立足“六个坚持”科学方法,全面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论自觉、时代必然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子怡 胡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所应遵循的实践进路的前提和基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结出丰硕理论成果的关键,就在于党始终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出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检视,“开辟新境界”是顺应历史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继续“开辟新境界”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主体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语境转化;立足伟大变革,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新时代内涵;拓展世界眼光,以中国智慧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 新境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骆郁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探索与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根本方法,要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六个坚持”创新方法,还需要把根本方法和创新方法融合起来,转化为可以操作、运用的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建构、自主与开放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方法的创新运用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