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与升华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晓男 颜雨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理想归宿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运用历史思维在洞察人类历史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厘清历史大势,结合实际、科学审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美丽世界的系列实践方略,是在主体、思维、实践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拓展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践行路径
2
作者 刘一凡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9,共7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逻辑机理和根本指向两个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现实的回应和观照,是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而提出的新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只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逻辑机理和根本指向两个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现实的回应和观照,是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而提出的新理念: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只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现代性问题的挑战,必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中国主体性坐标的位移,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中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歧见导致的“信任赤字”,西方霸权话语及强权政治催生的“和平赤字”,全球性问题凸显催生的“治理赤字”,传统国际社会零和博弈、“赢家通吃”发展观催生的“发展赤字”。为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建立平等协商、合作发展的政治关系,共构普遍安全、公道正义的稳定格局,倡导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搭建开放包容、形式多样的文化桥梁,构筑清洁美丽、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现代化的变革转向:从资本到人本 被引量:3
3
作者 乔玉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3,共9页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 现代化描绘的是现代社会逐步建构和现代意义之人逐渐生成的壮丽画卷。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现代化诞生于民族区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它立足于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物质生产实践,追求着人的自身解放。在世界历史初期,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解放,极大地推动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然而,随着世界历史深入发展,资本逻辑的内在否定性逐渐凸显,其主导的现代化已达到自身内在张力的极限。因此,现代化的主导逻辑亟需变革与转向,以克服资本的内生性矛盾,满足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是现代化主导逻辑从资本向人本转变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广大落后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人类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时代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逻辑 人本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田鹏颖 张晋铭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9,共12页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下构建超阶级、超国家和超民族人类价值的总布局总路径。因此全面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以此为角度加以切入,我们才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备系统整体的考量,才能在国际国内实践中自觉贯彻习近平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想要中国建设成何种世界"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习近平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印度个案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敬东 王淑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 马克思对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的印度给予了特别关注,写下了大量关于印度历史命运的时评。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命运,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典型个案。关于西方现代大工业破坏和重建东方传统社会结构,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与伦理之内在冲突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关于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的考察中得到了深刻体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解放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深刻地体现在关于印度问题的研究和阐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英国 印度 破坏 重建 双重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中国道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天勇 戚甜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7,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提出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的科学论断。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时代场域,这是中国道路生发的土壤,也是把握中国道路的底板。世界历史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决定了中国道路要超越传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框架,建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新架构,就必须辩证地对待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道路 场域 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兼论马克思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 被引量:6
7
作者 叶险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9,共6页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西方中心论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 欧洲中心论 批判与继承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哲学回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敬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共11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实际进程、总体背景和基本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和研究世界历史时代的哲学变革所应当依据的一个基本的解释框架。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深入解读、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哲学范式和解释框架,把中国近代哲学的演进过程作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之哲学回应的一个典型案例,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也是深入考察中国近代哲学的一个独特而有益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回应 解释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双主线、多支线的中国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欣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10,127,共11页
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和学术趋势,促使笔者重新思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历史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即考虑将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构建一种包括双主线、多支线在内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双主线是纵... 全球化时代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和学术趋势,促使笔者重新思考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历史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即考虑将中国世界史理论体系建设这个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和细化,构建一种包括双主线、多支线在内的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双主线是纵向的生产主线与横向的交往主线。多支线是构成或依附于两条主线的不同领域及不同层次的细节线索,包括跨文化贸易、环境变化、物种传播、疾病传染、移民、战争、殖民主义扩张、帝国主义侵略、宗教传播、文化交流,等等。世界历史就是在双主线与多支线所体现出的各种动力的交互推动下演进的。这个编撰线索体系本身是历史发展合力的具体反映,需要不断在实证研究中检验和充实,同时也成为进一步的宏观理论构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线 多支线 世界史编撰线索体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 全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大学排行榜背景下大学的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破解逻辑与思路——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连锋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
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下,出现了大学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这其实是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困境的具体体现。需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探寻困境破解的逻辑,渗透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过程思想具有破解困境的... 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下,出现了大学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这其实是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困境的具体体现。需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探寻困境破解的逻辑,渗透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过程思想具有破解困境的重要方法论意义。进一步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历史方位,可以认为:民族文化特色仍然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国际性完全代替民族文化性的观点不适宜。破解大学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需要:正视差距,坚持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从社会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发展功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标准制定,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评价 国际性 文化价值特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书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4,共2页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必然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这一理论。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首先表现在重新认识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这三个方面;其次,这种继承、丰富和拓展还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同世界各国交往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继承与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旨趣
12
作者 姜晶花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7,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自觉到全球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的存在;表明了马克思通过揭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揭露了资本扩张式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分析了全球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确证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上首先自觉到全球化作为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的存在;表明了马克思通过揭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揭露了资本扩张式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分析了全球化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进而科学地描绘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共产主义。它开启了人类真正认识全球化的帷幕,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全球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扩张式全球化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们把握全球化的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宏斌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2,共3页
人类发展是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这一过程在当代表现为全球化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把握和参与全球化,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全球化 把握与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历史意义——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许士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
作为历史的运动、人的解放、资本主义批判和共产主义构想辩证统一“内容的系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必然,也是世界历史由“霸权主义世界秩序”向“新... 作为历史的运动、人的解放、资本主义批判和共产主义构想辩证统一“内容的系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必然,也是世界历史由“霸权主义世界秩序”向“新时代世界秩序”转换的时代呼唤,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逻辑和新时代社会发展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中国创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智慧”,是世界历史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阶段,具有理论继承和实践创新的双重特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历史意义在于为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道路提供了新选择,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则在于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转变,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中国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武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8,共17页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够获得一种超越传统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及超越“刺激—反应论”“传统/现代二元论”“帝国主义论”等既有解释模式的新阐释视角,而且可以深刻揭示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审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能够获得一种超越传统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以及超越“刺激—反应论”“传统/现代二元论”“帝国主义论”等既有解释模式的新阐释视角,而且可以深刻揭示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科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动和推进路径。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内,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动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创造”、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等历时态梳理得到精进把握,其推进路径则可经由学术论断层面的“宏大历史叙事”得以结构性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中国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 历史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30-36,共7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杨耕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内在意义,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杨耕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某个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内在意义,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命运就是如此。这一理论产生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历史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邓小平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
17
作者 郝永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郝永平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并一直贯穿于后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说,是从宏观上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总体性思想。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析要郝永平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提出并一直贯穿于后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说,是从宏观上探索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个总体性思想。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批判地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东方社会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 世界历史民族 黑格尔 世界精神 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进程 民族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教育史研究体系构建
18
作者 周洪宇 周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年第11期86-96,共11页
当前我国教育史学界面临全球视野缺失的困境,亟须实现从民族国家叙事向全球史范式的转型。这一转型以批判性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全球教育叙事和积极建构中国主体性话语为双重路径。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本文剖析了... 当前我国教育史学界面临全球视野缺失的困境,亟须实现从民族国家叙事向全球史范式的转型。这一转型以批判性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全球教育叙事和积极建构中国主体性话语为双重路径。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本文剖析了西方全球教育叙事的理论局限:在认识论层面,未能揭示教育全球化的物质生产基础及其阶级性;在方法论层面,忽视了生产力革命与交往革命的辩证统一对教育全球化的历史塑造;在价值论层面,其提倡的“普遍主义”叙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建构。针对这些理论缺陷,我们构建了以“生产力-交往”辩证关系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将全球教育史置于生产体系与交流互鉴的双重维度中进行考察,并由此构建了体现中国立场的全球教育史观,以助力推动全球教育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建设,重构全球教育史的话语权力格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教育治理提供历史参照和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全球教育史 教育全球化 中国教育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9
作者 郑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0-24,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发展道路 东方社会 跨越资本主义 俄国农村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系统化——读《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
20
作者 赵家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当今世界历史的复杂格局和演变趋势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深层冲击着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方法论上充分地暴露出人们在认识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因此,直到近年来,学术界似... 当今世界历史的复杂格局和演变趋势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深层冲击着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方法论上充分地暴露出人们在认识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念。因此,直到近年来,学术界似乎才普遍地意识到: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化 人类学研究 民族间关系 当代社会主义 演变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