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
潘峻岭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2
|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
潘峻岭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14 |
0 |
|
3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的理论创新 |
苗宁
|
《今古文创》
|
2025 |
0 |
|
4
|
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寻根与本质探赜——从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谈起 |
陈权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4 |
0 |
|
5
|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
张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感性对象性”到“实践”——兼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
石传玉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7
|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与实践观 |
刘洋洋
|
《中国军转民》
|
2024 |
0 |
|
8
|
怎样解读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
齐长立
赵云耕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9
|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
赵长峰
左祥云
|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5 |
0 |
|
11
|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贡献 |
林于良
刘广登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2
|
巴迪欧论爱与艺术在世界的“相遇”——一种基于新唯物主义诗学的解读 |
谭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3
|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及价值引领 |
赵富学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14
|
论马克思的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宫敬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15
|
马克思公正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 |
唐正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6
|
生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 |
陈食霖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17
|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概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考察 |
夏巍
|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8
|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根据 |
王小蕾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9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邹永图同志商榷 |
刘歌德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20
|
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证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评价——有关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几个问题 |
丛大川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199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