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邓小平对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良性发展机制的贡献 |
黄志高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2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以张闻天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中国化为个案分析 |
覃采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3
|
从实践需要看理论还是从理论原则看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两种思想路向 |
安启念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 |
王浩斌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10 |
1
|
|
|
5
|
试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机制 |
范丹卉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纠错机制研究 |
金光磊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7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分析 |
建新
孙堂厚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历史与现实——《生动而复杂的“具体”》简介 |
王菲菲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9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的理论必然性——从认识论角度的解读 |
曾祥云
|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系统及其历史开放性 |
金民卿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1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逻辑 |
刘希刚
郭凯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
12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以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
董德福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3
|
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 |
曾祥云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4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
郭莉
郭杰忠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5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化发展再审视 |
张学中
何汉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反思 |
王世涛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7
|
中国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检验促进作用的新认识 |
王家芳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解 |
曾祥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9
|
论早期张申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
王向清
向超
|
《湖湘论坛》
CSSCI
|
2015 |
0 |
|
|
20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
周世兴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