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西山和湖北铁山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 被引量:8
1
作者 曾佐勋 陶正科 樊光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74,共2页
关键词 铁山 香肠构造 香肠 腊肠 北京西山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铁山梯形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林波 曾佐勋 +1 位作者 高曦 王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4-307,共14页
鄂东南铁山是全球第二个梯形石香肠构造的发现点。以该区成层分布、形态相近的梯形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岩层厚度比、运动学涡度分布等。结合梯形石香肠几何形态学、岩石学特... 鄂东南铁山是全球第二个梯形石香肠构造的发现点。以该区成层分布、形态相近的梯形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岩层厚度比、运动学涡度分布等。结合梯形石香肠几何形态学、岩石学特征,对所得数据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剪切带中垂直剪切方向的厚度比值与其所受真应变差趋于负相关;该梯形石香肠构造是由其上、下相邻基质层厚度差异,基质层中总体上的纯剪切,局部相对集中的简单剪切及相对富集于张裂隙处角岩层中的热液流体等综合作用形成的;发育成层分布且形态相近的梯形石香肠构造所需特征性条件是能干层上、下相邻基质层厚度相差较大,且受总体上持续的平行层面拉伸、垂直层面压缩的纯剪切与局部的简单剪切共同作用。该类石香肠构造是较好的岩石流变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石香肠构造 有限应变测量 应变分析 惯量椭圆法 鄂东南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铁山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储玲林 李志勇 曾佐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4-699,I0002-I0003,共8页
利用惯量椭圆法对鄂东南铁山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不同位置的方解石进行二维有限应变测量。运动学涡度以及相关参数的等值线分布图表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分布是不均匀的。基质层中,靠近断开的能干层处的... 利用惯量椭圆法对鄂东南铁山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不同位置的方解石进行二维有限应变测量。运动学涡度以及相关参数的等值线分布图表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分布是不均匀的。基质层中,靠近断开的能干层处的剪切变形中纯剪切占优势,伸长方向趋向于平行剪切方向;而靠近连续的能干层处的剪切变形中简单剪切占优势,伸长方向趋向于垂直剪切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分析 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 运动学涡度 鄂东南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电镜的香肠构造流变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樊春 曾佐勋 +2 位作者 Franz Neubauer 杨光明 Johann Genser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采自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和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中的香肠体和相应基质的样品进行了超微构造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基质中的位错密度较粗颗粒香肠体中的位错密度明显低很多。故认为香肠体的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为主,而基质的...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采自奥地利东阿尔卑斯和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中的香肠体和相应基质的样品进行了超微构造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基质中的位错密度较粗颗粒香肠体中的位错密度明显低很多。故认为香肠体的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为主,而基质的变形机制则以扩散蠕变为主。这从一个侧面为香肠构造流变计的这一假设提供了超微观研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香肠构造 位错密度 位错蠕变 扩散蠕变 阿尔卑斯山 西山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铁山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中的应变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8-777,共10页
鄂东南铁山是亚洲首个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的地区。以该区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运动学涡度等相关参数及有限应变椭圆长轴展布方位的分布图。对所获数据资料研究... 鄂东南铁山是亚洲首个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的地区。以该区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运动学涡度等相关参数及有限应变椭圆长轴展布方位的分布图。对所获数据资料研究表明: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的应变受其能干层控制,有限应变值与其离能干层的距离趋于负相关,且与其矿物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在平行于石香肠构造伸展方向上基质层有限应变分布不均;石香肠体附近与之相近规模的变形构造可使其相应基质中的应变分布紊乱;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是由早期平行于层面简单剪切叠加晚期平行层面伸长、垂直层面压缩的纯剪切作用形成。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基质层中简单剪切与纯剪切的分布均分别与其相对增厚与减薄区段对应,而两者形态的不同主要与石香肠体不连续处充填物的能干性不同有关,再次表明两者均是较好的岩石流变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应变测量 应变分析 骨节状石香肠构造 惯量椭圆法 鄂东南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香肠构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云峰 曾佐勋 吴武军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100多年来,石香肠构造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出现了骨节状石香肠、不对称鱼嘴构造、复合石香肠等新的构造样式。在石香肠构造形成理论研究上,关于断裂石香肠构造形成的理论推导、肿缩石香肠构造形成的流变参数的限制、多层石香肠构... 100多年来,石香肠构造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出现了骨节状石香肠、不对称鱼嘴构造、复合石香肠等新的构造样式。在石香肠构造形成理论研究上,关于断裂石香肠构造形成的理论推导、肿缩石香肠构造形成的流变参数的限制、多层石香肠构造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石香肠构造控矿以及石香肠构造流变计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研究的拓展还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构造 模拟 构造流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香肠构造的多种地质构造背景
7
作者 王冉 肖宙轩 +2 位作者 林靖愉 李路 崔文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7-785,共9页
石香肠构造与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未有过详细的综合分析和总结,而廓清石香肠构造的构造背景对于解析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观测,依据构造变形的MEST法则,得出石香肠构造的五种构造背景:1)缩短构... 石香肠构造与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尚未有过详细的综合分析和总结,而廓清石香肠构造的构造背景对于解析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野外观测,依据构造变形的MEST法则,得出石香肠构造的五种构造背景:1)缩短构造背景,主要发育在纵弯褶皱的翼部; 2)伸展构造背景,石香肠构造主要发育在褶皱转折端; 3)走滑构造背景,主要发育在剪切带中,石香肠块段一般为剪切滑动所围限,有反向和同向两种多米诺剪切型式,具体取决于剪切带边界与石香肠序列之间的几何学角度; 4)压实作用或者地振动构造背景,主要发育在水平岩层中,无与之配套的高一级褶皱发育;5)从伸展或走滑转为缩短构造背景,主要发育在陡倾岩墙(脉)及其围岩中,无与之配套的高一级褶皱发育。这种多样性暗示,欲准确解析露头尺度的石香肠构造所指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必须将其构造型相和产出的构造位置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构造 大地构造 多样性 构造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节状香肠构造形成机制研究——以湖北铁山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泉 曾佐勋 张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6,共6页
以湖北大冶铁山地区骨节状香肠构造为对象,根据其骨节缝形态、香肠层的剖面形态以及骨节缝填充脉体与香肠形成的期次关系,划分出13种骨节状香肠构造类型;通过对其物质组成的镜下鉴定,认为其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两期变形作用,并总结出三... 以湖北大冶铁山地区骨节状香肠构造为对象,根据其骨节缝形态、香肠层的剖面形态以及骨节缝填充脉体与香肠形成的期次关系,划分出13种骨节状香肠构造类型;通过对其物质组成的镜下鉴定,认为其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两期变形作用,并总结出三种力学机制①两期递进的垂直层面压缩变形叠加;②早期垂直层面压缩与后期平行层面剪切的叠加;③早期垂直层面压缩与后期平行层面挤压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节状香肠构造 骨节缝 填充脉体 大冶铁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肠构造岩体上熊渡拱坝基础处理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兴华 尚全信 +1 位作者 姜维 沈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9,46,共4页
熊渡拱坝坝址基岩为香肠构造岩体,其软、硬相间的岩体结构,在遇外力时将产生不均匀变形。在这类基础上建拱坝,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因此,提高基岩弹模,改善基础受力条件,做好防渗排水设计,尽可能保持基础干燥,防止基础产生不均匀变形,是... 熊渡拱坝坝址基岩为香肠构造岩体,其软、硬相间的岩体结构,在遇外力时将产生不均匀变形。在这类基础上建拱坝,国内文献未见报道。因此,提高基岩弹模,改善基础受力条件,做好防渗排水设计,尽可能保持基础干燥,防止基础产生不均匀变形,是熊渡拱坝设计的总原则。采取的措施为:坝址上移50 m;对表层的香肠构造岩体尽可能挖除;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大胆按每孔段抬动变位0.5 mm控制,最大灌浆压为3.0 MPa。工程建成至今已20 a,经过了各种洪水考验,运行情况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构造 不均匀变形 拱坝设计 熊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膨缩石香肠流变性质构造研究初探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佐勋 付永涛 李艳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探索了利用膨缩石香肠构造定量估测古岩石流变参数的方法,获得北京西山云母大理岩中的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板岩中的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2.57-... 本文探索了利用膨缩石香肠构造定量估测古岩石流变参数的方法,获得北京西山云母大理岩中的方解石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3.06-7.69之间,与云母大理岩的粘度比在8.74-20.27之间;板岩中的石英脉的应力指数在2.57-4.75之间,与板岩的粘度比在94.8-175.8之间;白云岩中硅质条带的应力指数在2.25-3.93之间,与白云岩的粘度比在2.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指数 膨缩石香肠构造 北京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流变计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佐勋 樊春 +3 位作者 刘立林 陈桂华 凌峰 彭振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8,共5页
根据构造形迹和应变型式反演岩石流变性质的方法称为构造流变计,或简称流变计。目前提出的流变计主要有应变折射(含剪应变折射和应变差折射)、能干层褶皱、香肠构造、残斑翼尾样式。应变折射、能干层褶皱和香肠构造流变计已进入定量化... 根据构造形迹和应变型式反演岩石流变性质的方法称为构造流变计,或简称流变计。目前提出的流变计主要有应变折射(含剪应变折射和应变差折射)、能干层褶皱、香肠构造、残斑翼尾样式。应变折射、能干层褶皱和香肠构造流变计已进入定量化阶段。构造流变计既可用来研究不同尺度地质体的流变结构,也可用来研究地质体的流变学演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计 能干层褶皱 香肠构造 岩石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铁山与川西北地区发现不对称鱼嘴构造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云峰 曾佐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湖北 香肠构造 构造样式 成因 不对称鱼嘴构造 剪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渗流模型在黄土渗透性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洪勃 李喜安 +1 位作者 王力 李林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多孔性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多孔性不仅影响着黄土的物理力学及化学特征,也严重影响着黄土的水理性质,特别是黄土的渗透特性。然而,作为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经典模型——毛细管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采... 黄土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多孔性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多孔性不仅影响着黄土的物理力学及化学特征,也严重影响着黄土的水理性质,特别是黄土的渗透特性。然而,作为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的经典模型——毛细管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采、煤成气开采以及岩土工程等领域,但将多孔介质渗流理论模型引入表征黄土的多孔构造,这方面的资料尚欠缺。因此,本文以黄土的渗透性作为研究示例,在总结分析目前相对较为成功的多孔介质毛细管渗流模型的基础上,选取适于定量表征黄土渗透性的渗流模型,结合计算结果和渗透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将多孔介质毛细管渗流模型引入描述黄土渗透性这一方法的适用性。并提出孔隙的"香肠"构造(或称为"莲藕"构造),为黄土的渗透性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毛细管模型 迂曲度 香肠构造/“莲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隆起南翼陡山沱组四段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的成因与演化
14
作者 王宣淳 刘晓峰 《地质学报》 2025年第9期3147-3163,共17页
黄陵隆起南翼陡山沱组四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的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是探索埃迪卡拉纪深水微生物白云岩成因的珍贵素材。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深水白云岩属于早期成岩作用的产物,而非沉积作用的结果。本文以白云岩透镜体及其围岩为研究对... 黄陵隆起南翼陡山沱组四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的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是探索埃迪卡拉纪深水微生物白云岩成因的珍贵素材。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深水白云岩属于早期成岩作用的产物,而非沉积作用的结果。本文以白云岩透镜体及其围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白云岩透镜体及其围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白云岩透镜体的成因与演化。研究表明:陡山沱组四段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是在深水陆棚静水滞留盆地缺氧-还原环境下,经过硫酸盐还原反应,在海水-沉积物界面之上经微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沉积的微生物白云岩。白云岩透镜体经历三期演化过程:①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沉积期,在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下形成丘状或似层状微生物白云岩。透镜体内部发育典型的水平-收敛层理并与围岩层理构成丘状体-披覆构造。②白云岩透镜体早期成岩阶段,在差异压实作用下经历了椭圆化和塑性石香肠变形。③白云岩透镜体晚期成岩阶段,由差异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粉—细晶白云石球状集合体,发育似同心环状构造及方解石充填的不规则裂隙。本文不仅提炼了富有机质白云岩透镜体在缺氧-还原环境下的微生物-化学沉积成因新模式,也提出了白云岩透镜体经历了椭圆化-塑性石香肠构造-成岩作用等次生改造的新认识。这为探索海相富有机质页岩中微生物白云岩的成因和成岩作用提供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透镜体 富有机质页岩 微生物-化学沉积 塑性石香肠构造 黄陵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