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再思考 |
杨耕
李雅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2
|
近三十年来我国“理论东方学”的主流形态——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
王向远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略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贡献 |
薛安泰
|
《湖湘论坛》
|
1995 |
1
|
|
4
|
试论“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契合 |
夏银平
|
《理论月刊》
|
2003 |
1
|
|
5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启示 |
郑曙村
乔田田
|
《湖湘论坛》
|
2011 |
0 |
|
6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
解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7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视域下中国道路探析 |
杨彦京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8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改革 |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9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探索 |
傅永军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0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开放范畴 |
李广增
赵君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0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拓展─—《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析要 |
向春阶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12
|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兼与几种流行观点商榷 |
杨筱刚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3
|
邓小平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发展 |
曹玉华
符礼建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4
|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启示 |
赵立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15
|
试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历史命运的影响 |
吴茜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
徐学庆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7
|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 |
李荣兴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4 |
0 |
|
18
|
马克思的规律实现观点及其东方社会理论 |
邹季荣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3 |
0 |
|
19
|
马克思论中国 |
郑祖铤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2
|
|
20
|
资本与社会和谐——访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承叔 |
孙民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