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漫谈相似
- 1
-
-
作者
彭翕成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
出处
《教育视界》
2016年第22期73-75,共3页
-
文摘
最通俗地来说,相似就是指两个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很多人最容易地联想到的中学课本上的三角形相似,想起那一系列的判定定理和性质。除了三角形相似之外,还有其他的图形相似,譬如多边形的相似,不规则图形的相似。奇妙切割中的相似美国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的名著《啊哈!灵机一动》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奇妙的切割》。
-
关键词
图形相似
马丁·加德纳
科普作家
判定定理
测量员
不规则图形
分形几何
三角形面积
图形的
曼德
-
分类号
O18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数学游戏,让教学充满趣味
- 2
-
-
作者
陈果
向维维
-
机构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
出处
《教育家》
2016年第12期88-,共1页
-
文摘
数学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教师或家长的权威迫使学生学习,那样的学习将是低效的、痛苦的,教师应该让数学教学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喜欢数学、了解数学,主动学习数学。着眼现实,思考前行的方向美国著名数学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认为,"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者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为此,教师的教学内容。
-
关键词
数学游戏
数学教学
马丁·加德纳
科普作家
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兴趣
体验式
思维能力
数学文化
课时计划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祥柏先生趣味数学的教育价值
- 3
-
-
作者
游建华
-
机构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出处
《教育视界》
2019年第24期12-14,共3页
-
文摘
谈祥柏先生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马丁·加德纳"。早在30年前,他就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他的作品百科贯通、妙趣横生,把数学的趣味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数学的真、善、美融为一体,犹如数学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独放异彩,熠熠生辉,把无数青少年引入科学殿堂的大门。如今我国科技界、教育界的优秀人才中,有不少人是读着谈先生的作品成长起来的。
-
关键词
科普作家
趣味数学
科学殿堂
独放异彩
文化宝库
马丁·加德纳
妙趣横生
优秀人才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