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90年代香港报业看媒体的市场导向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香港报业进入 90年代后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完全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已逐渐成为发展主流。在读者市场读者地位“至高无上” ;新闻来源市场与传媒公众的关系不是一种金钱的关系 ,而是一种社会权益的互动关系 ;投资者市场则注重市场... 香港报业进入 90年代后的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完全市场导向”的经营策略已逐渐成为发展主流。在读者市场读者地位“至高无上” ;新闻来源市场与传媒公众的关系不是一种金钱的关系 ,而是一种社会权益的互动关系 ;投资者市场则注重市场的扩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香港报业 媒体 市场导向 市场扩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四)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小榕 《当代传播》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经济 总编辑 香港报业 上市公司 管理方法 结构图 部制 冻结资金 董事局 管理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一)
3
作者 黄小榕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经济 香港报业 《循环日 中文 价值 中文 传教士 英文 马礼逊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八)
4
作者 黄小榕 《当代传播》 1999年第5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集团 经济 多元化经营 香港经济 房地产 大众化 香港报业 读者市场 方英尺 刊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三)
5
作者 黄小榕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经济 香港报业 《循环日 《大公 极左路线 多元化经营 《文汇 生产总值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期间香港报业工人的反汪罢工斗争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义祥 《学术研究》 1985年第4期23-25,共3页
1988年10月以后,随着武汉、广州的沦陷,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主要目标也由国民党方面转向中国的解放区;并对国民党进行诱降。同年12月22日,近卫发表了一项以“防共”为词的诱降声明。在这样的形势下... 1988年10月以后,随着武汉、广州的沦陷,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主要目标也由国民党方面转向中国的解放区;并对国民党进行诱降。同年12月22日,近卫发表了一项以“防共”为词的诱降声明。在这样的形势下,早与日本帝国主义暗中往来的汪精卫集团,首先公开叛变投敌。汪精卫潜离重庆,逃到河内,发表了响应近卫声明的艳(29日)电。随后即进行了一系列的卖国投敌活动。他们在香港主办的汉奸报纸——《南华》、《天演》、《自由》等三家日报,就是他们进行卖国投敌活动的重要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新华日 工人罢工 汉奸 斗争 汪精卫集团 国民党 香港报业 相持阶段 重要阵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百多年来香港、澳门新闻事业的最新著作《香港报业春秋》出版
7
作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6-16,共1页
《香港报业春秋》是叙述香港1841年到现在近150年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张友渔、刘思慕等写了从事香港新闻工作的回忆录,它概述了鸦片战争后香港开埠以来英文和中文报刊的产生情况和发展的趋势;重点介绍了早期影响... 《香港报业春秋》是叙述香港1841年到现在近150年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张友渔、刘思慕等写了从事香港新闻工作的回忆录,它概述了鸦片战争后香港开埠以来英文和中文报刊的产生情况和发展的趋势;重点介绍了早期影响较大的报刊如《遐迩贯珍》、《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中国日报》、《唯一趣味报有所谓》、《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生活日报》、抗战迁港的《大公报》、《立报》和香港创办的《星岛日报》、《华商报》、《大众生活》、《光明报》、《正报》、《人民报》、《文汇报》、《愿望》、《周末报》、《商报》、《经济导报》等及香港的新闻通讯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报业 澳门 华侨 新闻事 新闻传播事 中文 新闻工作 春秋 鸦片战争后 循环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劲松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2005年,3份免费日报的出现,加剧了香港报业市场的竞争。本文从分析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入手,认为免费报纸凭借差异化策略进入市场,在经营上具有注重成本管理、目标读者选择及确立独特的内容定位等特色,对内地报纸经营有所启发。
关键词 香港报业 免费 经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黄宽、黄胜对西学的传播 被引量:9
9
作者 梁碧莹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94-99,共6页
简论黄宽、黄胜对西学的传播梁碧莹1847年1月4日,一艘来华运茶叶的美国商船从广州黄埔港扬帆返国。船上坐着三位免费搭乘者,他们是马礼逊学校的学生———黄宽、黄胜和容闳。这三位中国青年在其老师布朗(SamuelR.Br... 简论黄宽、黄胜对西学的传播梁碧莹1847年1月4日,一艘来华运茶叶的美国商船从广州黄埔港扬帆返国。船上坐着三位免费搭乘者,他们是马礼逊学校的学生———黄宽、黄胜和容闳。这三位中国青年在其老师布朗(SamuelR.Brown)夫妇的带领下赴美读书。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宽 《西学东渐记》 香港报业 马礼逊 容闳 丁日昌 《中外新 传教医生 洋务事 理雅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