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红淼 李艳玲 +1 位作者 杨继章 姜少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方法采用体外抗真菌实验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真菌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及小肠炭末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止泻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炎作用;采用干酵...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药效学。方法采用体外抗真菌实验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真菌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及小肠炭末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止泻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抗炎作用;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香桂化浊胶囊解热作用。结果香桂化浊胶囊能明显抑制临床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标准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等的生长,可显著减少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稀便滩数和排稀便动物数(P<0.01),对小鼠小肠推进率延缓作用显著(P<0.01),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急性炎症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无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P<0.05,P<0.01)。结论香桂化浊胶囊体外对临床株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以及标准株烟曲霉菌及黄曲霉菌均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且具有较好的的止泻、抗炎、解热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桂化浊胶囊 抗真菌 止泻 抗炎 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桂化浊胶囊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红淼 李艳玲 +1 位作者 杨继章 姜少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应用最大耐受量(MTD)测定法,对香桂化浊胶囊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大鼠长期毒性实验采用连续12周灌胃给药,处死2/3动物,其余动物停药进行恢复期观察2周,观察大鼠饮食、活动、体质量、大小...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方法应用最大耐受量(MTD)测定法,对香桂化浊胶囊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大鼠长期毒性实验采用连续12周灌胃给药,处死2/3动物,其余动物停药进行恢复期观察2周,观察大鼠饮食、活动、体质量、大小便、进食量、外观体征等情况,并进行血液、生化、病理学等检查。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MTD为48 g.kg-1,相当于推荐临床用药量(折合0.1 g.kg-1)的480倍;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香桂化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未出现严重中毒表现,各脏器无病理性变化。结论香桂化浊胶囊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桂化浊胶囊 毒性 急性 毒性 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桂化浊胶囊的HPLC-PDA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辰辰 杨继章 +1 位作者 吴丹 刘红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建立香桂化浊胶囊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完善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础,采用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 目的建立香桂化浊胶囊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完善香桂化浊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础,采用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相同色谱条件下,8批香桂化浊胶囊的相似度均>0.9,药物组成一致性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香桂化浊胶囊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桂化浊胶囊 指纹图谱 皮醛 广藿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的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丹 张辰辰 +1 位作者 杨继章 刘红淼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含量。方法采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氦气,流速:1.0 m L·min^-1,分流比:50∶1,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结果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和...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含量。方法采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氦气,流速:1.0 m L·min^-1,分流比:50∶1,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结果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和其他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在0.02-4.00 m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桂皮醛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RSD〈2.1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适用于香桂化浊胶囊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桂化浊胶囊 皮醛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5
作者 张辰辰 吴丹 +1 位作者 杨继章 王建欣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7个峰,并... 目的研究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以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37个峰,并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0.07%。相对含量超过5%成分有反式肉桂醛(相对含量20.77%)、环己烯(相对含量5.49%)、萘(相对含量5.34%)、甘菊蓝(相对含量6.26%)、邻甲氧基肉桂醛(相对含量8.26%)、百秋李醇(相对含量10.43%)和长叶醛(相对含量10.33%)。结论香桂化浊胶囊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反式肉桂醛、百秋李醇、长叶醛、甘菊蓝、邻甲氧基肉桂醛、环己烯和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桂化浊胶囊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