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
1
作者 黄显中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共13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夺取党的事业胜利的关键先导地位;定位为党的创新理论,确立其对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流地位;定位为党的实践智慧,确立其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的核心保障地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论自觉、时代必然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子怡 胡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所应遵循的实践进路的前提和基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结出丰硕理论成果的关键,就在于党始终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出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检视,“开辟新境界”是顺应历史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继续“开辟新境界”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主体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语境转化;立足伟大变革,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新时代内涵;拓展世界眼光,以中国智慧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 境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问题——评《新媒体生态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研究》
6
作者 谭幸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 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普及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带来了历史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并基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进行中国化、时代化,就需要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关注。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在这一模式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范围、传播渠道得以扩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宣传提供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媒体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传播范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递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诠释
7
作者 高凤妮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9,共1页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进行时。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永远在进行时。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使命、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品格 诠释 时代化 理论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全面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理论标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普布次仁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这是总结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化 重大命题 中华文明 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与自信——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
9
作者 吕文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32,共1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而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就必须确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即以理性自觉为基础的自信。河海大学黄明理教授的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对此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该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视角并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来研究理论自信,系统全面阐释了理论自信的依据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信仰 史论结合 理性自觉 马克思主义理论 理论自信 自觉与自信 积极思考 中国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儒学新开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龙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5,共9页
儒学的新开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绕过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底色和个性特质。儒学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元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儒学的新开展必定... 儒学的新开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绕过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底色和个性特质。儒学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元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儒学的新开展必定要广泛吸取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优长,在综合创新中不能离开主导性的解释系统;必须正视一个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问题——儒学自身是精华与糟粕的统一体。儒学的新展开需要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让"个我"真正在当代站立起来;应当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信息社会向世界传播"和谐"理念、声音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学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欣然 林雯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动力源。面向“思”的洞见:在马克思主义“在场”与“出场”生成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感性直观与感性活动的实践唯物论中,寻找体育本体论、体育认识论、体育价值论、体育伦理学、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出场语境。寻求“在”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视角,对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还有对娱乐至死、对身体静态的反思中,寻找体育存在的哲学意义与理论路向,把握体育作为人的感性实践的生命活动。体育哲学是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感性实践”的存在论基础,从而探寻人的生命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体育哲学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基本特点及思想启示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保卫 郑权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1,共8页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基本特点及思想启示作了系统论述。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标志性理论成果;阐述了这一过程中的三个...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基本特点及思想启示作了系统论述。文章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标志性理论成果;阐述了这一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特点;论述了这些理论成果带给我们的宝贵思想启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闻观 中国化时代化 发展进程 基本特点 思想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八大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新进程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4,69,共4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并更加详尽的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同时,十八大闭幕后,习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并更加详尽的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就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同时,十八大闭幕后,习主席多次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深入地诠释了十八大思想理论,同时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必然经历一个长期和艰巨的历史过程。现主要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历史经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克祥 王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共5页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巨大发展的30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30年来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成功经验。此外,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巨大发展的30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30年来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成功经验。此外,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法宝,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实践路径,改革创新精神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期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会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 被引量:17
16
作者 田克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则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又到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从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到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三次大的转换。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主题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的实践理路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同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3,156,共11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并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路。中国早期革命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引领意...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形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并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路。中国早期革命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同时,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革命的思想引领意义。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之源,开启了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征程。伴随这一征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与现实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实践、放眼全球视野,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部推动力量予以审视,在辩证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整体格局和实践效应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域及理论向度。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独特之处在于历史实践的内在性和总体性意义。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明确新时代的发展主题,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纵深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和世界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百年进程 实践理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潜涛 潘一坡 +8 位作者 谢梦菲 蒋笃运 辛世俊 王鑫 王东虓 魏晓璐 尹红领 杨峻岭 刘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17,共26页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提出“两个结合”,科学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要求,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金钥匙”。报告还首次专章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运用“两个结合”“金钥匙”指导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本刊特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期待该专题能够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进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拔尖创人才 多维思考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境界。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系统而完整的法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法的一般性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具体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原则。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二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正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开端的阶段;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比较多曲折和挫折的阶段...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开端的阶段;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比较多曲折和挫折的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重大飞跃的阶段。梳理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