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影响 |
吴茜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
俞良早
|
《东南学术》
|
2003 |
8
|
|
3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 |
陈国新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4
|
如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王峰明同志同我们的分歧 |
荣兆梓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5
|
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智慧——基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考察 |
郭树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
赵英琦
|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
陈谦(整理)
张志杰(整理)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正本清源——基于马列著作的文本学考察 |
李文才
潘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总体性”视野及其理论启示 |
营立成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出发点——兼驳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 |
俞良早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1
|
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臻于成熟——列宁东方社会理论的地位 |
俞良早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2
|
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
王向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
陆轶之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5
|
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构想──兼对一些理论观点的辨析 |
郑吉伟
方远明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1
|
|
16
|
研讨东方社会理论 总结东方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东方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综 |
俞良早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 |
陈纯柱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8
|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张泽凝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
姬哲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20
|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杨谦
邵新顺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