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8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1
作者 宋俭 范郁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以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为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围绕认识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展开的,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动力的密码——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谈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5,共5页
习近平提出的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时代之问"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回应时代问题之问,是基本问题与具体问题统一之问,也是体现三大规律之问。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 习近平提出的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时代之问"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回应时代问题之问,是基本问题与具体问题统一之问,也是体现三大规律之问。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追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驱动力量。追问也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运演轨迹,成为理论创新动力的密码,推动着理论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动力 时代之问 回溯 运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光迅 徐献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首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再次,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首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再次,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无一不是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规律,才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创新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等十大辩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方法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夏东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一条重要内在规律,它要求并规定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并坚持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 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一条重要内在规律,它要求并规定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并坚持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鉴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路径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红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7,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创造,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一是对现有理论在一定阶段上的突破或综合,是从既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创造,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一是对现有理论在一定阶段上的突破或综合,是从既定理论出发而继起的理论提升,将较低层次的理论发展为较高层次的理论。这两条路线的交纵发展,共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阶段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 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轨迹、启示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宪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6,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宏观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坚持以"老祖宗不能丢"为基础,以"关注国情、关注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宏观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坚持以"老祖宗不能丢"为基础,以"关注国情、关注时代"为原则,以"服务人民、民族复兴"为使命,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锐气进行创新。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需紧密结合时代课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理论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创新 启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基本特征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对当今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
10
作者 夏东民 陆扬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论等"一观七论"组成,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论形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统领作用。"一观七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最鲜活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旗帜问题述论——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11
作者 杨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面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关于旗帜问题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全面反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关于旗帜问题论述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高举旗帜不动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进程。认真学习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旗帜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展
12
作者 金民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1,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论断,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新发展,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探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观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群众路线 宣传思想工作 意识形态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群 孙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7,共5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建新 孙堂厚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1,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水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包括:重大突发性事件推动机制、调查研究机制、不断学习机制、党内民主机制以及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水平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包括:重大突发性事件推动机制、调查研究机制、不断学习机制、党内民主机制以及学术创新转化机制。对这些实现机制的科学把握和深入解读,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进程,也有利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进行深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玉章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求索及贡献
15
作者 黄书光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 作为资深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吴玉章在长期的本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不仅善于用革命精神引领多维办学实践的新民主主义方向,而且注重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与结合本土国情的持续探索,并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变革中的种种矛盾问题及其症结。其一生钟情办学的博大教育情怀和植根本土实际的开拓进取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人格境界和独特教育智慧,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中国化求索和探寻贴合国情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作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玉章 教育家 马克思主义 教育理论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正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3,255,共12页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在基本原理层面所展现出来的核心要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革命的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运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构建了把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辩证地结合起来的创新性理论图景。这种创新性突出地表现在提出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按社会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所建立的却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国家、按社会性质来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更广阔的道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新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先春 李琦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拓新与理论积淀,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围绕这一重大命题,理论界从多个维度展开的学术探讨和研究阐释,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已有研究文献分析表明,关于这一重大命题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尚在起步与破题阶段,理论研究呈现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突出问题。尝试从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主题主线、精髓要义、结构逻辑和构建要求等六个维度,研究和阐释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理意蕴,并提出整体性的构建思路与体系框架,全面提高这一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学理性,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建设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的中国化与时代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季水河 季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论述中提出的“人民史诗”“中国精神”“‘剧中人’和‘剧作者’”“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等时代感强、特色鲜明的文艺理论范畴,强调了以人民为本位并用史诗笔法去书写人民英雄,以中华民族培育发展起来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为核心价值观。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崭新的、具有新时代品格的文艺理论范畴体系。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范畴 中国化时代化 人民史诗 中国精神 “剧中人”和“剧作者” 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