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颜鹏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1,共5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以及该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绽露的关于狭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的探索,为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以及该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所绽露的关于狭义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的探索,为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提供了富于启迪的思路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总体及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形态条件下的"变形的商品"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或元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 逻辑起点 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究竟是什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变秀 王峰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3,1,共8页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资本(家)之为"资本(家)"的基本内涵是:(1)只要是资本,就必然会追求"价值增殖",即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创造,价值增殖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容,也是资本家阶级的主观目... 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资本(家)之为"资本(家)"的基本内涵是:(1)只要是资本,就必然会追求"价值增殖",即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创造,价值增殖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内容,也是资本家阶级的主观目的和动机。(2)资本要实现价值增殖,就必须有"雇佣劳动"存在,就必须与工人发生"雇佣关系"。没有雇佣劳动和雇佣关系,只会发生单纯的货币量的增加,绝不会发生价值增殖。(3)雇佣劳动体现的是"死劳动"对"活劳动"或者说"物"对"人"的一种单向度的和不平等的支配权,与分工和协作的"劳动关系"或"技术关系"不同,这种支配权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价值增殖 雇佣劳动 马克思 《资本论》及其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范畴的积极效应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海涛 谢然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6,共5页
协作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经济范畴。深入考察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尤其是其《资本论》及其手稿,不难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完成了其协作思想的理论表达,特别是协作范畴的界定、协作的积极社会... 协作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经济范畴。深入考察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尤其是其《资本论》及其手稿,不难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完成了其协作思想的理论表达,特别是协作范畴的界定、协作的积极社会效应、协作中掩藏着的剥削等问题都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得到了本真的展示。深入马克思的文本世界来把握其协作思想,既能从理论上将这一思想清晰地展示出来,又可借助这一思想完成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 分工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的普照之光—自主劳动——读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札记
4
作者 朱玲 巫继学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3年第5期19-23,共5页
每一种社会的经济体系中,都有其占统治地位的范畴。这一范畴,是该社会经济的普照之光;这一普照之光,使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着上特定的色彩。那末,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范畴?认真探索这一问题,对子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经... 每一种社会的经济体系中,都有其占统治地位的范畴。这一范畴,是该社会经济的普照之光;这一普照之光,使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着上特定的色彩。那末,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范畴?认真探索这一问题,对子真正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劳动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马克思 劳动者 《资本论》第3卷 经济范畴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与劳动关系 经济权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结合劳动”概念的方法论探析——以《资本论》及手稿为中心
5
作者 余慧君 林密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结合劳动”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劳动的重要概念,旨在揭示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在《资本论》及手稿中,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否定资本主义永恒论,阐明结合劳动的历史前提与独特性。针对资产阶级劳动观的形而上学逻辑,... “结合劳动”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劳动的重要概念,旨在揭示劳动与资本的矛盾关系。在《资本论》及手稿中,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观,否定资本主义永恒论,阐明结合劳动的历史前提与独特性。针对资产阶级劳动观的形而上学逻辑,马克思基于结合劳动社会化进程,阐释其社会总体性;针对其实证主义路径及辩护倾向,立足历史辩证法,点明无产阶级的主体能动性。通过一系列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构建起结合劳动的科学分析架构,形成了劳动历史性、社会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研究理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深入阐释“结合劳动”概念的社会历史性内涵与逻辑理路,对深化当代数字劳动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劳动” 《资本论》及手稿 历史性 社会性 主体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资本论》及手稿部分编译进展——以第39卷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洋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资本论》及手稿在中国的编译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片断译介到全三卷定型,从主要依据苏联版本到主要依据历史考证版本,从依赖某种版本到参考手稿图片的发展过程。经典著作编译者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争取充分... 《资本论》及手稿在中国的编译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片断译介到全三卷定型,从主要依据苏联版本到主要依据历史考证版本,从依赖某种版本到参考手稿图片的发展过程。经典著作编译者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争取充分掌握历史资料,深入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不断推出质量更高、更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编译作品。目前这种努力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中,《资本论》及手稿是这个版本的第二部分。最近出版的《马恩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9卷,即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主要手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资本论》及手稿编译工作近年来的新成绩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及手稿 编译 进展 第39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视域下人的技术化生存——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千祝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2,196,197,共12页
“人的技术化生存”是指人通过并依赖“现代技术”来实现包括物质、精神生产生活在内的全部现实活动,现代技术因而成为人生存的条件、人需要的前提乃至人发展的界限。马克思《资本论》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的技术化生存的两个... “人的技术化生存”是指人通过并依赖“现代技术”来实现包括物质、精神生产生活在内的全部现实活动,现代技术因而成为人生存的条件、人需要的前提乃至人发展的界限。马克思《资本论》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中,揭示了人的技术化生存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机器体系的资本主义应用塑造了人的技术化身体,建构了技术化生存的具身前提;工厂制度进一步使人成为技术化的主体——一种体现资本主体性的无主体性的主体。和既有技术批判的传统研究进路相比,《资本论》在技术化生存问题的阐述上具有范式地位。人的技术化生存是《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内涵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马克思 《资本论 人的技术化生存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蔽“抽象统治”:《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系统性批判
8
作者 胡芳 杨月荣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解蔽“抽象统治”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新特征的卓越揭示,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西方学者对抽象统治批判理论的形而上学式解读,难免因片面性而产生误解,亟需正本清源。事实上,马克思从“叙事内核—... 解蔽“抽象统治”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新特征的卓越揭示,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西方学者对抽象统治批判理论的形而上学式解读,难免因片面性而产生误解,亟需正本清源。事实上,马克思从“叙事内核—叙事形式—叙事逻辑—叙事内容”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形成对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统治的系统性批判。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现代社会所形成的抽象统治,不是从意识到物化的演进过程,而是作为“普照之光”的资本权力之“物”被赋予某种超凡意念之后,回到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形成被“物神化”统治“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破除《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人与人的关系,就要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进行彻底批判。随着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抽象性更加凸显,重释马克思抽象统治批判理论对于认识当今新帝国主义霸权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有着重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统治 马克思 《资本论》及其手稿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之诠释学考察:从马克思与莎士比亚的互文谈起
9
作者 范跃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4,共9页
在文学研究中,批评家们阐释马克思著作和莎士比亚作品互文的工作已经进行了150多年。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引用莎士比亚经典的现象,仍然是一个被持续探讨的议题。通过悖论以及反转两个维度对《资本论》和莎士比亚戏剧进行哲学诠... 在文学研究中,批评家们阐释马克思著作和莎士比亚作品互文的工作已经进行了150多年。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引用莎士比亚经典的现象,仍然是一个被持续探讨的议题。通过悖论以及反转两个维度对《资本论》和莎士比亚戏剧进行哲学诠释重构,读者得以窥见莎士比亚经典所蕴藏的时代精神内涵之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启示。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研习化用绝不只是出于丰富表达、美化文风的单纯修辞学考虑,更重要的是,《资本论》与莎士比亚的视域融合内在地促进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与理论建构,使文学彰显出来的真理性拓展到经济哲学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莎士比亚 诠释学 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重读《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新领悟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家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9,共13页
中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把二者对立起来,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有人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说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作用上是互补的。但争论双方... 中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把二者对立起来,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有人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说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作用上是互补的。但争论双方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没有按照资本的逻辑和历史解读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按照资本的逻辑和历史,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提出的逻辑考察、人的依赖性社会的特点及其解体过程、物的依赖性社会的实质及其拜物教性质、物的依赖性社会为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创造条件、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的特点及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五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特点和实质。由此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存在差别,但二者又具有一致性、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资本逻辑 《资本论》及其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剥削观的“方法论”基础——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阐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变秀 王峰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4,共12页
从《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把握马克思的剥削观,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抽象"的科学方法。在本质抽象层面,剥削是基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非劳动者"阶级对"劳动者"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在现... 从《资本论》及其手稿来看,把握马克思的剥削观,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抽象"的科学方法。在本质抽象层面,剥削是基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垄断,"非劳动者"阶级对"劳动者"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在现象具体层面,不仅剩余劳动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实现对剩余劳动无偿占有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不仅各个阶级本身的存在形式在变化,而且各个人的阶级归属和社会地位也在变化;任何形式的阶级剥削,都既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同时又具有暂时性和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观 方法论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费尔巴哈到黑格尔:《巴黎手稿》中青年马克思异化构型的塑形与转向
12
作者 宋惠芳 秦桐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5,共11页
在《巴黎手稿》的国民经济学话语场境中,马克思激活了自主性批判理论实践,动态地塑形了非同一性的异化构型。始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笔记本Ⅰ》,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单个人—类本质”二元对立式异化构型内提出了异化劳动;经... 在《巴黎手稿》的国民经济学话语场境中,马克思激活了自主性批判理论实践,动态地塑形了非同一性的异化构型。始发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笔记本Ⅰ》,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单个人—类本质”二元对立式异化构型内提出了异化劳动;经由《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对作为交往媒介的货币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突破了此前的单个人视野,生成了对凸显社会关系的交往异化的思考;最终,在《笔记本Ⅲ》中,通过对《精神现象学》的主体颠倒和批判性折返,马克思在人学现象学基础上接纳了黑格尔的异化辩证法构型,从而建构了作为解放理想的“共产主义”。通过文献考古学和文本思想史双重学术尺度回到《巴黎手稿》文本群中的复杂思想实验,厘清异化构型转向的发生地平和逻辑界限,有助于理解青年马克思哲学思考的原像及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异化构型 马克思 费尔巴哈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海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1-690,共10页
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研究 ,在方法上必须强调“过程”和“结构”两个关键词。“过程”展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结构”是可分为对象的结构、思想思维的结构及其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编排顺序的结构。根据这一方法 ,马克... 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历程的研究 ,在方法上必须强调“过程”和“结构”两个关键词。“过程”展示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结构”是可分为对象的结构、思想思维的结构及其政治经济学理论著作编排顺序的结构。根据这一方法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 ,按其创作的年代 ,可分为以现实批判为主的创作前期、以理论体系批判为主的创作中期和创作后期三个时期。可以说 ,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是全面理解《资本论》的重要的理论档案。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 ,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学手稿 过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克思异化思想发展的考察——《手稿》、《形态》和《资本论》中异化思想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国勋 魏中军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3期5-15,共11页
异化问题,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众说纷纭,非常活跃。产生异化的根源是什么?消灭异化的途径何在?异化是永存的,还是只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暂时现象?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地位?怎么认识和消灭社会主义社会的... 异化问题,国内外都在热烈讨论。众说纷纭,非常活跃。产生异化的根源是什么?消灭异化的途径何在?异化是永存的,还是只存在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暂时现象?怎样认识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地位?怎么认识和消灭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刊特为此开辟《异化争鸣》专栏,为各家见解提供争鸣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劳动异化 人与人 马克思主义 自我意识 理论意义 社会生活 相互作用 人性异化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雏形中的科学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删除——马克思《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一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202,共20页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性目的,也是不断驱动它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必然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原料和生产资料都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通过价值转移...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关键性目的,也是不断驱动它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必然是这一生产过程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原料和生产资料都不会自己发生改变,通过价值转移和补偿,在商品中仍然是一个不变量,价值增殖中唯一的变量来自工人的活劳动,并且,当它使用生产资料改变原料的活动发生之后,活劳动本身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已经包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关系颠倒,如同人创造了上帝,却自己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一样,明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产品,可是它实际发生了产品反过来支配和统治工人的创造性主体与被创造物客体的关系颠倒。这正是敌我性的劳动关系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劳动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与法文版《资本论》
16
作者 +1 位作者 程雨凡(译) 张凤凤(校)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法国出版了3种著作,其中收录了新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与法文版《资本论》出版商拉沙特尔之间的通信、法文版《资本论》的出版合同以及其他一些书信和文献。本文以这批新文献为基础介绍了出版合同的主要内容,法...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法国出版了3种著作,其中收录了新发现的马克思恩格斯与法文版《资本论》出版商拉沙特尔之间的通信、法文版《资本论》的出版合同以及其他一些书信和文献。本文以这批新文献为基础介绍了出版合同的主要内容,法文版《资本论》的装帧、出版形式、出版经过和参与人员等。本文还根据新发现的书信还原了刊印马克思肖像和亲笔信的经过,对MEGA~2第II部分第7卷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做了进一步补充,尤其是排印和审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一些重要的时间点。文章最后还介绍了这批珍贵文献的来源和其中一些书信的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法文版《资本论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雏形——《资本论》第一手稿的理论意义新开掘
17
作者 王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41,共4页
面对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应当给出自己的回答。在《资本论》第一手稿创作过程中,马克思在分析1857年世界经济的普遍危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危机理论的雏形。这一危机理论雏形有六个层面,包括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危机和比例失... 面对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应当给出自己的回答。在《资本论》第一手稿创作过程中,马克思在分析1857年世界经济的普遍危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危机理论的雏形。这一危机理论雏形有六个层面,包括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危机和比例失调的关系、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导致危机的四大矛盾以及作为危机深层次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我们应当从手稿出发,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并且作出新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第一手稿 危机论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科学路径——以《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为基础
18
作者 唐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8,共10页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解读者将其视为一部对资本主义进行外在道德批判的著作,以斯密-黑格尔劳动观为基础的理论参与派试图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个人实践相结合。他们的论证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马克...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解读者将其视为一部对资本主义进行外在道德批判的著作,以斯密-黑格尔劳动观为基础的理论参与派试图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个人实践相结合。他们的论证焦点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既不是价值批判,也不是社会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规范基础不是自我决定的,它的现实基础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通过对非历史性的物化意识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将历史认识与历史实践统一起来。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科学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 《资本论 历史内在矛盾 历史发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6年危机笔记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探赜
19
作者 代利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177,共11页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因关涉对金融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成为当代重要学术议题。斯威齐继承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的研究,采用“连续渐进方法”诠释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分离机制,但忽视了虚拟资本形成的过程性及其自身体系性特征。当代新黑格...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因关涉对金融资本主义的批判而成为当代重要学术议题。斯威齐继承希法亭关于金融资本的研究,采用“连续渐进方法”诠释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分离机制,但忽视了虚拟资本形成的过程性及其自身体系性特征。当代新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将虚拟资本定义为对“未来收入流”的索取权与真正的“非存在”,给出了更具黑格尔体系辩证法意味的诠释,与传统的解读方式形成对峙。为解决虚拟资本诠释难题,需要回到MEGAⅡ文本,探赜大量论及虚拟资本的马克思1866年危机笔记。通过危机透视方法,深入理解虚拟资本的实质与运行机制,为驾驭“金融资本”提供一种更具“中庸”和辩证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虚拟资本 金融资本 经济危机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中的“舒尔茨因素”探析——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考察
20
作者 邵宇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124,共9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一方面基于费尔巴哈实证唯物、人道主义的立场处理“舒尔茨因素”所提供的经验材料,在深刻剖析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状况下工人贫困和生产竞争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深刻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一方面基于费尔巴哈实证唯物、人道主义的立场处理“舒尔茨因素”所提供的经验材料,在深刻剖析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状况下工人贫困和生产竞争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学劳动学说的深刻批判;另一方面则又基于“舒尔茨因素”,从物质生产维度出发探究人的本质问题和劳动异化问题,以及背后所隐藏的私有制根源问题,进而为其批判、超越费尔巴哈哲学,摆脱舒尔茨社会唯物主义影响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但并不能因此夸大“舒尔茨因素”在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中的作用,舒尔茨及其著作对马克思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自一开始从事哲学研究和实践思索所坚持的原则或观点,而非决定性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舒尔茨 费尔巴哈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