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发酵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莉 叶英 +4 位作者 陈碧钦 罗贞媛 刘娜 文和明 李华健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68-72,78,共6页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发酵酒进行香气成分检测。马铃薯发酵酒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g∶mL),α-淀粉酶添加量0.7%,酒曲添加量0.7%,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4.9分。利用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分析检测出6类29种物质,主要包括3种有机酸、11种酯类、1种酚类、8种醇类、5种烃类、1种呋喃类。其中,乙酸乙酯、乙醇、辛酸辛酯、异辛酸、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异戊醇相对含量较高,是马铃薯发酵酒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得到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GC-MS技术进行香气成分分析,为马铃薯发酵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发酵酒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GC-MS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毛尖与黄山毛峰及西湖龙井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建军 黄建安 +4 位作者 李美凤 李银花 陈金华 林海燕 刘仲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8-662,共5页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 以信阳、黄山、杭州的茶树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成信阳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其中信阳的鲜叶由3个公司加工成3个信阳毛尖茶样,共5个茶样,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香气物质,结合感官审评和GC–MS,分析3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特点及成分构成。结果表明:3个信阳毛尖茶样香气均表现为清香,黄山毛峰茶样香气馥郁带兰花香,西湖龙井茶样香气浓郁带高火香;5个茶样共检测出香气成分74种,其中共有香气成分24种,5个茶样中的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物质的含量最高;信阳毛尖茶样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壬醛、环氧芳樟醇、反香叶醇、δ–杜松烯、反–橙花叔醇、棕榈酸、反式植醇;黄山毛峰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β–芳樟醇、反香叶醇、壬醛、己醛、反式植醇、环氧芳樟醇、庚醛,且在黄山毛峰茶样中检测出苯乙醛、脱氢芳樟醇2种独有的令人愉悦的香气成分;西湖龙井茶样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芳樟醇、反香叶醇、环氧芳樟醇、壬醛、顺氧化芳樟醇、己醛、δ–杜松烯、δ–杜松醇,西湖龙井茶样中检测出烷烃类和吡嗪类物质的数量较多,但未检测出棕榈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毛尖 黄山毛峰 西湖龙井 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绿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周春明 杨坚 龚正礼 《中国茶叶加工》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了四个品种高香绿茶的香气成分,并和2种清心乌龙茶作对比。研究发现,晒青和摊放工序是形成花香绿茶特征香气及香型的关键。经GC和GC/MS分析鉴定,构成高香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己酸-顺-3-乙... 分析了四个品种高香绿茶的香气成分,并和2种清心乌龙茶作对比。研究发现,晒青和摊放工序是形成花香绿茶特征香气及香型的关键。经GC和GC/MS分析鉴定,构成高香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己酸-顺-3-乙己烯酯、丁香烯、a-法呢烯、橙花叔醇、茉莉酮酸甲酯、6,10,14-三甲基十五烷酮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高香绿茶的香型由各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及其各自阈值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成分分析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茉莉酮酸甲酯 GC/MS 水杨酸甲酯 特征香气 花香绿茶 分析鉴定 橙花叔醇 氧化物 芳樟醇 香叶醇 三甲基 香型 摊放 晒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个栽培品种对富士授粉后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蕊 慈琰雨 +5 位作者 赵玲玲 宋来庆 刘美英 张硕 张学勇 姜中武 《烟台果树》 2018年第2期24-25,共2页
芳香物质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是决定苹果风味和典型性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文献记载,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有350多种,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成分的混合形成了苹果独特的香味。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的重... 芳香物质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是决定苹果风味和典型性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文献记载,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有350多种,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成分的混合形成了苹果独特的香味。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种类和品种的差异性,香气物质研究对提高苹果品质、品质育种及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旨在分析不同授粉品种对富士授粉后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通过花粉直感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成分分析 苹果果实 授粉品种 栽培品种 富士 苹果品质 挥发性成分 成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加饭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益圩 王冀平 孙力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5期27-34,共8页
本文采用顶空法气相色谱、色-质联用技术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1~4年陈绍兴加饭酒的香气成分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香气成分35种,定量分析其中香气成分11种;测定游离氨基酸28种,总量为4150~5310ppm,蛋白质和肽类水解氨基酸18种... 本文采用顶空法气相色谱、色-质联用技术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1~4年陈绍兴加饭酒的香气成分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测定香气成分35种,定量分析其中香气成分11种;测定游离氨基酸28种,总量为4150~5310ppm,蛋白质和肽类水解氨基酸18种,总量为10100~13200ppm。熟陈前三年,各香气成分呈下降形,氨基酸呈上升形,至第四年则相反,香气成分有上升突变,其相应的氨基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因此构成加饭酒独特香气成分系由于氨基酸在熟陈过程中转变为高级酸及酯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饭酒 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葡萄品种及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第8期52-52,共1页
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3期《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作者谭伟等)报道,为研究以母本“瑰宝”与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 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3期《4个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分析》(作者谭伟等)报道,为研究以母本“瑰宝”与父本“无核白鸡心”杂交选育出的无核葡萄新品种“早康宝”“无核翠宝”“无核丽红宝”和“晶红宝”果实的芳香化合物组分,以便为了解其品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这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果实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4个无核葡萄及其亲本成熟果实芳香物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成分分析 鲜食葡萄品种 成熟果实 亲本 顶空固相微萃取 无核葡萄 气质联用技术 芳香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果忍冬果实不同发育期香气成分分析
7
作者 高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16年第9期67-67,共1页
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8期《蓝果忍冬果实不同发育期香气成分构成及对比分析》(作者刘朋等)报道,为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 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8期《蓝果忍冬果实不同发育期香气成分构成及对比分析》(作者刘朋等)报道,为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着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成分分析 发育期 果实 忍冬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 品种(系)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鸥绿茶香气成分分析
8
作者 谢赤军 戴素贤 +2 位作者 张桂英 赖时华 曾福卿 《广东茶叶》 1993年第1期36-37,31,38-40,共6页
海鸥农场位于广东最南端,南临大海,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有茶园面积约5000亩,年产干茶约15000担左右,主要生产绿茶,所产茶叶香气纯正,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醇厚,爽口、由于在建园时期,就高度重视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坚持不施农药,... 海鸥农场位于广东最南端,南临大海,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有茶园面积约5000亩,年产干茶约15000担左右,主要生产绿茶,所产茶叶香气纯正,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醇厚,爽口、由于在建园时期,就高度重视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坚持不施农药,保持自然界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香气成分分析 香气成分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石斛属寡花组和顶叶组物种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9
作者 郭玉华 洪小雨 +4 位作者 黄明忠 李明瑞 李崇晖 陆顺教 尹俊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7-1477,共11页
石斛是著名的观赏和药用植物,为探讨石斛属寡花组和顶叶组石斛物种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5种寡花组和7种顶叶组石斛植物盛花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 石斛是著名的观赏和药用植物,为探讨石斛属寡花组和顶叶组石斛物种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5种寡花组和7种顶叶组石斛植物盛花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石斛属植物花朵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74种,其中烯类36种、醛类13种、醇类12种、酯类3种、酮类5种、烷烃类3种、芳香族类2种;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的是寡花组中的竹叶石斛,有47种,其次是顶叶组中的鼓槌石斛和苏瓣石斛,分别有37种和35种,最少的是顶叶组中的黄法式石斛,仅有18种,大多石斛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均在20种以上,并且大多以烯类化合物为主,仅有顶叶组中的小黄花石斛和密花石斛以醛类化合物为主。对挥发性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除了少数石斛未聚到原先的分组外,其余的均聚到一起,说明石斛花朵挥发性物质可以作为石斛分组的依据。研究结果可作为顶叶组石斛植物品种选育、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石斛属植物分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寡花组 顶叶组 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香气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婷 罗秀华 +1 位作者 孙晶 高丽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酱油中的香气成分是评价酱油品质的重要指标。阐述了常用的香气成分的分离、提取、分析方法,并介绍了酱油中香气成分提取、鉴定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香气成分分析 样品前处理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酒酿造工艺优化及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光荣 余志方 +2 位作者 胡一阳 马剑 马艳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4,共6页
以杨梅为原料,酵母菌RV171为发酵菌种制备杨梅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以酵母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杨梅酒发酵工艺,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 以杨梅为原料,酵母菌RV171为发酵菌种制备杨梅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以酵母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杨梅酒发酵工艺,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杨梅汁和杨梅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杨梅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9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杨梅酒酒精度为12.63%vol。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杨梅酒中共检出挥发性香气成分35种,醛类、醇类、酯类是杨梅酒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且杨梅酒中醛类、醇类和萜烯类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37%、14.86%、70.82%(P<0.05),酯类显著降低51.04%(P<0.05)。由此可知,发酵所得杨梅酒香气丰富,可以解决杨梅资源浪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酒 酵母菌 发酵工艺 响应面法 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酵香肠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春晖 夏双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发酵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了33种化合物。结果表明,发酵香肠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类、酚类及醛类等。
关键词 发酵香肠 香气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三种芒果香气成分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豆 曹烙文 +7 位作者 岑延相 区梓峰 胡韩 谭国斌 麦泽彬 黄正旭 李雪 吴曼曼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18-226,共9页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GC×GCTOFMS)比较了不同萃取... 本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GC×GCTOFMS)比较了不同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温度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对三个品种的芒果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最适萃取条件为: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解吸温度250℃。凭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强大的分离及定性能力,可以获得比常规一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更多的香气成分信息。3种芒果共检测出170种香气成分,金煌芒、小台芒、青皮芒中分别测到96、90、68种香气成分,峰面积含量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74.04%、90.75%、78.91%。170种香气成分中醇类25种、芳香烃4种、醛类15种、酸类6种、酮类18种、烯烃56种、酯类46种,7类化合物中烯烃类化合物在三种芒果中含量占比最高,金煌芒中含有相比其他两种芒果具有更多的酯类、醛类和醇类等香气成分,相应的青皮芒独有的香味成分则相对较少,这也是金煌芒香气浓郁,而青皮芒香气较寡淡的原因。3种芒果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6种,比如萜品油烯、3-蒈烯、β-月桂烯、石竹烯、珂巴烯和γ-依兰油烯等烯烃组成芒果基本的香气,但共有成分在不同品种芒果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比如,金煌芒中3-蒈烯明显更高,含量为10.783%,小台芒中萜品油烯明显更高,含量为17.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品种 香气成分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荣制作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变化和感官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藤原贤昌 宇佐美裕亮 陈锡江 《福建茶叶》 2012年第4期18-21,共4页
乌龙茶为福建省特产,是用半发酵的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中国茶。它的制作工序有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六道工序,有着乌龙茶特有的制茶工艺,每道工序对乌龙茶香味的形成都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其香味是由富含在茶叶中的多种... 乌龙茶为福建省特产,是用半发酵的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中国茶。它的制作工序有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六道工序,有着乌龙茶特有的制茶工艺,每道工序对乌龙茶香味的形成都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其香味是由富含在茶叶中的多种成分在制茶过程中受物理化学作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其中,内酯类被山西氏等称为是乌龙茶香气的关键成分,茉莉内酯则为其中的主要成分。关于乌龙茶香气成分,目前存在着诸多见解。此次的实验,是在每道制茶工序中进行茶叶抽样,然后用开水冲泡,在可立刻饮用的条件下进行感官评价及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检测出的香气成分只有13种,虽然数量比较少,但可根据香气成分变化,掌握香气在各制茶工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成分变化 感官评价 乌龙茶 制作过程 制作工序 制茶工艺 物理化学作用 香气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特色臊子肉特征香气物质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李歌 杨宪东 +2 位作者 高振鹏 岳田利 王周利 《肉类研究》 2021年第2期25-30,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陕西地区市售11种臊子肉挥发性成分,通过对重要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陕西地区市售11种臊子肉挥发性成分,通过对重要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市售臊子肉的特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通过SPME-GC-MS方法分析得到11份臊子肉样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酸类、酮类、酯类、醚类、萜烯类和杂环类化合物;选取18种OAV大于10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和乙酸作为臊子肉产品特征香气组分,其中醛类有9种,分别为乙醛、戊醛、己醛、庚醛、壬醛、癸醛、2-甲基丙醛、2-甲基丁醛和3-甲基丁醛;酸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均为2种,分别为乙酸、丁酸和1-庚醇、芳樟醇;杂环类物质1种,为2-戊基呋喃;5种萜烯类化合物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3-蒈烯和柠檬烯;醚类化合物为草蒿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臊子肉 香气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度值 特征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在薄皮甜瓜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雨凡 齐红岩(编译) +2 位作者 张冲 曹嵩晓 王孝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9-230,共2页
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 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中直链酯类是薄皮甜瓜的主要香气物质.植物中直链酯类主要通过脂肪酸途径进行,脂氧合酶(LOX)是脂肪酸途径中第一个关键酶.由于LOX为多基因编码,其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不同的生理进程,LOX在酯类物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明确.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香气类型甜瓜的香气成分分析和果肉圆片孵育试验,检测LOX酶活性和香气物质成分,并根据己确定甜瓜的LOX基因家族成员序列进行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来研究哪些LOX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了薄皮甜瓜香气物质的合成过程.为明确LOX在薄皮甜瓜直链酯类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哪些基因参与直链酯类合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气物质 薄皮甜瓜 基因家族 脂氧合酶 物质合成 酯类物质 香气成分分析 成熟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
17
作者 万杨 赵朝光 周彬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建立了速酿鱼露中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3-甲硫基丙醛和苯乙醇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鉴定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考察萃取温度、萃取... 建立了速酿鱼露中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3-甲硫基丙醛和苯乙醇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鉴定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考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内标物的选择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固相微萃取条件为:选用2-甲基-3-庚酮作为内标物,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0 min。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8,并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5.47%~134.41%,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符合痕量定量要求。该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检测鱼露中关键香气化合物,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满足鱼露中4种关键香气化合物检测的需求,有助于促进香气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露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