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元-分层法的受硫酸盐侵蚀隧道衬砌有效强度预测模型
1
作者 刘新荣 庄炀 +2 位作者 周小涵 梁宁慧 陈海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5-173,共9页
隧道衬砌受硫酸盐侵蚀后的有效强度是评价运营隧道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但现有硫酸盐侵蚀试验为缩短试验周期而提高了侵蚀溶液中硫酸盐浓度,导致试验结果无法预测实际运营时间下受硫酸盐侵蚀隧道衬砌的有效强度。针对隧道衬砌的单面腐蚀特... 隧道衬砌受硫酸盐侵蚀后的有效强度是评价运营隧道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但现有硫酸盐侵蚀试验为缩短试验周期而提高了侵蚀溶液中硫酸盐浓度,导致试验结果无法预测实际运营时间下受硫酸盐侵蚀隧道衬砌的有效强度。针对隧道衬砌的单面腐蚀特点,本工作提出微元-分层法,并以此建立了考虑时间效应的隧道衬砌有效强度预测模型。选取重庆某受硫酸盐侵蚀隧道进行了工程案例分析,通过420 d的室内侵蚀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有效强度预测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求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进一步研究了该隧道在整体腐蚀和拱脚局部腐蚀情况下衬砌有效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有效强度预测模型能够避免尺寸效应计算腐蚀衬砌的有效强度,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隧道衬砌有效强度损失阶段,损失速度随运营时间呈先慢后快的特点;在相同情况下,拱脚局部腐蚀时隧道衬砌的有效强度损失小于整体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有效强度预测 微元-分层 腐蚀衬砌 硫酸盐单面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深度预水解-硫酸盐法制备溶解浆工艺的探究
2
作者 林凯睿 郭雪芳 +4 位作者 牛胜玥 黄六莲 胡会超 李建国 陈礼辉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以毛竹为原料,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制备竹溶解浆,探究了预水解时间、蒸煮保温时间以及用碱量对竹材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溶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处理可以有效溶出竹材中的半纤维素,延长预水解时间可以大幅度降低竹材中半纤维... 以毛竹为原料,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制备竹溶解浆,探究了预水解时间、蒸煮保温时间以及用碱量对竹材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溶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处理可以有效溶出竹材中的半纤维素,延长预水解时间可以大幅度降低竹材中半纤维素含量、增加水解液中单糖和总糖质量浓度,实现半纤维素的有效脱除;同时,溶出半纤维素使竹材的孔洞数量增加,结构松散,有利于后续蒸煮阶段药液渗透和木质素降解溶出。经预水解时间160 min的条件处理,竹材的纤维素含量为57.4%、半纤维素含量为7.2%、得率为66.8%,其水解液中木糖单糖和木糖总糖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9和23.1 g/L。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提高用碱量和延长蒸煮保温时间,均可以实现竹溶解浆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脱除,从而降低竹溶解浆的卡伯值和聚戊糖含量、提高其α-纤维素含量。在用碱量(以NaOH计) 20%、硫化度27%、液比1∶4、蒸煮温度170℃、蒸煮保温时间90 min的条件下,所得竹溶解浆的卡伯值为7.5、聚戊糖含量为2.1%、α-纤维素含量为90.8%、黏度为740 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水解-硫酸制浆 竹材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香草醛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118
3
作者 孙芸 谷文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6,共4页
以硫酸作为香草醛法的酸性介质 ,测定葡萄籽提取物水溶液中原花青素含量 ,对硫酸浓度、香草醛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影响比色反应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硫酸-香草醛 测定 原花青素 反应条件 葡萄籽提取物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ChERS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畜肉中吲哚乙酸
4
作者 李霞 高喜凤 +7 位作者 崔玉花 申中兰 陈倩倩 李芳芳 李海霞 徐大玮 李新玲 刘艳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6,共6页
基于SinChERS净化-快速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畜肉中吲哚乙酸的检测方法。样品加水后用甲酸调节pH值为3,采用乙腈提取,SinChERS净化柱净化,氮气吹干后加入浓硫酸、甲醇衍生化1 min,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 基于SinChERS净化-快速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畜肉中吲哚乙酸的检测方法。样品加水后用甲酸调节pH值为3,采用乙腈提取,SinChERS净化柱净化,氮气吹干后加入浓硫酸、甲醇衍生化1 min,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5.0μg/mL范围内,吲哚乙酸质量浓度与其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1 mg/kg。猪肉、牛肉、羊肉3种样品基质在0.01、0.05、0.10 mg/kg吲哚乙酸加标量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1%~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2.6%~5.7%。该方法前处理时间短、灵敏度高、可用于畜肉中吲哚乙酸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肉 吲哚乙酸 SinChERS 硫酸-甲醇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梗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71
5
作者 李春阳 许时婴 王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对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和葡萄梗中原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良前后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香草醛-盐酸法显色稳定性有很大提高,测定葡萄籽、梗原花青素含量准确性、重现性好。此方法简便、快速、易行,适合... 对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和葡萄梗中原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改良前后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香草醛-盐酸法显色稳定性有很大提高,测定葡萄籽、梗原花青素含量准确性、重现性好。此方法简便、快速、易行,适合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定性、定量研究,便于工业化生产中对原花青素产品质量的监控。本法采用的盐酸浓度为4%,香草醛浓度为0.5%,显色时间为30min,显色温度为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香草醛-盐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草醛-硫酸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慧慧 刘明言 凌宁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0-183,198,共5页
为了建立甘草提取甘草多糖后浸膏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535 nm为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了比色条件优化及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0.25 mL待测液中,加入0.25 mL浓度为6 mg/mL的香草醛溶液和2.0 mL 75%硫酸,在温度为7... 为了建立甘草提取甘草多糖后浸膏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535 nm为最大吸收波长,进行了比色条件优化及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0.25 mL待测液中,加入0.25 mL浓度为6 mg/mL的香草醛溶液和2.0 mL 75%硫酸,在温度为75℃条件下反应25 min,显色效果最好。该法精密度高(RSD=4.93%,n=6),1 h内稳定(RSD=1.09%,n=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93%(RSD=4.62%,n=5),是一种简便、准确、稳定和重复性好的检测脱糖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浸膏 甘草酸 香草醛-硫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浸提-ICP-OES法测定土壤中的游离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敏会 苗文慧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29-132,共4页
土壤中的游离铁是评价土壤风化度的重要指标,对其准确测定对摸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对连二亚硫酸盐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浸提(DCB浸提)和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浸提(DC浸提)两种浸提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浸提方... 土壤中的游离铁是评价土壤风化度的重要指标,对其准确测定对摸清土壤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对连二亚硫酸盐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浸提(DCB浸提)和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浸提(DC浸提)两种浸提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浸提方式无差异,但DC浸提法更加简便且更利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对比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土壤中铁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无差异,但ICP-OES法测定土壤中游离铁效率更高。建立土壤中游离铁简便和高效的检测方法,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溶液浸提(DC浸提)土壤中的游离铁,样品浸提液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后通过ICP-OES进行测定。建立的DC浸提-ICP-OES方法测定土壤中游离铁结果准确度好、精密度高,适合于大批量土壤游离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游离铁 连二亚硫酸-柠檬酸钠浸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导数光谱法快速测定香草醛 被引量:1
8
作者 姚丽平 陈元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文章用比值—导数光谱法测定香草醛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香草醛木素溶液在pH≤7时香草醛在230 nm处有吸收,在pH>7时在248 nm处有吸收。根据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香草醛木素溶液的比值-导数光谱,说明在230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 文章用比值—导数光谱法测定香草醛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香草醛木素溶液在pH≤7时香草醛在230 nm处有吸收,在pH>7时在248 nm处有吸收。根据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香草醛木素溶液的比值-导数光谱,说明在230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在230 nm和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对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在此两处吸收值可用于香草醛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值-导数光谱 香草醛 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野木瓜中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6
9
作者 王文平 郭祀远 +2 位作者 李琳 王明力 梁桂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6-279,共4页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野木瓜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在波长490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标准葡萄糖在8~64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重现性好。本文探讨了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此法测得野木瓜中多糖含量为12.02%。
关键词 野木瓜 多糖 苯酚-硫酸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郭金龙 陈有君 +4 位作者 孙国琴 郭九峰 王蕴华 朱晓清 聂奇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55-558,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含量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发现,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在10.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本实验研究了苯酚-硫酸法测定杏鲍菇多糖含量时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发现,波长为485nm、苯酚用量1.4ml、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5min,在10.00~70.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6,平均回收率99.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多糖 苯酚-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酮-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多糖含量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强 唐微 +3 位作者 石园园 李嘉惠 李艳红 刘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70-371,374,共3页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单糖含量,多糖含量为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为其他材料水提液中多糖定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蒽酮-硫酸 3 5-二硝基水杨酸 杜仲 水提液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白首乌中多糖含量 被引量:57
12
作者 高丽君 王汉忠 +3 位作者 崔建华 苏延友 宋振巧 王建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5-297,共3页
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了白首乌中的多糖含量。在波长 4 90nm处测定吸光度 ,8μg~ 6 4 μg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实验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9% (n =4 )。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线性好。通过此法 ,确定了白首... 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了白首乌中的多糖含量。在波长 4 90nm处测定吸光度 ,8μg~ 6 4 μg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实验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9% (n =4 )。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线性好。通过此法 ,确定了白首乌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 ,并测得白首乌中多糖的含量是 11.5 8g/ 10 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首乌 多糖 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油菜花粉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涂宗财 李敏 +2 位作者 刘光宪 豆玉新 张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9-221,共3页
以葡萄糖为对照,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油菜花粉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对该法稳定性、精密度、是否受蛋白质干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显色方式为:取待测油菜花粉多糖2mL,加入浓度为5%苯酚1mL,迅速滴加浓硫酸5.0mL,摇匀后于室温放置20m... 以葡萄糖为对照,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油菜花粉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对该法稳定性、精密度、是否受蛋白质干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显色方式为:取待测油菜花粉多糖2mL,加入浓度为5%苯酚1mL,迅速滴加浓硫酸5.0mL,摇匀后于室温放置20min,在482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灵敏,显色稳定,不受蛋白质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多糖 苯酚-硫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的样品处理 被引量:41
14
作者 刘志明 唐彦君 +1 位作者 吴海舟 张清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葡萄酒的总糖含量是其质量和类别的重要标志。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常因干扰物质过多而无法实施或导致吸光度值测定误差很大,因此,在测定前须先用沉淀剂除去葡萄酒中蛋白质、单宁酸等杂质并脱色。试验优选了沉淀剂,并探索... 葡萄酒的总糖含量是其质量和类别的重要标志。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葡萄酒中总糖含量常因干扰物质过多而无法实施或导致吸光度值测定误差很大,因此,在测定前须先用沉淀剂除去葡萄酒中蛋白质、单宁酸等杂质并脱色。试验优选了沉淀剂,并探索了沉淀剂加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除杂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醋酸铅作沉淀剂除杂脱色的优化条件为沉淀剂加量10%、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20min,脱色率达97.18%。除杂脱色后测定的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4种酒的总糖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3%,加标回收率为94.7%~97.8%。解决了测定时酒样碳化和色扰问题,方法简便易行,测定数据的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硫酸 葡萄酒 总糖含量 样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萘酚-硫酸法测定酒糟多糖含量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世仙 刘焱 +2 位作者 朱彬 金茜 曾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5-248,共4页
目的:从酒糟中提取多糖,并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检测酒糟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法提取酒糟多糖,用a-萘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在6-36g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 目的:从酒糟中提取多糖,并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检测酒糟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法提取酒糟多糖,用a-萘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在6-36gg/mL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物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5,平均加标回收率100.65%,以葡萄糖计,酒糟中多糖含量为10.6%,RSD为4.0%。结论:a-萘酚-硫酸显色法测定酒糟多糖含量步骤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多糖 α-萘酚-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绿茶茶多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8
16
作者 张媛媛 张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在茶多糖测定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苯酚质量分数、硫酸用量、显色时间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试验考察各因素变化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测... 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在茶多糖测定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苯酚-硫酸法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苯酚质量分数、硫酸用量、显色时间3个因素,利用响应面试验考察各因素变化对吸光度的影响。通过优化得到最佳测定条件为4.8%苯酚溶液1 mL、浓硫酸5 mL、显色时间29 min、检测波长488 nm。在此条件下的标准曲线在0-0.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对3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不小于97.55%,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82%,说明此方法准确可靠、稳定性高,适合于茶多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苯酚-硫酸 蒽酮-硫酸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花椒叶多糖含量 被引量:19
17
作者 齐素芬 张华峰 +3 位作者 姚美 程芳 王正齐 陈思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0-46,共7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精确定量分析花椒叶多糖的苯酚-硫酸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选择半乳糖作为标准单糖,484nm为工作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较佳显色反应条件是加样次序为苯... 建立了一种灵敏、特异、精确定量分析花椒叶多糖的苯酚-硫酸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多糖的含量。该方法选择半乳糖作为标准单糖,484nm为工作波长。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较佳显色反应条件是加样次序为苯酚-样品-浓硫酸,显色温度为25℃,质量分数为5%的苯酚添加量为0.3mL,浓硫酸添加量为3.5mL,显色时间为30min。系统适应性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27x-0.0076(R^2=0.997),线性范围为10.00—60.00μg/mL,LOD和LOQ分别为2.08μg/mL和6.30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在0.49%~3.64%,5.17%~6.05%之间,平均回收率为101.19%。样品溶液在显色反应后的2h内稳定性较好。测定发现陕西大红袍花椒叶中ω(多糖)在8.11~8.89mg/g之间。该方法为花椒叶多糖的定量分析和花椒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多糖 苯酚-硫酸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过氧化氢消化法测定植株氮磷钾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山泉 陈川 +1 位作者 徐沭 殷士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植株养分测定 含量测定 硫酸-过氢化氢消化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定猪苓多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国伟 李彩霞 +4 位作者 王艳峰 黄羽 苏芝军 郑芳 曾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99-1102,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在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此,研究采用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和冷冻干燥制备相对纯化的猪苓多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法对猪苓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组成及含量进行研究... 本研究目的是比较高效液相法与硫酸-蒽酮法在测定猪苓多糖含量上的差异。为此,研究采用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透析和冷冻干燥制备相对纯化的猪苓多糖,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及高效液相法对猪苓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组成及含量进行研究,用硫酸-蒽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猪苓颗粒中猪苓多糖的含量。结果显示,猪苓多糖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232,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506,分子范围2.44,可能由海藻糖和葡萄糖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05%和62.28%。硫酸-蒽酮法侧的猪苓多糖含量为87.9%。对于猪苓多糖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法优于硫酸-蒽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多糖 高效液相 硫酸-蒽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酮-硫酸法快速测定蔗糖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利军 孔红星 陆丹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直接利用硫酸与水发生水合作用时释放的热量,使反应体系自行升温,达到充分显色,从而免去了水浴加热步骤,使操作更为简便,测定速度提高.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改进了传统的蒽酮-硫酸法,发展并提出了新的蒽酮-硫酸法.其线性范围为0.53~... 直接利用硫酸与水发生水合作用时释放的热量,使反应体系自行升温,达到充分显色,从而免去了水浴加热步骤,使操作更为简便,测定速度提高.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改进了传统的蒽酮-硫酸法,发展并提出了新的蒽酮-硫酸法.其线性范围为0.53~12.96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为1 98×104L/mol·cm.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用于甘蔗汁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酮-硫酸 测定 蔗糖 甘蔗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