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念的新阐释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荣兴
方汉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72,共8页
美国"反世界文学"批评家曲解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将其看作"世界权力中心观念",这种说法完全有悖于这一观念的能指与所指。马克思的"世界文学"不同于歌德创造的"世界文学"。马克思的&...
美国"反世界文学"批评家曲解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将其看作"世界权力中心观念",这种说法完全有悖于这一观念的能指与所指。马克思的"世界文学"不同于歌德创造的"世界文学"。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明确了工业化的世界市场使各国文学变为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是世界文学的本体论观念。世界文学并非削弱各民族主体性,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学精神财产的共享。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所形成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所"依赖"的正是民族文学的独立主体性。这对全球化时代中马克思"世界文学"的阐释具有宝贵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对世界文学的"互相依赖"与"互相往来"所形成的融新以及世界文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文学”
公共财产
互相往来
互相依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与工业革命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方汉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78,共7页
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将《共产党宣言》的原德文"世界文学"一词新译为"世界的文学",并加以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未被"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以"...
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将《共产党宣言》的原德文"世界文学"一词新译为"世界的文学",并加以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未被"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历史语境;编者注释说明"文学"包括"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论著",意在解释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生产"的整体性。《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时期,综观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正是马克思"世界的文学"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的实质与特性;部分西方理论家批评马克思"世界的文学"是"经济决定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与艺术发展有"不平衡关系",否定了庸俗唯物论的经济决定精神生产的观念;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生产"如马克思所指出,是民族文化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关系,而不是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体化模式。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也并非美国学者的"世界体系化"理论所说的"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结果,而是工业革命进程中世界各民族的互相往来与依赖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
的
文学”
工业革命
经济决定论
多元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念的新阐释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荣兴
方汉文
机构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项目编号:12AZD09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美国"反世界文学"批评家曲解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将其看作"世界权力中心观念",这种说法完全有悖于这一观念的能指与所指。马克思的"世界文学"不同于歌德创造的"世界文学"。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明确了工业化的世界市场使各国文学变为世界的"公共财产",这是世界文学的本体论观念。世界文学并非削弱各民族主体性,而是强调各民族文学精神财产的共享。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所形成的民族文学之间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所"依赖"的正是民族文学的独立主体性。这对全球化时代中马克思"世界文学"的阐释具有宝贵的现实价值,尤其是对世界文学的"互相依赖"与"互相往来"所形成的融新以及世界文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文学”
公共财产
互相往来
互相依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与工业革命理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方汉文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78,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与文化理论体系研究”(项目号18ZWA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将《共产党宣言》的原德文"世界文学"一词新译为"世界的文学",并加以注释,这是一个重要的未被"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创新。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历史语境;编者注释说明"文学"包括"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论著",意在解释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生产"的整体性。《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时期,综观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正是马克思"世界的文学"揭示了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的实质与特性;部分西方理论家批评马克思"世界的文学"是"经济决定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与艺术发展有"不平衡关系",否定了庸俗唯物论的经济决定精神生产的观念;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生产"如马克思所指出,是民族文化的互相往来与互相依赖关系,而不是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体化模式。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也并非美国学者的"世界体系化"理论所说的"资本主义经济扩展"的结果,而是工业革命进程中世界各民族的互相往来与依赖的共同体。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
的
文学”
工业革命
经济决定论
多元文明
分类号
A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念的新阐释
张荣兴
方汉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与工业革命理论
方汉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