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贱友 秦碧霞 +3 位作者 郭堂勋 黄穗萍 李其利 李焜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 【目的】明确在广西个别香蕉产区发现的香蕉枯萎病病原种类,为防控该病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西不同香蕉产区采集香蕉枯萎病病株样本,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以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阳性对照,采用特异PCR的方法,对分离到的6株菌株进行分子检测,并用盆栽香蕉和西贡蕉小苗接种进行菌株致病性鉴定。【结果】经ST1/ST2特异引物扩增,1号菌株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00bp片段;2~6号菌株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扩增到约250bp片段。与标样对比结果表明,1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2~6号菌株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盆栽接种致病性鉴定结果与分子检测结果相同。【结论】广西个别蕉区已遭受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侵染,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 4生理小种 PCR检测 鉴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 被引量:6
2
作者 毛超 戴青冬 +4 位作者 汪军 刘一贤 杨腊英 郭立佳 黄俊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5-1991,共7页
【目的】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方法,建立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高效转化体系,构建病原菌的突变体库并进行筛选,为已突变基因提供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单因子变... 【目的】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方法,建立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高效转化体系,构建病原菌的突变体库并进行筛选,为已突变基因提供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单因子变量(试验材料、真菌孢子浓度、农杆菌预诱导终浓度、IM诱导培养基pH、共培养介质、共培养时AS浓度、共培养温度)试验,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形态观察与致病性试验筛选突变体。【结果】得到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农杆菌预诱导浓度OD600=0.8,病原菌孢子浓度106 CFU/mL,转化受体材料为分生孢子,共培养培养基pH 5.4,共培养温度25 ℃,共培养培养基中AS浓度200 μmol/L,共培养介质为硝酸纤维素膜。通过条件优化,转化效率可达到800-90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结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成功将GFP基因转入病原菌中并表达,构建了病原菌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通过筛选得到多个表型和致病性发生变化的突变体,为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功能注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4生理小种 B2 农杆转化 GFP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韦绍龙 霍秀娟 李朝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96-2798,2801,共4页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苗。根据病菌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强弱,上述菌株可以分为3类,其中强致病力菌株22个,中致病力菌株7个,弱致病力菌株12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3.66%、17.07%、29.27%。由此可见,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生理小种 致病力分化 桂蕉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4
作者 方辉 曲俊杰 +2 位作者 孙嘉曼 蒋胜理 尹玲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解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点,掌握其基因编码规律,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基因组的13 303条高置信蛋白的编码信息为数据来源,借助CodonW等软件对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编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获得了UCC和CCC等... 为了解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点,掌握其基因编码规律,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基因组的13 303条高置信蛋白的编码信息为数据来源,借助CodonW等软件对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编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获得了UCC和CCC等8个密码子为最优密码子,第三个碱基为C的密码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进一步统计分析了mRNA的编码区长度,发现密码子使用偏好性随着编码区的延长而降低,较长编码区的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无显著偏好性,为建立和优化香蕉枯萎病菌的遗传转化系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 4生理小种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香蕉复合致病力的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冉 徐春玲 +2 位作者 项宇 赵传波 谢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oidogyne incognita)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对香蕉2个感枯萎病品种(巴西蕉和大蕉)和抗枯萎病品种(农科1号)的复合致病力。结果表明:对于供...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oidogyne incognita)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对香蕉2个感枯萎病品种(巴西蕉和大蕉)和抗枯萎病品种(农科1号)的复合致病力。结果表明:对于供试的感病品种,先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能显著减轻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同时接种2种病原物和先接种香蕉枯萎病菌5d后接种南方根结线虫能加重香蕉枯萎病的发展;复合侵染能抑制南方根结线虫的种群数量,其中先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和同时接种2种病原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种群数量抑制作用更大;对于抗病的品种农科1号,2种病原物的同时接种能导致香蕉对枯萎病抗性的部分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4生理小种 南方根结线虫 复合侵染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情况及香蕉品种抗性鉴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穗萍 莫贱友 +2 位作者 郭堂勋 李其利 潘朝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明确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的发生实况和广西现有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香蕉产区随机选择23个村,每村抽取2~3个点,调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发生... 【目的】明确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的发生实况和广西现有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香蕉产区随机选择23个村,每村抽取2~3个点,调查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发生情况。用伤根接种法测定11个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结果】南宁市西乡塘区、隆安县、钦州市、武鸣县和龙州县均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为害,大多数发病地块的病株率在1.00%~14.00%,病情指数在0.50~10.00,田东县调查点没有发现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为害。11个香蕉品种除金粉1号病情指数为50.00,为感病品种(S)外,其他品种病情指数在70.00~100.00,为高感品种(HS)。【结论】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已在广西部分产蕉区零星发生,正处于病原菌菌量累积阶段;目前广西栽种的香蕉品种均为感病或高感品种,抵御能力差,需加强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4生理小种 品种抗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聂燕芳 黄嘉瑶 +4 位作者 周玲菀 涂晓欢 陈慧妍 王振中 李云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7页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与香蕉互作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SignalP、WoLF PSORT、TargetP、TMHMM和big-PI Predictor等软件,对Foc TR4全基因组22 487条蛋白质氨基酸...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tropical race 4,Foc TR4)与香蕉互作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利用SignalP、WoLF PSORT、TargetP、TMHMM和big-PI Predictor等软件,对Foc TR4全基因组22 487条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经典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Foc TR4全基因组编码蛋白质中有1 054个经典分泌蛋白,占编码蛋白质总数的4.7%。蛋白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长度集中在100~500个氨基酸,信号肽长度集中在17~22个氨基酸,信号肽切割位点以SPaseⅠ型为主。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有463个经典分泌蛋白获得了注释,主要涉及糖代谢、水解酶活性等。碳水化合物酶类(CAZymes)的分析结果表明,有281个分泌蛋白为CAZymes,其中以GH家族最多。此外,利用Secretome P软件对Foc TR4非经典分泌蛋白进行了分析,发现有9 216个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占编码蛋白质总数的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4小种 香蕉枯萎 分泌蛋白 碳水化合物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 被引量:18
8
作者 覃柳燕 李朝生 +5 位作者 韦绍龙 田丹丹 周维 龙盛风 黄素梅 李小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 2014—2015年采用随访调查、抽样、跟踪调查等方法,调查广西7个香蕉主产区的枯萎病发生情况,并结合植株生育期、种植代数、灌溉模式及病原菌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在广西几大香蕉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2015年平均发病率由2014年的2.48%上升为5.78%,且发展蔓延迅速,其中钦州市发生最重,发病率达到了15.31%。8—10月是发病高峰期;香蕉孕蕾抽蕾期至幼果期是发病敏感期;香蕉种植代数越长,发病率越高;滴灌及微滴灌模式可有效减缓枯萎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 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小种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香蕉穿孔线虫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对巴西蕉致病力的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符美英 肖彤斌 +2 位作者 吴凤芝 曾向萍 陈绵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对巴西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3种病原微生物进行单独侵染... 通过室内盆栽接种测试的方法,测定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对巴西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3种病原微生物进行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均能抑制巴西蕉的生长,且复合侵染对巴西蕉的生长量影响更大;南方根结线虫单独侵染巴西蕉的根结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香蕉穿孔线虫单独侵染巴西蕉的病情指数要比复合侵染的高;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与根结线虫和香蕉穿孔线虫同时侵染巴西蕉时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相对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南方根结线虫 香蕉穿孔线虫 尖孢镰刀4生理小种 单独侵染 复合侵染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FoSTIP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齐兴柱 汪军 刘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1-347,共7页
本研究克隆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4,Foc4)转录因子FoS kn7一个候选的下游基因,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编码序列全长1737 nt,编码一个含5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 本研究克隆了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4,Foc4)转录因子FoS kn7一个候选的下游基因,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编码序列全长1737 nt,编码一个含57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结构域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质含有胁迫诱导蛋白(stress-in-ducible protein-1, STI1)结构域和多个三角形4肽重复序列结构域(tetratricopeptiderepeat,TPR)。该蛋白质与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STIP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初步将其确定为Foc4的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并命名为FoS TIP1。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该基因在野生型B2菌株入侵香蕉苗根部及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的表达变化,也分析了FoSKN7基因缺失突变体中该基因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入侵香蕉苗根部及在外源H_2O_2诱导情况下,B2菌株中的FoSTIP1表达均有上调,而FoSKN7基因缺失突变体中FoSTIP1即使有H_2O_2诱导,其表达也远低于B2菌株中的FoSTIP1。推测FoSTIP1可能是FoS kn7的靶基因并参与了Foc4抗外源氧化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4生理小种 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 表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RAPD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3
11
作者 刘景梅 王璧生 +1 位作者 陈霞 蔡曼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45,55,共4页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毁灭性病害,通过对PCR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中MgCl2、Taq酶、模板DNA质量等因子的优化,成功地建立了广东香蕉枯萎病菌RAPD分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采集于广东主要病区的分别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的18个菌株... 香蕉枯萎病是香蕉上的毁灭性病害,通过对PCR的退火温度及反应体系中MgCl2、Taq酶、模板DNA质量等因子的优化,成功地建立了广东香蕉枯萎病菌RAPD分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采集于广东主要病区的分别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4号生理小种的18个菌株进行初步分析,电泳谱带显示,2个生理小种既有共同带又有各自的特异带,而同一生理小种内各菌株间谱带差异较小,说明该病原菌生理分化是具有其遗传学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香蕉枯萎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香蕉枯萎病菌(Foc4)菌株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覃柳燕 孙嘉曼 +5 位作者 韦弟 黄素梅 卢江 田丹丹 韦绍龙 李朝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53-2157,共5页
【目的】了解桂蕉6号在广西对不同来源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抗性,并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为香蕉新品种抗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方法】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分别将不同来源的Foc4菌株(J-2、SD-2、T-2、W-2、F-2)同期接种于苗期... 【目的】了解桂蕉6号在广西对不同来源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Foc4)的抗性,并筛选出强致病力菌株,为香蕉新品种抗性鉴定提供备选鉴别菌株。【方法】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分别将不同来源的Foc4菌株(J-2、SD-2、T-2、W-2、F-2)同期接种于苗期香蕉品种桂蕉6号,并于接种后10、15、20、25和30 d观察植株叶部发病症状,30 d时解剖蕉苗球茎,观察球茎的变化。综合受侵染后桂蕉6号内外部症状,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结果】SD-2、J-2、T-2和W-2菌株对桂蕉6号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其中SD-2和J-2致病力最强,接种10 d后植株叶片边缘开始变黄,15 d植株叶片黄化明显,30 d后植株矮化、弱小,甚至枯死;接种T-2、W-2后20 d,香蕉植株也出现黄化,但植株仍能正常生长;F-2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仍属中等致病力菌株。【结论】桂蕉6号为感病品种,在种植中应加强对枯萎病的防控。在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时,可选用致病力较强的J-2和SD-2作为备选鉴别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 尖镰孢古巴专化型4小种 致病力 桂蕉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和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多重PCR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蒲小明 张景欣 +4 位作者 沈会芳 孙大元 刘平平 林壁润 杨祁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8,231,共9页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复合侵染为害给香蕉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有必要建立相关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检测技术。本文...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和细菌性软腐病菌Dickeya zeae的复合侵染为害给香蕉产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有必要建立相关病害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ultiplex PCR)检测技术。本文基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1,FOC1)基因组contig 438区间(35 631-37 693 bp)(GenBank:AMGP01000438.1)和4号生理小种(F.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基因组contig 195区间(4 028-6 126 bp)(GenBank:AMGQ01000195.1)存在160 bp插入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扩增引物FOC-F/-R,同时以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D.zeae的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the subunit B of gyrase gene)(GenBank:JQ284039)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gyrB-F/-R。多重PCR检测结果显示:本技术可在一次PCR扩增反应内同时检测香蕉枯萎病菌1号、4号生理小种和细菌性软腐病菌;多重PCR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的DNA浓度最低限为0.1 ng/μL,细菌性软腐病菌的灵敏度为103cfu/mL;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检测香蕉发病组织中的香蕉枯萎病菌和细菌性软腐病菌,也可用于香蕉种苗和田间土壤带病菌的监测,为香蕉种植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1生理小种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4生理小种 玉米迪基氏 多重PCR 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T-DNA插入突变体Focr4-1453表型特征及致病性分析
14
作者 袁贵祥 曾涛 +2 位作者 郭素霞 陈汉清 曾会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5-88,I0002,共5页
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呈世界多态性分布,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Focr4-1453为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的一株与致病性相关的突变体。在克隆出其失活基因之后,将野生型菌株中的相同基因进行敲除和互补,得... 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呈世界多态性分布,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Focr4-1453为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出的一株与致病性相关的突变体。在克隆出其失活基因之后,将野生型菌株中的相同基因进行敲除和互补,得到敲除突变体ΔFoc4-1453和互补突变体ΔFoc4-1453-cp-1。对获得的3株突变体进行生物学表型研究发现,这些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产孢能力以及孢子萌发率较野生型菌株明显降低,且无法透过玻璃纸进行生长。致病性测定试验表明,该基因失活会导致病原菌侵染能力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 4生理小种 致病性测定 生物学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三唑类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其差异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项丹丹 杨晓芳 +3 位作者 易干军 陶海青 初元琦 李春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0-842,共13页
香蕉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侵染引起,正严重威胁着我国香蕉产业,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本研究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比较了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生理小种(Foc tropical race 4, Fo... 香蕉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侵染引起,正严重威胁着我国香蕉产业,目前尚无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本研究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比较了香蕉枯萎病菌热带4号生理小种(Foc tropical race 4, Foc TR4)对4种常用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发现丙硫菌唑、戊唑醇、丙环唑、腈菌唑对Foc TR4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小。通过菌丝形态观察、相对电导率测定和丙二醛含量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杀菌剂均可引起Foc TR4菌丝分枝增多、不规则扭曲,表面干瘪、凹陷和扁平化等畸形现象,使得菌丝细胞膜通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性增加。三唑类杀菌剂可增大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并显著性上调细胞色素P450甾醇14α-脱甲基酶(cytochrome P450 sterol 14α-demethylase, CYP51)基因CYP51-1、CYP51-3的表达。本研究还通过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试验明确了4种三唑类杀菌剂与Foc TR4中CYP51的互作模式差异,发现虽然丙硫菌唑对Foc TR4的生物活性优于其他3种杀菌剂,但是其与CYP51的亲和力最弱,说明丙硫菌唑与CYP51的作用方式存在特异性。本研究可为防治香蕉枯萎病菌Foc的新型杀菌剂的筛选和合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 香蕉枯萎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热带4生理小种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抗(耐)枯萎病新品种桂蕉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6
16
作者 韦绍龙 黄素梅 +8 位作者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覃柳燕 田丹丹 张进忠 周维 龙盛风 杨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6,共7页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株,并利用组织培养芽变、盆栽接种病原菌压力选择及大田病区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耐)香蕉枯萎病品种,经过品系纯化、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观察其特征特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等。【结果】桂蕉9号为巴西蕉芽变异株系,基因型为AAA,属中秆香蕉,全生育期310~350 d;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总糖含量19.6 mg/100 g,维生素C(Vc)含量16.38 mg/100 g,可滴定酸含量0.43%;果实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催熟后在室温下可保存3~5 d。2012~2015年在海南、广东及广西进行种植试验,桂蕉9号对由FOC4引起的枯萎病表现出抗(耐)性,1代及2代香蕉植株的田间发病率为0.95%~52.30%,比对照品种(巴西蕉、桂蕉6号、桂蕉1号)减少7.38%~88.70%(绝对值);1代及2代蕉单株平均产量为19.8~29.6 kg,总产量17001.0~74485.4 kg/ha,比对照品种增产-2.1%~515.5%。桂蕉9号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蕉9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云南、海南等香蕉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蕉9 香蕉枯萎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4生理小种 抗病育种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的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枯萎病菌株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立娜 杨宝明 +12 位作者 王永芬 曾莉 黄玉玲 李永平 尹可锁 李迅东 彭学彬 徐胜涛 番华彩 白亭亭 张晶 李舒 郑泗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8,73,共7页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通过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来源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筛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引进的11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在温室内接种不同浓度的云南枯萎病菌野生型菌株TR4(15-1),通过球茎解剖调查和病情指数分析,结合已报道香蕉种质资源对其他来源TR4菌株的抗病性评估,筛选对云南菌株TR4(15-1)抗性较好的香蕉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接种菌株TR4(15-1)常规浓度(1×10^(6)个孢子/mL)条件下,Kazirakwe、Igitsiri、Mbwazirume、Inkira、Pahang是云南菌株TR4(15-1)的抗病种质,接种20d的病情指数范围为20.31~29.27;Akpakpak、GCTCV-119和Gros Michel为中抗种质;Baxi Jiao、Banksii和Ibwi是感病种质。在TR4(15-1)高浓度(1×10^(8)个孢子/mL)侵染下,常规浓度筛选到的5份抗病种质仍然表现为抗病,GCTCV-119、Gros Michel、Baxi Jiao、Banksii和Ibwi为感病种质。结合不同浓度病原菌侵染的病害调查分析,11份香蕉种质资源对云南菌株TR4(15-1)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抗TR4(15-1)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本研究筛选的6份香蕉种质资源,即Kazirakwe、Inkira、Pahang、Akpakpak、Igitsiri、Mbwazirume对云南菌株TR4(15-1)具有较好抗病性,为广谱性抗病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种质资源 枯萎 4生理小种热带型TR4 抗病性 云南 强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菜化感物质草莓酸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滕秋梅 杨晓东 +7 位作者 何成新 徐广平 黄玉清 张德楠 孙英杰 牟海飞 韦绍龙 周龙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1-1912,共12页
香蕉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4)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寻求一种经济有效且环保的防治措施,以韭菜化感物质的衍生物草莓酸(strawberry acid,SA)为材料,通... 香蕉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4)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威胁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寻求一种经济有效且环保的防治措施,以韭菜化感物质的衍生物草莓酸(strawberry acid,SA)为材料,通过平板和盆栽实验,研究了SA对Foc4的菌丝生长、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SA浓度的增加,Foc4的菌落生长直径显著减小,第5天时菌落直径在SA浓度为300、450μL·L^(-1)时比150μL·L^(-1)分别减小了49.15%、70.89%;液体培养条件下SA浓度为600μL·L^(-1)时Foc4的分生孢子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相差470多倍);pH为5时SA对Foc4的抑制效果显著比pH为7和9时好。(2)随实验处理时间的延长,添加SA后香蕉幼苗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3)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在SA为600μL·L^(-1)时均为最高;Foc4数量随SA浓度升高而降低,在1200μL·L^(-1)时显著降低。(4)各土壤酶在浓度(300~600μL·L^(-1))SA处理时活性较高;1200μL·L^(-1)时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较对照分别降低了41.88%、54.82%。(5)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微生物总量与细菌、真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与放线菌显著负相关;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与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脲酶、过氧化氢酶与多酚氧化酶均显著正相关。综上认为,添加SA浓度为600μL·L^(-1)能较好地抑制Foc4的菌丝生长且能提高其抑制率,病情指数明显降低,有利于改善香蕉的生长环境。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SA防治香蕉枯萎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酸 化感物质 香蕉枯萎 尖孢镰刀4生理小种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比卡菌素聚酮合酶编码基因Bik1的鉴定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艳玮 曾凡云 +4 位作者 漆艳香 丁兆建 谢艺贤 张欣 彭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3-483,共11页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本研究克隆鉴定Foc4比卡菌素聚酮合酶编码基因(bikaverin PKS-encodi...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本研究克隆鉴定Foc4比卡菌素聚酮合酶编码基因(bikaverin PKS-encoding gene,Bik1)Foc4Bik1,编码一个由203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酶,具有I型PKS聚酮合酶的保守结构域,包含酰基转移酶功能域[acyl-carrier protein(ACP)transacylase,SAT],β-酮脂酰合成酶功能域(β-ketoacyl synthase,KS),丙二酰酰基转移酶功能域(acyltransferase,AT),脱氢酶(dehydratase,DH)以及硫酯酶(thioesterase,TE)等多个保守蛋白结构域。采用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Foc4Bik1,通过比较突变体和野生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量、致病力等差异,证明ΔFoc4Bik1突变体仅影响次生代谢产物比卡菌素的生物合成,不影响病原菌的其他生理表型及致病力;其次,ΔFoc4Bik1突变体摇培后菌液呈白色,与野生型Foc4的暗红色形成鲜明对比,说明Foc4Bik1基因符合作为内源报告基因的条件。本研究以Foc4Bik1为内源靶标基因,利用水稻恶苗病菌(F.fujikuroi)的基因编辑载体pUC-fFuCas9-HTBNLS-hph,尝试以质粒体内表达Cas9和sgRNA的方式探索Foc4中CRISPR/Cas9编辑的可行性。gRNA序列由在线网站设计,构建的sgRNA162导入质粒构建靶向Foc4Bik1的pUC-fFuCas9-HTBNLS-hph-Foc4Bik1基因编辑载体,与供体质粒pUC19-Foc4Bik1-HDR一起导入原生质体通过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y directed repair,HDR)的方式进行基因编辑。经过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的ΔFoc4Bik1(HDR)基因编辑后的敲除转化子进行PCR检测和摇培,白色菌液表型与PCR检测阳性的敲除转化子相互对应,证实了Foc4基因编辑的可行性。此外,Foc4Bik1可作为香蕉枯萎菌Foc4内源报告基因并评估探索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香蕉枯萎菌上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4生理小种(Foc4) 比卡素聚酮合酶基因Bik1 基因敲除 表型分析 CRISPR/Cas9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瓜多尔:引进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
20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48-48,共1页
厄瓜多尔将采收第二种抗香蕉枯萎病的香蕉品种——以色列的GAL品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GAL品种是该国进口的第二种对抗香蕉枯萎病的香蕉品种,第一种是2022年4月引进的新北蕉品种(Formosana 218)。
关键词 尖孢镰刀古巴专化型 香蕉枯萎 香蕉品种 4生理小种 枯萎 北蕉 枯萎病病原 厄瓜多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