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密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系同源岩浆分异演化产物——矿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84
1
作者 肖庆华 秦克章 +5 位作者 唐冬梅 苏本勋 孙赫 三金柱 曹明坚 惠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3-522,共20页
香山西岩体是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铜镍-钛铁复合型含矿岩体,前人对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本次通过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在香山西铜镍矿石中发现了铜镍硫化物与钛铁氧化物共生的现象,并首次测定了香... 香山西岩体是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个铜镍-钛铁复合型含矿岩体,前人对香山西铜镍-钛铁矿床成因认识一直存在争议。本次通过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在香山西铜镍矿石中发现了铜镍硫化物与钛铁氧化物共生的现象,并首次测定了香山西钛铁辉长岩的SIMS锆石U-Pb年龄为278.6±1.8Ma(MSWD=1.2),与前人测得香山中岩体角闪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证实了香山西铜镍矿与钛铁矿为共生关系,两者空间上渐变过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香山岩体(包括钛铁辉长岩)为同源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演化趋势,并且经历了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与中段和东段岩石相比,香山西辉长岩类具有相对高的REE、SiO<sub>2</sub>(平均48.99%)、K<sub>2</sub>O+Na<sub>2</sub>O(平均3.43%)、TiO<sub>2</sub>(平均1.26%)和明显低的Mg<sup>#</sup>值(平均62.4),表现出分异演化程度高于中段和东段。经反演得出香山岩体原始岩浆含MgO约10%,FeO约9%,TiO<sub>2</sub>约1.14%,与同一成矿带内其它含铜镍矿岩体原始岩浆成份相近,应为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因此,香山西钛铁矿床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由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导致钛铁氧化物在残余岩浆中逐步富集,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与地壳物质的混染,不仅促使了岩浆中硫化物的饱和,同时提高了岩浆体系的氧逸度,进而促使了钛铁氧化物结晶沉淀。对香山西钛铁矿床成因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除我国攀西地区高钛的玄武质岩浆外,普通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在有利的分异演化条件下(如初始低氧逸度、相对高度的分异演化、后期与地壳物质混染)也有可能形成大型钛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西 镁铁-超镁铁岩 矿相学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铜镍矿-钛铁矿共生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香山西矿床磁铁矿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高一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2-146,160,共6页
通过对香山西矿床辉长岩及钛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配分分析,发现磁铁矿既有与其钛铁辉长岩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也存在"三重弯曲"或多重弯曲现象。而且不同辉长岩中磁铁矿的稀土总量差10倍以上。此外,香山西矿... 通过对香山西矿床辉长岩及钛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稀土元素配分分析,发现磁铁矿既有与其钛铁辉长岩一致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也存在"三重弯曲"或多重弯曲现象。而且不同辉长岩中磁铁矿的稀土总量差10倍以上。此外,香山西矿床磁铁矿单矿物与钛铁辉长岩具有较高的正铕异常与岩石中大量的斜长石堆晶有关,但成矿环境是否为氧化环境还需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西 镁铁-超镁铁岩 磁铁矿 稀土元素 氧化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地区两类钒钛磁铁矿型矿床含矿岩石对比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5-1436,共12页
新疆东天山地区产出有两类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分别以尾亚和香山西矿床为代表。尾亚是以铁钛为主的中型钒钛磁铁矿矿床,香山西则是以钛为主的大型钛铁矿矿床,与铜镍矿床共生。尾亚矿床含矿岩石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 新疆东天山地区产出有两类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分别以尾亚和香山西矿床为代表。尾亚是以铁钛为主的中型钒钛磁铁矿矿床,香山西则是以钛为主的大型钛铁矿矿床,与铜镍矿床共生。尾亚矿床含矿岩石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钒钛磁铁矿矿床相似。而香山西矿床含矿岩石的碱度、镁铁指数(FeO^*/MgO)、岩浆酸度(αsi)、钙碱富集指数(calk/m)等地球化学参数,氧逸度和硫逸度等物理化学参数均介于独立的典型铜镍硫化物和典型钒钛磁铁矿矿床之间。两类矿床含矿岩石特征的差异可能在于其产出的构造背景不同,导致其含矿岩浆演化过程中处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镁铁-超镁铁岩 东天山 尾亚 香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