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9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1
作者 潘峻岭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6-51,共6页
尽管在恩格斯眼中,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极其贫乏,但不能据此将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排除在马克思伦理学研究之外。费尔巴哈伦理观具有鲜明的反宗教特色和自然主义倾向,其人本主义伦理思想相对于宗教神学具有历史进... 尽管在恩格斯眼中,费尔巴哈的伦理思想极其贫乏,但不能据此将费尔巴哈伦理道德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排除在马克思伦理学研究之外。费尔巴哈伦理观具有鲜明的反宗教特色和自然主义倾向,其人本主义伦理思想相对于宗教神学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其感性直观的方法导致了其伦理道德思想的抽象性和空洞性。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的、抽象的伦理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伦理观 感性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2
作者 潘峻岭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 费尔巴哈哲学认识论将人类的哲学视野从宗教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的人间,开启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路线。但其以感性直观的反映论理解对象世界,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终而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以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认识对象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找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从感性直观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反映论到实践认识论、从个体存在和类意识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 认识论 实践 Marx' s " NEW Materia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的理论创新
3
作者 苗宁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3期75-77,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揭示海洋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双重属性,其既是资本扩张的载体,又是国际交往的媒介。该理论通过批判继承黑格尔、格劳秀斯等人的思想,构建了海洋经济论与政治论的核心框架,阐明海洋在资本积累... 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揭示海洋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双重属性,其既是资本扩张的载体,又是国际交往的媒介。该理论通过批判继承黑格尔、格劳秀斯等人的思想,构建了海洋经济论与政治论的核心框架,阐明海洋在资本积累、世界市场形成及全球政治变革中的枢纽作用。其思想为当代海洋治理提供理论启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时代海洋问题的科学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海洋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寻根与本质探赜——从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谈起
4
作者 陈权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梳理了私有财产、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非正义性,并提出新的分配方式以超越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阐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提...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梳理了私有财产、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非正义性,并提出新的分配方式以超越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阐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提出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路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范了社会财产关系。探寻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根基,把握其与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思想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脉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理论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 私有财产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5
作者 张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汲取道德传统精髓,创新传统道德资源的转化体系;在实践遵循上,坚持道德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实现科学理性与时代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时代道德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对象性”到“实践”——兼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6
作者 石传玉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71-73,共3页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相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又被称为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基础,认为自然和人都是感性存在...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马克思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相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又被称为新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以“感性对象性”原则为基础,认为自然和人都是感性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加入其哲学体系中,创造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上的统一,马克思将人类的活动上升成为对自然和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整体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毛泽东《实践论》中的认识论与实践观
7
作者 刘洋洋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3期141-142,共2页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影响,以及《实践论》中认识论与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实践论》以人的社会性特征为出发点,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了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并得出了通过实践发现、证...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影响,以及《实践论》中认识论与实践观的内在逻辑。《实践论》以人的社会性特征为出发点,以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强调了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并得出了通过实践发现、证实和发展真理的结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经验 认识 实践论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解读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8
作者 齐长立 赵云耕 《保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5-43,共9页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是宇宙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而是历史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其关注的不是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曾有保留地接受过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是宇宙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而是历史观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其关注的不是整个宇宙,而是人类世界,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他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创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过程中,曾有保留地接受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但他绝不是一个人本主义者,而是在批判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实践观,继而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对宇宙观问题失去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9
作者 赵长峰 左祥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既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智慧与实践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借鉴党的统一战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外交战略策略,并在新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框架。该框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出以时代方位、战略目标、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和道义感召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提供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解释工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战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10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0-120,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走深走实,推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N 35-1287/G4,ISSN 1673-4823)设置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栏,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于良 刘广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共5页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内涵丰富,其基本观点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把握文明本质、生产力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追求的目标、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等,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和...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内涵丰富,其基本观点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把握文明本质、生产力是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追求的目标、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等,彻底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和局限性,阐明了资本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终将被更高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所替代,其理论内核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是一致的,开辟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发展的新境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引领力,为推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文明观 人类文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迪欧论爱与艺术在世界的“相遇”——一种基于新唯物主义诗学的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巴迪欧关于爱的理论包含着一个新唯物主义的诗学论题:从偶然性范畴出发思考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考察两者在世界的“相遇”所具备的真实效应。这个论题的展开涉及对巴迪欧相关论述的整理和阐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巴迪欧“爱是两的场... 巴迪欧关于爱的理论包含着一个新唯物主义的诗学论题:从偶然性范畴出发思考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考察两者在世界的“相遇”所具备的真实效应。这个论题的展开涉及对巴迪欧相关论述的整理和阐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巴迪欧“爱是两的场景”命题的内涵,揭示其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特征;二是明确艺术应该致力于发掘“爱的延续”的主题,从而生产出关于新世界的经验;三是强调在重建世界的目标上,爱与艺术能够借助“相遇”的力量结成“同盟”并介入政治实践。由于巴迪欧推进了浪漫主义通过爱与艺术的创造来弥合现代世界之分裂的构想,继承了阿尔都塞的“偶然唯物主义”将与事物“相遇”作为主体行动的基本立场,使得其愈发模糊艺术与政治的界限,从而在反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构想上呈现出浪漫化色彩。这正是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理论具有一种诗学上的吸引力,但其政治方案却饱受诟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迪欧 唯物主义 偶然性 艺术 相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及价值引领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富学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时代 体育强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被引量:18
14
作者 宫敬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7,共19页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 通行哲学教科书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然而检视马克思文献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文献便可明了,这些表述有缺陷,大量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没有得到表示存在的机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命名为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容包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哲学本体论、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围绕如何认识社会历史问题而展开,结果具有方法论性质。劳动哲学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整体的哲学基础,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完成了哲学本体论思想史中的革命且大功告成。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以劳动为本体来看待人及其历史,就人论人地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理论是错误的。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劳动的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是马克思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艺特点的理论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哲学本体论 人学历史唯物主义 工艺学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公正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正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2,共5页
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公正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公正问题的生产关系基础,二是强调不公正问题的社会历史过程性,三是强调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公正问题具有的独特本性,譬如资本主义的不公正必然会越来越大,要认识到这种不公正也是件不容易... 马克思思想资源中的公正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公正问题的生产关系基础,二是强调不公正问题的社会历史过程性,三是强调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公正问题具有的独特本性,譬如资本主义的不公正必然会越来越大,要认识到这种不公正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等。凸显马克思公正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性,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推进对公正观的思考力度,并且有利于在实践上为解决相关现实问题提供方法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公正观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评詹姆斯·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食霖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5,共6页
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旨趣,奥康纳通过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责难进行了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奥康纳... 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旨趣,奥康纳通过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责难进行了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奥康纳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内涵制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生态批判,他试图建构在实践层面上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奥康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批判 生态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概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巍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6,共4页
文化,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文化,存在于劳动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存在着差异与分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大部分学者都在延续马克思尚未完全开展出来的文化理论的精神。哈贝马斯、鲍德里亚、伯明翰... 文化,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文化,存在于劳动之中。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存在着差异与分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大部分学者都在延续马克思尚未完全开展出来的文化理论的精神。哈贝马斯、鲍德里亚、伯明翰学派、后马克思主义者等最终都脱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阐释视域这一原初路向,从而丧失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力量。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方面。如何评价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区分其内在差异并详加探讨,都需回到历史唯物主义。挖掘这一理论对我国社会转型的指导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完整形态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 文化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感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根据
18
作者 王小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等问题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即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等问题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即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其根据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此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篇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历史性原则,并以此原则去解释人类社会的全部问题。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实质上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邹永图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歌德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43,共5页
如何准确鲜明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我国哲学界一直有过热烈的讨论。近几年来,一些同志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但本文暂不评述这种观点。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朴素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 现代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形态 实践唯物主义 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证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评价——有关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20
作者 丛大川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7-12,共6页
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证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评价——有关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几个问题丛大川马克思所进行的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这可以说是马哲史研究中的一特大问题。传统教科书解释系统认定这一革命的实质在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证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评价——有关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几个问题丛大川马克思所进行的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这可以说是马哲史研究中的一特大问题。传统教科书解释系统认定这一革命的实质在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由此实现了哲学的科学化,于是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的人道主义 价值评价 价值观念 唯物史观 传统教科书 现代哲学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