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8
1
作者 欧晓彦 陈世润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161,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核心思想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实践发展之路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核心思想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实践发展之路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政教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2
作者 宋俭 范郁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 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为了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纵观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都是源于对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和对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理论创新都是以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为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围绕认识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展开的,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醒 张澍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价值性问题,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价值追问;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目标性问题,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面向社会、服务人民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教育,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价值性问题,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价值追问;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目标性问题,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面向社会、服务人民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既尊重历史又关注现实的能力和水平;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一致的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与国之命运休戚与共的勇气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胡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4-167,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然而,实效性不强依然是"概论"课教学的短板,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遵循信仰确立的形成路径,在方法论层面,着力从知识视点、方法视点和信仰视点这三个节点去推动"概论&qu...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然而,实效性不强依然是"概论"课教学的短板,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遵循信仰确立的形成路径,在方法论层面,着力从知识视点、方法视点和信仰视点这三个节点去推动"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与信仰体系的确立,是扭转目前教育困局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教育实效性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策略
5
作者 渠长根 郭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5,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借助大众化的过程得以发挥理论的生命力。文本,就是其存在、施力、做功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深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要借助大众化的过程得以发挥理论的生命力。文本,就是其存在、施力、做功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深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特点、传播策略,这是增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效果,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前提。相对而言,实体文本具有直观、动人的特征,而虚拟文本则具有鲜明的流动性强、信息量大等特征。它们的功能也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文本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结构主从关系论证
6
作者 吴小龙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0,104,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应用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结构和运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定位规律,它必须而且只能占领一切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关领域的理论阵地,并且建立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应用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结构和运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定位规律,它必须而且只能占领一切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关领域的理论阵地,并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学科。而不能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应用理论,反过来去修改、补充,甚至否定、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理论阵地 结构位置 定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动力的密码——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谈起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卿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5,共5页
习近平提出的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时代之问"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回应时代问题之问,是基本问题与具体问题统一之问,也是体现三大规律之问。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 习近平提出的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时代之问"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回应时代问题之问,是基本问题与具体问题统一之问,也是体现三大规律之问。从习近平的"时代之问"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追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驱动力量。追问也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运演轨迹,成为理论创新动力的密码,推动着理论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动力 时代之问 回溯 运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光迅 徐献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首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再次,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首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再次,领袖和人民群众良性互动;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无一不是遵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规律,才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创新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感建构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同:价值意蕴、逻辑理路、实践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俞科 梁玉春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7期106-123,共18页
情感是驱动认知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理论认同这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认同主体的情感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 情感是驱动认知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理论认同这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中,认同主体的情感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需要持续强化理论认同。基于情感与认识活动的协同性,在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中加强情感建构,做到“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有助于推动人民群众在情感共鸣中提升理论认同,有助于以理论的情感力量激发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体自觉、实践自觉和价值自觉,使理论更好地凝聚人心共识、汇聚实践力量、引领人民信仰,为党领导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持续注入情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建构 理论认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国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等十大辩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命名、名称演变的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明义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命名、名称演变问题中,可以总结和汲取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一般都是在主要创立者逝世后才以其名字命名,唯有毛泽东思...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命名、名称演变问题中,可以总结和汲取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一般都是在主要创立者逝世后才以其名字命名,唯有毛泽东思想是在其主要创立者健在时就用其名字命名,这是当时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2)以主要创立者名字命名党的指导思想存在正负双重效应,应注意将负效应降到最低点;(3)以主要创立者名字命名党的指导思想应切忌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4)应准确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之间的源流关系;(5)应准确把握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命名 名称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 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探讨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史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历史。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方法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红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7,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创造,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一是对现有理论在一定阶段上的突破或综合,是从既定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和理论创造,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一是对现有理论在一定阶段上的突破或综合,是从既定理论出发而继起的理论提升,将较低层次的理论发展为较高层次的理论。这两条路线的交纵发展,共同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阶段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 创新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东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一条重要内在规律,它要求并规定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并坚持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 借鉴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一条重要内在规律,它要求并规定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中要善于借鉴国外一切有益的理论成果,并坚持将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新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鉴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邸敏学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效果,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把握其精髓;宣传理论,让广大群众掌握;科学决策,体现理论服务人民的本质;党的干部率先垂范,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唯其如此,人民群众才能认可、接受、信服这个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成果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轨迹、启示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宪霞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6,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宏观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坚持以"老祖宗不能丢"为基础,以"关注国情、关注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历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宏观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推进给我们以深刻启示:要坚持以"老祖宗不能丢"为基础,以"关注国情、关注时代"为原则,以"服务人民、民族复兴"为使命,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锐气进行创新。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需紧密结合时代课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理论创新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理论创新 启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向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24-328,371,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而且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哲学基础、根本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有...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不仅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而且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哲学基础、根本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有着党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认识更加深刻、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抗日战争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丰富的斗争实践等时代和社会历史背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仇小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5,共3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于具体实践的客观必然,是以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的经典诠释: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用于具体实践的客观必然,是以世界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经典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基本特征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围绕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相继创立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对当今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
20
作者 夏东民 陆扬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最新成果。它主要由科学发展观、执政党建设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创新型国家建设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论等"一观七论"组成,科学发展观在这一理论形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统领作用。"一观七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最鲜活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