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命表现”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郗戈 陈洪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1,共8页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 “生命表现”思想揭示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对现有阐释模式的反思,因此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马克思的“生命表现”思想在综合吸收浪漫主义对感性丰富性的强调、对人性圆融整全的追求与反思启蒙现代性的哲学主题的同时,扬弃了浪漫主义的非现实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生命表现”思想显露出的克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所导致的人的分裂对立、复归个人生命总体性的内在逻辑,同构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及其扬弃的逻辑思路,深刻切中马克思克服现代性分裂的问题意识。在这一问题意识下,“生命表现”思想在与黑格尔的绝对思辨和费尔巴哈的感性有限性进行理论对话的过程中,呈现出错杂的理论图景,促使马克思意识到“生命表现”思想的内在逻辑困难。对“生命表现”思想的探析,既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丰富层次与内涵,也突出了认真考察马克思思想中各种理论倾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现”思想 浪漫主义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现代性分裂 思想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生态阐释: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悦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生态向度,在审美发生、审美过程、审美理想方面形成了对美的问题的深刻阐释。在生态视野下,人的美感生发于人面向自然的实践活动,并孕育在人化自然当中。在此基础上,人作为审美主体,以生命共同...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生态向度,在审美发生、审美过程、审美理想方面形成了对美的问题的深刻阐释。在生态视野下,人的美感生发于人面向自然的实践活动,并孕育在人化自然当中。在此基础上,人作为审美主体,以生命共同体为审美对象,通过在生态世界里能动地审美参与,建构起了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统一的审美标准,由此形成了生态世界中的审美活动过程。最终,通向以人的解放为基础,追求实现生态世界总体性解放的审美理想。可以说,马克思对美的生态阐释,为生态美学在美学当中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支持,拓展了美学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有力地挖掘了审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美学 审美发生 审美过程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发轫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东启 周景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学 自然界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态危机 人的本质 手稿》 价值选择 人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理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兴国 郑雪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7,27,共8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按着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的逻辑理路展开,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核心、以"三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样理解马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按着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的逻辑理路展开,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核心、以"三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样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发展思想的源头和实质;才能确实澄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理解上的种种误读;才能继续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性理论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生态解读 被引量:7
5
作者 钱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理论,也是他向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转变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一理论视域下,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的异化以及扬弃异... 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础理论,也是他向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转变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一理论视域下,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的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等问题的阐述,充分显示其思想理论的生态意蕴。对于当下处于生态危机下的人们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对象性 生态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考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国聘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人道主义 马克思 《1884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环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实践生存论视阈的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栾亚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共3页
马克思从实践生存论视阈对生态自然观做出高度澄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自然观,开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径,迄今仍闪烁惊人的智慧之光。当前,重温马克思这一著作中的深邃论述和远见卓识,不仅有利于领会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而... 马克思从实践生存论视阈对生态自然观做出高度澄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自然观,开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径,迄今仍闪烁惊人的智慧之光。当前,重温马克思这一著作中的深邃论述和远见卓识,不仅有利于领会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走出生存困境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自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诠 被引量:2
8
作者 何中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5,共16页
在马克思思想演变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里程碑地位,它既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又是马克思思想演变关键期的一个重要拐点。《手稿》的写作表明,马克思的理论触角伸向了经济学领域,这一转向是由马克思遇到的“... 在马克思思想演变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里程碑地位,它既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又是马克思思想演变关键期的一个重要拐点。《手稿》的写作表明,马克思的理论触角伸向了经济学领域,这一转向是由马克思遇到的“物质利益”难题、他所发现并揭示的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宗教批判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解构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修辞的政治经济学等因素促成和要求的。从“实践”出发、以人的“自由”为归宿,构成《手稿》的基本旨趣。《手稿》的内涵极其丰富,但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主要在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初创、“劳动异化”及其历史地扬弃的实践性的阐释、共产主义及其实践唯物主义性质的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唯物主义 自由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异化与发展及其辩证关系——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戴安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意义,这一范畴对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异化问题是发展问题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二者的辩证关系在于,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而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然被发展... 马克思使用异化范畴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意义,这一范畴对马克思后来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异化问题是发展问题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二者的辩证关系在于,异化作为发展的特定环节有其必然性,而异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决定了它必然被发展所扬弃。弄清异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就是要用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规范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理论 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维度及当代意蕴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成全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8,共10页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新唯物论"思想所蕴涵的评判"万物"的两个维度——客体与主体、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利与义的关系;其次,以此为依据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进行了解读。认为,马克思当时总是以一定的哲学... 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新唯物论"思想所蕴涵的评判"万物"的两个维度——客体与主体、科学与人文、功利与超功利、利与义的关系;其次,以此为依据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进行了解读。认为,马克思当时总是以一定的哲学为指导,通过经济学这一科学途径,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从而设想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其中还论述了马克思"两个维度"的思想在当代的重要意义,以及要从这"两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客体与主体 科学与人文 功利与超功利 利与义 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归于学”——近30年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反思
11
作者 彭松乔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6,共6页
作为历史转折时期重要的思想资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近30年来文艺理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时期以来几次重大的文艺理论论争都与《手稿》密切相关。总的说来,马克思《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呈现出"术归于学&q... 作为历史转折时期重要的思想资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我国近30年来文艺理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时期以来几次重大的文艺理论论争都与《手稿》密切相关。总的说来,马克思《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呈现出"术归于学"的趋势,话语权力交锋的姿态逐渐被学理探讨所取代,但这一"术归于学"过程中所隐含的问题域错位及对问题域复杂性把握现象不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未来发展,必须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营养的同时,厘清它所指涉的问题域,创新理论生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国文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道德批判
12
作者 胡为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8,共9页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贯穿着道德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学的目的会造成大多数人遭受痛苦、不幸福,它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贯穿着道德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针对国民经济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学的目的会造成大多数人遭受痛苦、不幸福,它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把工人的需要维持在其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这种最低程度。土地所有者寡廉鲜耻、无法无天,资本家贪婪成性、见钱眼开。私有制制造出无限制和无节制的消费,而消费不平等一方面是需要的资料精致化,另一方面是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国民经济学家要把人的一切变成可以出卖的,它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着道德规律.货币及货币持有者是个性的普遍颠倒,并且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所以,工人应从异化劳动和奴役关系中得到解放,这种解放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同时,马克思试图揭示道德与生产的內在联系,他认为国家、法、道德等等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道德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目的论困局
13
作者 潘中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2,共8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目的论的历史哲学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但最终陷入到了理论的困局之中。这一困局集中表现在看似离题的关于世界是否被创造的讨论中。马克思随后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也是企图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目的论的历史哲学论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但最终陷入到了理论的困局之中。这一困局集中表现在看似离题的关于世界是否被创造的讨论中。马克思随后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也是企图突破困局的一种尝试,但并不成功。这些都说明,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不能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目的论 世界历史 社会主义 必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受动性──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4
作者 辛世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2-47,共6页
论人的受动性──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辛世俊(郑州大学)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的特性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在看到马... 论人的受动性──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辛世俊(郑州大学)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的特性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在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能动性思想的同时,也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读马克思 受动性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 自然界 人的本质 自然存在物 人的能动性 黑格尔 人的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艺术史阐释
15
作者 黄力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8,共10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形成、内涵与外延的科学体系。对于马克思粗线条地构建的这个模型,必须进行艺术史细节的填充。原始时期的石器,演绎出人与自然的初级互构关系:石头是...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形成、内涵与外延的科学体系。对于马克思粗线条地构建的这个模型,必须进行艺术史细节的填充。原始时期的石器,演绎出人与自然的初级互构关系:石头是客观的物质,意味着自然对人的优先性,即自然构建人;但作为工具的石头是被改造过的自然物,意味着人构建自然。这个互构过程导致审美意识的发生。艺术史上突出的现象是,各类艺术都热衷于再现大自然的美。作为人所创造出来的大自然,不同于原生态的大自然,处处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人类为什么需要一个被创造出来的自然?人需要在这个“自然”中认识自己的本质力量之所在。由于原生态的自然与审美化的自然并存,一方面,人们依然会直接面对大自然,另一方面,人们接受了前人所创造的关于自然美的艺术品,在内心深处潜藏、积淀着审美所创造之自然,使眼前之自然与心中之审美自然进行互动,以此充实和丰富人类情感,提升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艺术史 本质力量对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济逻辑评述
16
作者 龚宸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它既保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印痕,又清晰显现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最初的理解与批判。其中,马克思在复述国民经济学的现象性理论的同时,利用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抓住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它既保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印痕,又清晰显现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最初的理解与批判。其中,马克思在复述国民经济学的现象性理论的同时,利用国民经济学的概念抓住了国民经济学逻辑矛盾,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资本等关键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其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解读,确证了现实经济关系不平等与资本主义制度表面规律的分歧,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学的逻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经济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好生活观 被引量:18
17
作者 于春玲 曾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4,共7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具有丰富生活哲学意蕴的著作中,马克思对人类美好生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构建。马克思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构建了包括“以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解,精神生活多样化且不...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具有丰富生活哲学意蕴的著作中,马克思对人类美好生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构建。马克思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构建了包括“以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解,精神生活多样化且不断被满足”条件在内的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揭示了美好生活的现实制约因素即资本统治下“劳动幸福”的丧失、异化劳动所导致的社会关系对抗、私有财产制约下人的片面发展,指明了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即摆脱资本束缚、扬弃异化劳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管窥
18
作者 梅华 刘志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共产主义,它是对群体生命即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天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 生命活动 物质性的生命 精神性的生命 个体生命 群体生命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琛 林建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人的和谐思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人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人的和谐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实现和谐的前提和条件等。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和谐思想,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 人的和谐思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人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人的和谐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实现和谐的前提和条件等。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和谐思想,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和谐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女性观透视
20
作者 段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11,共4页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女性问题的观点鲜有人专门探讨,本文试就《手稿》中马克思的女性观进行探讨,发掘马克思对于女性问题观点的同时,也思考马克思女性观的积极意义以及局限性。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女性观 内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