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树脂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盛倩茹 王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2-310,共9页
为提高香蕉皮缩合单宁提取物纯度,提升其后续研究与利用价值,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通过比较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最适宜的树脂型号,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该树脂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特... 为提高香蕉皮缩合单宁提取物纯度,提升其后续研究与利用价值,该研究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通过比较6种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最适宜的树脂型号,并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该树脂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特性,探究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20型大孔树脂是纯化香蕉皮缩合单宁的适宜树脂;静态吸附-解吸动力学试验表明HP-20树脂分别在8、5 h内能够完成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吸附、解吸过程,该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方程(R^(2)=0.997 2);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适用于解释树脂与缩合单宁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种发生在多分子层表面的吸附,模型常数K_(F)与温度成正相关,表明升温利于吸附的进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为ΔG<0,ΔH=5.13 kJ/mol,ΔS=47.28 J/mol·K,进一步证明了该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且物理吸附占据主导作用,无序性有所增加。较佳的纯化参数是上样浓度为6 mg/mL、上样流速为1.5 mL/min、上样量为200 mL、洗脱液乙醇浓度为70%、洗脱流速为1.5 mL/min、洗脱液用量为120 mL。经该条件纯化后,香蕉皮缩合单宁纯度由5.79%提高到68.44%。说明HP-20树脂和优化参数对香蕉皮缩合单宁的纯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树脂 纯化 香蕉皮 缩合单宁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香蕉皮粉末对六价铬的吸附特性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路路 许利滢 +2 位作者 张泽新 袁莹莹 陈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4-963,共10页
研究了废弃香蕉皮粉末对六价铬〔Cr(Ⅵ)〕的吸附特性与机理。重点考察各种影响因素,利用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吸附过程,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香... 研究了废弃香蕉皮粉末对六价铬〔Cr(Ⅵ)〕的吸附特性与机理。重点考察各种影响因素,利用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吸附过程,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香蕉皮粉末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远高于其他生物质。香蕉皮粉末对Cr(Ⅵ)吸附的最佳pH值为2,吸附24 h时达到平衡,Cr(Ⅵ)初始浓度和温度越高,吸附效果就越好。3次吸附-解吸循环后,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吸附容量仍达到初始吸附容量的93.7%。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用于描述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吸附过程,表明存在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吸附,且为有利吸附。在298、308和318 K条件下,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9.25、161.29和169.49 mg·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更适用于拟合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吸附过程,表明化学吸附占主导,发生电子转移。热力学参数表明,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熵增的反应。SEM结果显示,香蕉皮粉末呈片状结构,直径几十到数百微米,表面有褶皱和孔隙,提供了多个活性位点。SEM、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香蕉皮粉末对Cr(Ⅵ)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吸引、氧化还原、表面螯合和离子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香蕉皮 六价铬 吸附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中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贾冬英 李尧 +1 位作者 姚开 何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采用Folin-Ciocalte法测定了香蕉皮中多酚的含量,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溶剂种类及其浓度对香蕉皮中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对香蕉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香蕉皮中多酚的含量为1.02 g/100g干重;单... 采用Folin-Ciocalte法测定了香蕉皮中多酚的含量,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溶剂种类及其浓度对香蕉皮中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对香蕉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香蕉皮中多酚的含量为1.02 g/100g干重;单一溶剂体系中,4种溶剂的多酚提取效率高低依次为水、甲醇、丙酮和乙醇,而在该3种有机溶剂与水的复合溶剂体系中,以40%丙酮作为溶剂时,香蕉多酚的提取率最高;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对多酚的提取效果存在显著的影响;香蕉皮中多酚的适宜提取条件为加入其重量8倍的40%丙酮溶液的香蕉皮于55℃下提取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多酚 提取 优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香蕉皮多酚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的分析 被引量:100
4
作者 陈晨 胡文忠 +1 位作者 田沛源 姜爱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技术从香蕉皮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多酚提取率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香蕉皮多酚的适宜提取工艺参数;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 采用超声辅助技术从香蕉皮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多酚提取率与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香蕉皮多酚的适宜提取工艺参数;通过体外实验评价香蕉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提取率模型拟合度良好,超声辅助提取香蕉皮多酚的适宜工艺参数为液料比9∶1(mL/g)、乙醇体积分数54%、超声温度53℃、超声时间43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2.931%,提取的香蕉皮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422 8、0.255 2 mg/mL和0.243 9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曲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单宁的提取及其提取物的抑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虹玲 武婷茹 +3 位作者 姜诗文 刘丹丹 司锐 杨玉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3-259,共7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法,以单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香蕉皮单宁提取工艺;滤纸片法测定了单宁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性能;通过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确定了香蕉皮单宁的抗氧...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法,以单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香蕉皮单宁提取工艺;滤纸片法测定了单宁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性能;通过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确定了香蕉皮单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香蕉皮单宁微波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为80 s、微波功率375 W、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单宁的提取率为87.04%;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香蕉皮单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霉、青霉及酵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8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为6.25 mg/m L,霉菌为1.56 mg/m L;香蕉皮单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在低浓度时(<1.0 mg/m L)抗氧化性要高于Vc,在浓度为1.8mg/m L时,香蕉皮单宁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66.04±3.926)%和(73.14±4.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单宁 微波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原花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贾宝珠 鲍金勇 +3 位作者 郑晓仪 杜冰 陈庆发 杨公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1-255,共5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原花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剂提取法取原花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原花色素提取得率为0.459%,纯度为6.0...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原花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剂提取法取原花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min,原花色素提取得率为0.459%,纯度为6.01%;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原花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0g/m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5min,原花色素提取得率为0.685%,纯度为9.57%。与单纯的溶剂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得率更高、产品纯度更好,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色素 香蕉皮 超声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香蕉皮提取膳食纤维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陈军 宋维春 徐云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1,共3页
分别用碱法和酶法从香蕉皮中提取膳食纤维,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酶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香蕉皮 膳食纤维 提取 酶法 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中有机酸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梁盛年 段志芳 +1 位作者 王志娟 方旺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76,共4页
用1%NaHCO3溶液提取香蕉皮中的有机酸成分,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黄曲霉、黑曲霉、华根霉、红酵母为供试菌种做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香蕉皮中的有机酸对各供试菌种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香蕉皮 有机酸 提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果胶萃取及果胶保鲜膜制备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邱礼平 姜录 +2 位作者 姚玉静 陈琼 温其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110,共5页
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萃取果胶,分析果胶结构,研究成膜因素对制备膜性能影响,探索制备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萃取的产品都为果胶,酸解盐析法萃取果胶效果最好,萃取率达1.311%;果胶底物浓度和变性淀粉用量影响制备膜的抗拉强度和... 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萃取果胶,分析果胶结构,研究成膜因素对制备膜性能影响,探索制备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萃取的产品都为果胶,酸解盐析法萃取果胶效果最好,萃取率达1.311%;果胶底物浓度和变性淀粉用量影响制备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制备膜抗拉强度的因素主要顺序为成膜助剂用量>果胶浓度>变性淀粉用量,但果胶+助膜剂+交联淀粉制备的膜其结构、抗拉强度都为最好,最佳制备膜的工艺参数为果胶底物浓度2.4%、助膜剂用量0.5%、变性淀粉用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果胶 萃取 保鲜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提取香蕉皮果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顾焰波 陈冬年 +1 位作者 倪秋萍 江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11-113,共3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研究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果胶的工艺技术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明显可提高果胶得率,并得到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交换树脂用量5%,提取... 以香蕉皮为原料,研究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果胶的工艺技术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明显可提高果胶得率,并得到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为:交换树脂用量5%,提取液酸度pH值2.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为1∶20,此时果胶得率为1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法 香蕉皮 果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6+) 的吸附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康小虎 唐德平 +2 位作者 郭燕花 任爱梅 孟宪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研究了不同吸附参数对香蕉皮吸附Cr6+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其吸附特征及吸附机理。在吸附参数pH2.0、Cr6+初始浓度150mg/L、吸附平衡时间180min、吸附剂粒径为200目条件下,经乙醇和醋酸(v∶v=5∶1)改性处理的香蕉皮最大吸附量为64.0mg/g... 研究了不同吸附参数对香蕉皮吸附Cr6+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其吸附特征及吸附机理。在吸附参数pH2.0、Cr6+初始浓度150mg/L、吸附平衡时间180min、吸附剂粒径为200目条件下,经乙醇和醋酸(v∶v=5∶1)改性处理的香蕉皮最大吸附量为64.0mg/g;经海藻酸钠和明胶(m∶m=4∶1)固定化香蕉皮最大吸附量为68.5mg/g,比对应未处理的吸附能力提高12%。实验结果表明,经本实验固定化的改性香蕉皮吸附剂对Cr6+的最大吸附量比对应未处理的有了明显提高,是良好的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剂,为其在饮用水净化及污水处理应用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香蕉皮 生物吸附剂 重金属Cr6+ 吸附参数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脂肪酸的提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先霞 宋文东 +3 位作者 朱圣文 蒙运英 黄洁静 陈煜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4-606,共3页
为了给香蕉皮变废为宝加以更广泛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取过挥发油后的香蕉皮为材料,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出了21种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香蕉皮脂肪酸中十六碳酸(Hexadecanoic acid)... 为了给香蕉皮变废为宝加以更广泛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取过挥发油后的香蕉皮为材料,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酸。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出了21种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香蕉皮脂肪酸中十六碳酸(Hexadecanoic acid)的含量最高,为45.90%,2种必需脂肪酸a-亚麻酸((Z,Z,Z)-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和亚油酸((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的含量分别为20.75%和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脂肪酸 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利用现状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顾生玖 朱开梅 +1 位作者 许有瑞 聂琼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771-8772,共2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香蕉皮的利用现状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香蕉皮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蕉皮 药理作用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发酵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冰 姜龙波 +1 位作者 刘长海 杨公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以香蕉皮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尿素、甘薯粉和麸皮,将其混合后,调节水分,经过双螺杆挤压机挤压膨化,得到的产品,再接种一定量的产朊假丝酵母进行发酵。通过对尿素添加量、甘薯添加量、麸皮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饲料粗蛋白含... 以香蕉皮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尿素、甘薯粉和麸皮,将其混合后,调节水分,经过双螺杆挤压机挤压膨化,得到的产品,再接种一定量的产朊假丝酵母进行发酵。通过对尿素添加量、甘薯添加量、麸皮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挤压香蕉皮最适的发酵工艺为:尿素添加量3%、甘薯添加量10%、麸皮添加量25%、接种量10%,发酵时间3d。发酵后的饲料蛋白含量达到27.87%,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中蛋白含量,用于生产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产朊假丝酵母 发酵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条件对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夏红 杜泉红 李红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69-271,共3页
以0.2mol/L的盐酸溶液萃取香蕉皮中的果胶,以正交试验法观察萃取液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液用量是原料的2倍、萃取时间为1.5h、萃取温度为85℃时,果胶的提取率相对较高。这与果胶物质的水解变化直... 以0.2mol/L的盐酸溶液萃取香蕉皮中的果胶,以正交试验法观察萃取液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液用量是原料的2倍、萃取时间为1.5h、萃取温度为85℃时,果胶的提取率相对较高。这与果胶物质的水解变化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果胶 酸解条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多糖的提取及其在护手霜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慧 夏云兰 +2 位作者 韩萍 吕敏 刘克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1-193,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蕉皮多糖,选择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蕉皮多糖含量,并评价其保湿性能,进而用于制备香蕉皮多糖护手霜。结果表明,香蕉皮多糖含量为3.99%,24h内保湿性能良好,保湿率均在80%以上,且保湿性能明显强于甘油。此外,所制备的...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香蕉皮多糖,选择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蕉皮多糖含量,并评价其保湿性能,进而用于制备香蕉皮多糖护手霜。结果表明,香蕉皮多糖含量为3.99%,24h内保湿性能良好,保湿率均在80%以上,且保湿性能明显强于甘油。此外,所制备的香蕉皮多糖护手霜其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及卫生指标均符合中国轻工行业标准(QB/T1857—2004),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多糖 护手霜 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香蕉皮多糖的条件优化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开梅 顾生玖 +3 位作者 唐世锭 刘建楠 欧奕 赵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779-15782,15803,共5页
[目的]优选香蕉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方法]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香蕉皮多糖,考察料液比、水提时间、水提温度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得香蕉皮中多糖含量。利用MTT法检测多糖对人乳癌MCF_... [目的]优选香蕉皮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及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方法]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香蕉皮多糖,考察料液比、水提时间、水提温度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得香蕉皮中多糖含量。利用MTT法检测多糖对人乳癌MCF_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香蕉皮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210 s,超声功率320W,料液比1∶50,提取温度为50℃,水提时间1h,提取2次。[结论]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香蕉皮中的多糖,提取效率高,工艺稳定可靠,方法简便可行;香蕉皮多糖对人乳MCF_7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多糖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蕉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冀照君 李华 +1 位作者 穆莎茉莉 袁晓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36-240,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副产品香蕉皮的利用价值。方法:原料经热烫钝化果胶酶后,然后以0.05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剂,0.5mol/L Na OH调节p H为2.0,采用响应面对超声波辅助乙醇沉淀法提取香蕉皮中果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香蕉皮中果胶的最... 目的:为了提高副产品香蕉皮的利用价值。方法:原料经热烫钝化果胶酶后,然后以0.05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剂,0.5mol/L Na OH调节p H为2.0,采用响应面对超声波辅助乙醇沉淀法提取香蕉皮中果胶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香蕉皮中果胶的最适提取工艺为料液比5∶1、超声波功率340W、处理时间42.0min、处理温度76.0℃。然后采用95%的乙醇沉淀1.5h,3000r/min离心15min后果胶得率达4.15%。结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从副产物香蕉皮中提取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超声波 乙醇沉淀 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化香蕉皮作为Pb^(2+)吸附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攀 汤琪 +1 位作者 文永林 罗财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以碱化香蕉皮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Pb^(2+),考察了NaOH浓度和碱化时间对碱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剂粒径、时间、pH、吸附剂用量、Pb^(2+)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5 m... 以碱化香蕉皮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Pb^(2+),考察了NaOH浓度和碱化时间对碱化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吸附剂粒径、时间、pH、吸附剂用量、Pb^(2+)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5 mol/L,碱化时间为8h时制备的碱化香蕉皮吸附性能较佳;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粒径60目,时间8h,pH为5,吸附剂用量1.0 g,Pb^(2+)初始浓度500 mg/L及温度为20℃。此时,吸附率可达74.5%,吸附量35.7 mg/g。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碱化香蕉皮对Pb^(2+)的吸附平衡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化香蕉皮 PB2+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膳食纤维饮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军 徐云升 宋维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香蕉皮生产膳食纤维饮料的生产工艺,饮料配方以质量百分比计,香蕉皮原浆30%、白糖10%~15%、柠檬酸0.4%、稳定剂[m(羧甲基纤维素钠)∶m(黄原胶)=1∶1]0.2%、Vc1%,并对饮料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和检测,为香蕉皮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饮料 膳食纤维 香蕉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