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2-2018年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基于植被功能类型的土地覆盖与香农多样性指数数据集
1
作者 严涛 金佳鑫 +1 位作者 朱青松 刘颖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土地覆盖是陆地表层的自然状态,表现为地表覆盖的类型、数量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如景观多样性)等,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覆盖数据是全球变化、物质与能量循环等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数据。遥感技术为土地覆盖变化监测提... 土地覆盖是陆地表层的自然状态,表现为地表覆盖的类型、数量以及空间异质性特征(如景观多样性)等,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覆盖数据是全球变化、物质与能量循环等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数据。遥感技术为土地覆盖变化监测提供重要支撑,加深了人们对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以及景观多样性响应的认识。本文以欧空局气候变化中心生产的土地覆盖数据为基础,利用交叉步行表,经尺度转换将原数据的离散土地覆盖类型转换为具有连续数值的植被功能类型比例,并基于此计算香农多样性指数,生产得到1992–2018年逐年0.05°的中国及其毗邻地区(70°E–140°E,15°N–55°N)土地覆盖与香农多样性指数数据集。本数据集具有时序长、分辨率高、定量化等优点,可应用于区域的植被覆盖、景观格局动态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为模型模拟、遥感反演等研究提供基础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植被功能类型 香农多样性指数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巩义市不同类型林地内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爽 宋博 +2 位作者 侯笑云 丁圣彦 汤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4-710,共7页
为研究林地类型对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巩义市农业景观中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年4月和7月对该区农业景观中的3种林地类型,即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林和杨树(Populus spp.)林内中型土壤... 为研究林地类型对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巩义市农业景观中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4年4月和7月对该区农业景观中的3种林地类型,即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林和杨树(Populus spp.)林内中型土壤动物进行取样,分析不同季节和不同林地类型间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林地内中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非度量多维标度法(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显示,春、夏两季栓皮栎林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均与泡桐林和杨树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杨树林和泡桐林之间差异则不显著。春、夏两季土壤动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不同林地类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因子和草本植被高度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草本植被盖度与土壤动物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林地类型为不同土壤动物类群的行为活动提供相适宜的生境,因此加强不同林地类型的保护,对于研究区内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以及农业景观中生物体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土壤动物 丰富度 香农多样性指数 林地类型 巩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个地区马铃薯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甲佳 刘贺 +2 位作者 杨季婷 王毅 刘良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1212,共12页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该文以采自云南省德宏芒市、大理喜洲和临沧双江3个地区的马铃薯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尖端菌丝挑取法对马铃薯根、茎及块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形态学... 为研究云南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该文以采自云南省德宏芒市、大理喜洲和临沧双江3个地区的马铃薯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尖端菌丝挑取法对马铃薯根、茎及块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和ITS序列分析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对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分离率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98株,其中从德宏芒市的样品中获得40株,从大理喜洲的样品中获得27株,从临沧双江的样品中获得31株。(2)经鉴定,分离得到的马铃薯内生真菌共涵盖10目10科13属,大多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褶皱裸孢壳(Emericella rugulosa)、接骨木镰刀菌(Fusarium sambucinum)、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Psathyrella sulcatotuberculosa和Epicoccum catenisporum 5种真菌均为首次从马铃薯植株中分离得到。(3)马铃薯块茎内生真菌的定殖率最高,根部内生真菌定殖率最低;内生真菌的分离率以马铃薯根部为最高,而茎部最低;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趋势均为根>块茎>茎。从综合来看,云南马铃薯植株中的内生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马铃薯样品中内生真菌优势菌不同,马铃薯根部具有最丰富的内生真菌种群和最高的分离率,是最适合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的材料。该研究结果为后期探究马铃薯内生真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马铃薯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ITS序列分析 定殖率 分离率 分离频率 香农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春光 崔丽娟 +2 位作者 盛连喜 赵俊 邹丽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64,共7页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 鸟类多样性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极其敏感的指标。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半干旱区,受气候和人为影响,生态环境变化极为剧烈,因此,寻求一种行之有效且简单易行的鸟类多样性评价手段,对于及时了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信息,提出湿地和鸟类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对策至关重要。稀疏标准化法是一种建立在物种-面积关系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评估。运用改进的稀疏标准化程序,利用多年调查和收集的鸟类数据,来评价和分析向海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变化,结合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两种方法获取结果的相关性。评估结果表明:稀疏标准化法获取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度信息与传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鸟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评价,且具有科学、直观、运算简捷、快速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稀疏标准化法 向海自然保护区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竹子内生细菌结构和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竞 冯歌林 +4 位作者 严淑娴 秦华 陈俊辉 梁辰飞 徐秋芳 《竹子学报》 2019年第3期39-46,共8页
竹子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为了解毛竹、孝顺竹、窄叶苦竹的根、叶组织内生细菌特性,以及与其定植土壤环境的关系,分别采集了3种竹子的叶、根和根区土壤样品。分别采用CTAB法与Power soil试剂盒提取植物组织和土壤DNA,应用PCR-DGGE方法... 竹子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为了解毛竹、孝顺竹、窄叶苦竹的根、叶组织内生细菌特性,以及与其定植土壤环境的关系,分别采集了3种竹子的叶、根和根区土壤样品。分别采用CTAB法与Power soil试剂盒提取植物组织和土壤DNA,应用PCR-DGGE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植物中的大部分细菌与土壤细菌相似,土壤细菌是竹子内生细菌的主要来源。竹子种类对土壤细菌结构和多样性有一定影响,孝顺竹定植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低于(P<0.05)毛竹和窄叶苦竹,其群落结构与其他2种竹子差异相对较大。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竹子的内生细菌,竹叶和根部组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相同组织孝顺竹内生细菌多样性明显高于(P<0.05)毛竹及窄叶苦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内生细菌 PCR-DGGE 聚类分析 香农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河流健康评价——以柏条河-府河河段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明坤 郑从军 +4 位作者 廖清贵 杨彪 李波 庞亮 李成俊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9-16,共8页
基于河流健康评价目的,将柏条河-府河河段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针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进行多层次调查。在多个指标构建的评价系统中对各河段进行评分,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得分分别为72.7分、59.1分和59.3分。评分结果直观反映... 基于河流健康评价目的,将柏条河-府河河段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针对河岸带植物多样性进行多层次调查。在多个指标构建的评价系统中对各河段进行评分,上游、中游和下游河段得分分别为72.7分、59.1分和59.3分。评分结果直观反映出柏条河-府河不同河段河岸带植物多样性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为各河段维持和提升植物多样性、河流健康提出了管理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指数 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 评分体系 河岸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福建省水库健康状态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雪 黄锦平 +3 位作者 苏玉萍 陈颖欣 钟启俊 郑洪萍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86,共8页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 根据2021年夏季福建省24座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生态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库营养状态,并采用浮游植物总密度、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蓝藻门密度百分比3个生物参数构建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了沙溪口水库和东张水库的健康状态。结果表明:2021年福建省大部分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以蓝藻-绿藻-硅藻为主,其中以蓝藻门为优势藻的水库占比为60.9%;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24.3~51.7,平均值为40.3,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个别水库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沙溪口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79.7,处于健康状态,东张水库P-IBI综合得分为59.0,处于亚健康状态;P-IBI评价结果与《2021年福建省河湖健康评估蓝皮书》中的多指标评价方法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方法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总密度 蓝藻门密度百分比 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库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