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河流健康评价——以柏条河-府河河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明坤 郑从军 +4 位作者 廖清贵 杨彪 李波 庞亮 李成俊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9-16,共8页
基于河流健康评价目的,将柏条河-府河河段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针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进行多层次调查。在多个指标构建的评价系统中对各河段进行评分,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得分分别为72.7分、59.1分和59.3分。评分结果直观反映... 基于河流健康评价目的,将柏条河-府河河段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针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进行多层次调查。在多个指标构建的评价系统中对各河段进行评分,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得分分别为72.7分、59.1分和59.3分。评分结果直观反映出柏条河-府河不同河段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为各河段维持和提升植物多样性、河流健康提出了管理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指数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评分体系 河岸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尺度上地貌对α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郑江坤 魏天兴 +5 位作者 郑路坤 大林直 陈致富 赵健 朱文德 孙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54-2259,共6页
为了解地貌在坡面尺度上对α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主观采样法在陕北吴起县合家沟流域不同地貌部位进行了样地调查。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先后对各地貌部位物种组成及各物种的重要值、地形因子要素间、地形因子和群落α多样性之间分别... 为了解地貌在坡面尺度上对α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主观采样法在陕北吴起县合家沟流域不同地貌部位进行了样地调查。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先后对各地貌部位物种组成及各物种的重要值、地形因子要素间、地形因子和群落α多样性之间分别做了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地貌部位相似的群落聚类在一起,说明地形因子是影响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等的重要因素。(2)海拔和坡位,坡向和坡度,地形指数和海拔、坡位、坡形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8,双尾显著性检验概率小于0.05。(3)影响α生物多样性指标香农-维纳指数的地形因子按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是:坡位、坡向、海拔、坡形、坡度、地形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出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沿线、光照、土壤水分和养分在影响α生物多样性指标上依次递减。(4)通过多元线形回归检验,得出坡位、坡向、坡形、海拔这四个地形因子与群落α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可信度大,与样本数据的拟合度高。各地形因子数据归一处理后的回归方程为:香农-维纳指数=2.417-0.581×坡形-1.333×坡位+1.449×海拔+0.631×坡向。地形地貌特征在黄土丘陵区表现明显,研究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该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但由于调查样地尺度较小,在应用推广上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香农-维纳指数 多元回归分析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春光 崔丽娟 +2 位作者 盛连喜 赵俊 邹丽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湿地和鸟类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稀疏标准化法是一种建立在物种-面积关系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估。运用改进的稀疏标准化程序,利用多年调查和收集的鸟类数据,来评价和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结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取结果的相关性。评估结果表明:稀疏标准化法获取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信息与传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评价,且具有科学、直观、运算简捷、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稀疏标准化法 向海自然保护区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结构多样性与能源效率的协整分析——以省际数据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盈 黄涛 田立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8,共7页
利用香农-威纳指数,对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10—2012年的平均能源消费量的能源结构多样性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发现各省能源结构多样性特征不同.然后利用DEA方法,对其能源效率进行测算,测算指标包括能源投入、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 利用香农-威纳指数,对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10—2012年的平均能源消费量的能源结构多样性进行测算,测算结果发现各省能源结构多样性特征不同.然后利用DEA方法,对其能源效率进行测算,测算指标包括能源投入、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对得到的DEA评价值进行分析,发现除直辖市和生态保护相对完好的省份外,其余省份能源效率均不足.最后利用协整理论,研究能源结构多样性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多样性指标每增加一个单位,能源效率提高1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多样性 数据包络分析 香农-威纳指数 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排水沟沿线植物多度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庚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510-3513,共4页
以潼关县某金矿生产区废水沟沿线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分析各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及各样区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污水道沿途各样区受污染影响植物组成偏少;所有植物中分布极多的植物种类较少,仅有葎草(Hum... 以潼关县某金矿生产区废水沟沿线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抽样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分析各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及各样区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污水道沿途各样区受污染影响植物组成偏少;所有植物中分布极多的植物种类较少,仅有葎草(Humulus scandens)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inn.)Pers.];分布稀少和个别的植物种类较多,占全部植物种类的38%;样区11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所有调查样区中最高,香农-威纳指数为2.47,均匀度为0.82;而样区32无植物生长,为大片裸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农-威纳指数 均匀度 物种多样性 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富营养化改善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对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武汉东湖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赵思琪 范垚城 +2 位作者 代嫣然 王飞华 梁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0-1319,共10页
针对武汉东湖存在营养状态梯度的5个子湖(郭郑湖、汤菱湖、团湖、庙湖、水果湖),结合"空间换时间"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状况改善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全年调查期间,各子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布范围为45.4~76.8... 针对武汉东湖存在营养状态梯度的5个子湖(郭郑湖、汤菱湖、团湖、庙湖、水果湖),结合"空间换时间"理论,研究湖泊富营养状况改善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全年调查期间,各子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布范围为45.4~76.8,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03×10^6~245×10^6cells/L和0.819~19.9mg/L.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的物种分布与水温、总氮、透明度、总溶解性固体、氨氮呈显著相关.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构建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最优响应方程,结果显示,总氮、水温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子;对于浮游植物生物量而言,总磷、总氮浓度降低能够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通过对富营养程度改善进程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显著下降,但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并未发生明显转变.此外,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水体富营养水平梯度并不呈现简单的线性相关.因此,在对富营养化湖泊进行修复时,应制定短期修复与长期维护双重措施,同时应重视生物多样性的重建,进而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密度 生物量 优势度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 香农-维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