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正读——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真正精义是“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
杨木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2
|
关于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命题的不确定性的思考 |
张鑫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3
|
对“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辨疑 |
张明军
|
《甘肃社会科学》
|
2000 |
5
|
|
|
4
|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与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 |
裴树东
周春明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
5
|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
游展骥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2
|
|
|
6
|
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是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吗?——所谓“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质疑 |
葛树先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
7
|
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的启示 |
洪成得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5 |
0 |
|
|
8
|
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认识 |
倪 薇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9
|
“攻克国际资本主义旅顺口要塞”战略的历史语境——简述从马克思到列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实践逻辑 |
胡大平
|
《求实》
|
1999 |
2
|
|
|
10
|
试论中国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
张峰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
11
|
马克思关于非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及其意义 |
李文选
李锦昆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
12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
钟坚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
13
|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从马克思的晚年设想到邓小平的理论突破 |
樊文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
14
|
浅谈马克思跳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刘金凤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
15
|
论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的根据 |
黄风炎
|
《学术界》
CSSCI
|
1996 |
0 |
|
|
16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跨越“卡夫丁峡谷” |
赵有信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
17
|
跨越“卡夫丁峡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戴海东
林艾菊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
18
|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十年研究综述 |
孙来斌
居继清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
19
|
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比较研究概述 |
孙来斌
彭旺林
|
《学海》
|
1999 |
1
|
|
|
20
|
关于“卡夫丁峡谷”的三个问题 |
高茹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